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清著的《绿眼圈/少年成长系列》是一本儿童文学类长篇小说。主人公孟安晨是个古灵精怪的、叛逆的男孩,经常搞出一些恶作剧,也经常冒险。但他本性纯真、善良,喜欢交朋友。本书通过鲜活的人物与生动的故事,既可以引起同龄读者的共鸣,又让家有少年的父母们更加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做孩子的朋友。
| 书名 | 绿眼圈/少年成长系列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徐雪清 |
| 出版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徐雪清著的《绿眼圈/少年成长系列》是一本儿童文学类长篇小说。主人公孟安晨是个古灵精怪的、叛逆的男孩,经常搞出一些恶作剧,也经常冒险。但他本性纯真、善良,喜欢交朋友。本书通过鲜活的人物与生动的故事,既可以引起同龄读者的共鸣,又让家有少年的父母们更加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做孩子的朋友。 内容推荐 少年的世界,渴望有人懂,却常常怪别人不懂。 徐雪清著的《绿眼圈/少年成长系列》描写了一个叫人看不懂的少年孟安晨:他渴望爱,渴望友情,渴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可他又一遍遍地亲自摧毁这种渴望,他招来的是讽刺、嘲笑、不解。但后来,因为林近思这个模范生对他的关注,他忽然有了向“正能量”转型的念头,并且通过参加模型制作比赛、加入“午后瞎聊1200秒”、为金紫恰出谋划策、谈论音乐形象、学习敲鼓等活动,逐步转变成一个安静、爱思考、崇尚美好的优秀少年。 目录 引子 楼顶上长出了脑袋 花样知多少 绿眼圈 首映成功 好戏开场 好戏连台 孟小绿 圈外人士 娱乐圈里的开心事 实力女一号颜小颜 颜小颜才是真导演 正能量 成功转型 尾声 试读章节 楼顶上长出了脑袋 12月28日这一天,天气格外好。 前几天一直阴沉沉的,将雪未雪的样子,这是浙江西部地区冬季里常见的凛冽天气。谁都以为,这个元旦会在初雪中度过。可是这天早晨九点钟,阳光却出乎意料地从白晃晃的天幕上垂下来。 当那白光从天上垂到地面时,便以极其慷慨的姿态,将冬季里的冷寂、清高、干硬、萧瑟和凌厉通通赶走了! 学校操场上的小学生们,午饭后就流连在冬阳下了。半个小时后,学生们被午间默读的铃声催回教室里,但他们的心却还在花坛前,想念着那一丛月季,猜想着那月季的花蕊里躺着的那只小虫是不是还在惬意地睡觉。那一层层交错搭叠的花瓣会不会被小虫咬出一个小孔洞来。 哦!没有办法!月季花的使命是只管开放,哪管你担心不担心:小虫的任务就是尽情享受阳光与花香,哪管你操心不操心;学生的本分就是听从铃声的召唤,哪会有谁来对你说要不要再玩一会儿(虽然你巴不得这样的冬日午后,最好能在室外待到放学)。 不过…… 中午十二点多的时候,有一个黑黑的、圆圆的脑袋,从四层楼顶层的平台边伸了出来,这绝不是大自然的使命,也绝不是小学校里的哪条规定。 那是个孩子的脑袋! 从无遮无拦的顶楼的边沿伸了出来! 那是孟安晨的脑袋。 他是怎样上楼顶的? 他是怎样走到顶层的边沿的? 他又为什么要把脑袋搁在那儿? 他是不是神经出了问题或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 教学楼顶的空荡与天空的纤云不染,像是一对相亲相爱的兄弟,构成一幅大写意的冬景图,孟安晨那圆圆的脑袋,就像是冬景图上着力渲染的一个点缀,显得分外黑,分外亮,分外夺目。 这栋教学楼像个文静的女学生,头戴方帽子,四楼的栏杆是她绿色的围巾,三楼的栏杆是她淡绿色的腰带,而二楼的栏杆却成了她袜裤膝盖上最清雅的点缀,整个体态透着一种叫人喜欢的秀气。 