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心灯(2)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万行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我们所谓的身心灵不被红尘转,是因为没有住在这个层面上,但一样住在另一个层面上。就像众生能放下左手的东西,是因为他右手抓到了东西。你想让他两只手什么都不抓,他是做不到的。但是微妙之处就在中间这短暂的一秒,你前一秒一放下,后一秒就会发生。多少人修炼,都是在修这一秒。

祖师们开始修各种功法时,无论是禅净密,还是天台教观,都会经历一段有为法的修行历程。慧根深厚的,这个阶段会短一点;资质差一点的,这个阶段会相对长一些。有为法可以规范我们的身心。有为法是粗糙的,所以它针对的是我们粗糙的六根。只有把我们的六根训练到很精细,细到任何一根都具备了所有六根的功能时,才到了一线天的跟前。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遇见一种人,他的直觉非常准确。那是因为他的六根是处于非常放松的状态。但是当我们初修道时,为了放松六根反而要给六根施加压力。这个道理就相当于你想放松双手,我会让你先握紧拳头,你的拳头握得越紧,当松开时,你的双手就会越放松。各个教派运用的方法,其原理都是如此——欲松先紧。

所以当别人问我们刚开始怎么用功时,我们不能告诉他:什么都不能想,什么都不要做,就默默地坐在那里就好了。这是对初学者最大的误导。刚开始他连刻意地专注都达不到,你让他有意地放松放空,他更做不到。无论是刻意还是有意,都是通过作意来完成,也就是通过观想来完成。

多数修行人,尤其是坐禅者,都认为观想是有为法,犯忌讳。但是,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所谓的观空放下也是作意。佛教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无论你修哪一种法,初期都离不开你的心意识。过了作意的阶段,则必须离开心意识来修。 《心经》开头的那五个字——“观、行、照、度、空”,都是靠第六识来完成。第六识是一个中转站,它上通诸佛菩萨,下通三恶道。只有抓住了第六识,才能与诸佛菩萨相应,才能超越三恶道。如果你采用的方法连第六识都抓不住,你心中的终极理想是无法实现的。

在我们修行人的圈子里,有一部分人的第六识相对比较清净、集中,那不是这一世修来的,而是过去世修行遗留下来的。所以当他们用功时,偶尔能捕捉到一点道的影子,但是还做不了主。因为就这一世而言,我们又多了个头脑,多了个四大之躯。

在第一阶段,我们身体里面有三股力量在参与:一是我们四大形成的一股力量,它是依靠这一世的信息在发挥作用;二是我们八识心田这个仓库所储存的信息的力量,它也会时常跑出来左右我们;还有一股力量是来自我们的佛性——本来面目。但很少有人能使用第三股力量,多数人努力修行、学习,都是在满足第一股和第二股力量的需要。

为了弘法,我们学了很多后天的知识。但是,如果后天的知识你不会学,你学得越多,越会障碍你打开八识心田里的智慧。为了弘法,我们的确需要一些知识性的东西来与众生衔接。但就灵修而言,知识对我们的帮助并不大,甚至容易产生文字障、所知障。

所以过去的修行人进禅堂都不允许看书,班首师父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你每天就住在这个方法上,通过这个方法把你的前六根捆为一体。如果不给你一个方法,你的六根就会向外捕捉信息,胡思乱想。通过数年使用这个方法,你就能轻而易举地住在这个方法上。

这时候班首师父就会采用第二个方法,让你不要住在这个方法上,把这个拐杖扔掉:你平时念佛,他不让你再念佛;你平时观空,他不允许你再观空;你平时观佛像,他不允许你再观佛像。就让你清清净净、空空洞洞、明明了了地坐在那里。心里出现什么,你必须清清楚楚并看着它,既不要跟随它,也不要打压它,更不要大惊小怪。当你开始用第二招时,会突然出现山穷水尽、柳暗花明的景象。也只有当你走到第二步时,所谓的一线天才会出现。

问:这个会自然发生吗?人会自然抓住念头吗?

师:会自然不念、不观想。这时候所谓的自然不念、不观想,只不过是我们的身心累得不愿意念,不愿意观想了。但随之而来的是头脑开始昏沉,昏沉几十分钟。当打完瞌睡休息好了,头脑又开始打妄想了。

P6-7

目录

绝处逢生

了旧缘与结新缘的区别

敞开心扉才能解脱

一念清净万法空

行到才得到

人依事显

抱持正念才能参禅

禅七何时结束

没有规矩就无法人道

事在人为

道德底线与责任心

能起用才是佛法

如何当领导

利益众生才是正道

善恶皆由心

学佛人的气质

智慧与福德相随

有奉献精神才配出家为僧

怎样做好一个出家人

如何功德圆满

你属于哪一种人

理想和欲望的区别

自我修理一

价值观就是为人处世的准则

老师与学生

德行天下

法律与清规戒律是如何建立的

内容推荐

《心灯(2)》是万行法师继“三心一月言大义”之后的最新力作,层次更高、视野更宽、角度更全,涵盖了我们在世出世上遇到的各种人生问题。让我们彻底了悟在历经了降心、用心、心无住之后,发现吾心本自在,三心本无差别。

编辑推荐

万行著的《心灯(2)》里的每一篇开示犹如一盏心灯,句句都是万行法师真切的心声,都是万行法师对弟子与信徒们情真意切的叮咛,警策与鼓励,希望帮助他们破除心中的无名晦暗,打开缠缚的心结,去掉烦恼障碍,开启心性的智慧与光明,让他们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喜悦,看到人生的希望与美好,从而走上自在的解脱之道。倘若本书对您的修行与人生能有所助益,万行法师则深感幸甚与宽慰 。人到中老年发现人生的苦恼皆是对往事的执念,人生需要把握的事物只有百分之十,而百分之九十的事物是取决于我们对事物的看法,是取决于我们的观念。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6: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