这样的楼房共有两栋,隔着小花坛默默相对,朝南的栏杆与朝北的栏杆静静相望。 晴朗的天气里,阳光会俏皮地从栏杆的缝隙里探进来,在走廊的地面上画出长长的、金黄色的平行四边形,久久不散,叫学生们心生向往,因而把课都听得“支离破碎”了。 细雨飘飘的日子,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致。 那雨丝,像神仙手里的线,一撒就是一大把,一不小心就撒斜了方向,湿润了淡绿色的栏杆外壁,从这边教学楼看对面的楼,细雨浸染下更显得书生气十足了。它像古代的书生,佩上了绿色的围巾和淡绿色的腰带,温文尔雅,透着厚重的文化气息。 雨丝无声无息地润湿了地面,凉了门窗,孩子们在廊柱上用手掌心测试天的温度,也顺便丈量一下雨天的心情。 为了上顶楼,孟安晨等了好些年了。 细细回忆,他在一年级入校的那天就发现了顶楼。最初吸引他的,是那些镶嵌在栏杆上的细碎的绿石子。 像三条锦带似的栏杆上的绿石子吸引了七岁的孟安晨。 他还记得一年级报到那天,是个大晴天,夏天的尾巴撞上了秋天的头,太阳很大,天气还很热。 那朝南的走廊栏杆上,有几颗像玻璃的石子,反射着金色的阳光,光影在广玉兰树的树叶上跳动,投射在朝北的走廊栏杆上,隐隐地像水的波纹在漾动。 孟安晨的目光被光影吸引到了顶楼。他仰着头,开始想象那看不见的平台上会是什么样。 那上面会有鸟在啄天上掉下来的东西吗?会铺着像地上一样的草和落叶吗?会有花坛和水池吗?会有骑着扫帚飞来的女巫吗?会有蚂蚁和蛐蛐吗?会有泥土吗?会晒着萝卜干儿吗? 他曾经到乡下姨奶奶家去过,见到她家门前有一块很大很平的晒台。晒台上,常常会晒些萝卜干儿、番薯干儿、花生、玉米、芥菜等。他想楼顶的平台应该与乡下人家的晒台差不多。 七岁的孟安晨趁妈妈去给他报到注册、与老师谈话的当儿,一个人爬到了四楼。却发现楼梯通向顶楼的地方,有个方形的缺口,而那个缺口被一块石板盖着。 他只好下楼来。 此后两三年,有许多次,他往楼梯上走。“要是在这儿读六年小学却没有把每一个角落都搞清楚,我可能会遗憾得垮掉。”他对江小田说过这样的话。可惜,那个缺口仿佛一直就是盖着的,并且会永远地盖下去。“你可能真的要垮掉了,因为这个愿望可能真的不能实现了!”连江小田都忍不住同情起他来了。P4-6 序言 标新立异的绿眼圈 太独特了,徐雪清女士笔下这个常戴着绿眼圈的小主人公孟安展。 他总是那么调皮捣蛋,总是那么花样百出,总是那么古灵精怪。在一次去寺庙探险的过程中,他竟用浮萍和艾草的汁液涂绿了眼圈,达到了他心目中最理想的效果——在芸芸众生中,做一个标新立异的男孩。 从此,绿眼圈成了他的标志与符号,成了他生活中的图腾,也成了他心的魔障。用他自己的话说:“别人不懂我的好,我最知道我的妙,独创本领我最高!” 是的,在同学眼里,他并不是一个好孩子,他太爱出风头了,太以自我为中心了。他自封为导演,把他最忠实的跟班江小田封为副导演,每分每秒都想把真实的生活导成他的戏剧。在他眼中,同学、老师、父母和陌生人都是他的演员,就连天上的烟花,也能助他完成他的构思“他也许不是来看烟花的,而是只凭烟花响声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一个剧本,做成自己的一场戏。” 这个男孩,有使不完的聪明劲儿,即使闭着眼睛听人讲话,他的眼珠子也在眼皮底下小轮子似的不断滚动着,鬼主意层出不穷,孬点子整篓整筐,而他费尽心机使出一个又一个“撒手锏”,导出一出又一出让人哭笑不得的戏剧,倒不是真的要使坏。 用书中二号主人公林近思的话来说,孟安晨是班里的一个大麻烦,但同时,他也在不断给大家制造着欢笑。他,是一个阳光、灿烂、心思透明、真诚无比的恶作剧者。 说穿了,这个聪慧狡黠的孩子,只是希望自己能成为“焦点人物”而已。可是,生活中,爸爸妈妈不够关注他,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住他,就连原先的班主任,也对他束手无策。 不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个花样百出的男孩,这个总是在班集体里制造不和谐音符的孟导演,终于遇到了令他心悦诚服的大导演——新的班主任颜语唏。 这个颜老师,居然变换笔迹给孟小绿写纸条,居然像音乐老师那样懂“国乐”,居然晓得利用孟安晨的优点,让他拍摄、讲解自己制作的模型《桥》,居然一点一点、一寸一寸地把他的聪明才智引上了正道。 这个颜老师,知道孟安晨只不过是一只小刺猬,看起来满身是刺,其实内心却是那么柔软。这个颜老师,就像传说中的伏魔仙子,只用一支小小的竹笛,就把孟安晨心中那个躁动不安的怪兽制伏了。不仅如此,她还把孟安晨带进了音乐的海洋,送给他一叶自救、自强的扁舟。 哦,在这个让孟安晨佩服无比的颜老9币导演的一折折“新戏”中,她其实也没用多么奇妙的技巧,她用得最多的导演手法,其实就是最稀松平常的那个“爱”字,同时,加了一点点耐心,加了一点点尊重,加了一点点童心而已。 因为她懂得,孟安晨所导演的那一幕幕丰富多彩的戏剧,就像海上的浪花,虽然有时汹涌澎湃,有时惊涛拍岸,有时细纹微澜,却是一个孩子用童心在做本色表演。孟安晨并没有错,他只是需要别人去注视他、聆听他、欣赏他、肯定他。 因为懂这样的孩子,尊重这样的孩子,并愿意蹲下来陪这样的孩子“玩儿”,所以,颜老师成功了,她用自己深广无比的爱,将孟安晨一点点吸纳进了班集体的大戏,成了一位可爱又独特的好演员…… 待我读完徐雪清女士写的这部《绿眼圈》,我紧颦了好久的眉,终于舒开了。 我真怕孟安晨一直“麻烦”下去,真怕这部小说只是一部哗众取乐的书,但显然,我的担心多余了。小说的后半部分,把孟安晨的成长过程,演绎得相当成功。 我相信,书中的颜老师,就是徐雪清女士自己。因为她在生活中,就是一位在小学教师岗位上坚守了二十多年的好老师。 虽然徐雪清女士的创作起步较晚,年过四十才真正涉足儿童文学园地。但她的长篇处女作《少年树上的叶子》,在2016年秋天一出版,就引起了不错的反响。那部小说,笔法也许还有点儿稚嫩,但她对孩子的懂和爱,却震撼了许许多多的读者。 今年,她推出的这部《绿眼圈》是《少年树上的叶子》的姊妹篇,写作技巧明显比《少年树上的叶子》成熟多了。文字风格上也有了自己的个性,像“叶藤尖声大叫,声音仿佛被丢到了稻田之外”“午休时间的校园真静啊!他们谈话的声音落在阳春三月的空气里,仿佛每一句都透着清新”“笛音一颗颗地从颜老师的唇边和手指尖流泻出来,像金灿灿的珠子滚动在孟安晨的听觉神经上,好像哪儿痒就搔哪儿,哪儿酥就拍哪儿”这样的句子,读了,总让我眼前一亮、心中一喜。 在徐雪清女士的笔下,每个人物都有自己很清晰的面目,可谓机巧的有机巧的可爱、笨拙的有笨拙的呆萌、天真的有天真的无邪,但都不如这个孟安晨栩栩如生,让人爱恨交加。 孟安晨的长大,就像一条河。我戴着徐雪清女士送给我的绿眼圈,顺河而行,看见了这个标新立异的孩子心灵的变迂史,看见了爱与宽容就像滚滚巨浪,冲走了这孩子心灵河床上自私的淤泥,留下了闪闪发光的善良金子。 最后,我忍不住也像徐雪清女士一样,彻底爱上了这个全新的“孟小绿”。 毛芦芦 2017年2月5日 (毛芦芦,女,浙江衢州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迄今已发表文学作品400多万字,出版40余部图书。作品《芦花小旗》《小狐狸与山海爷》《难忘与你们同行》《亲爱的小红枣》分别荣获冰心儿童文学奖,先后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中国文艺原创精品出版工程和浙江省文艺精品扶持工程,并获得“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翻译资助等。)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