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
唐·富尔亨西奥想把头转向右侧,最后再小睡一会儿,做个短暂而轻浅的白日梦。可他却为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把枕头挑了起来。他睁开眼睛。方才的些许怀疑变成了尖锐的事实。
唐·富尔亨西奥脖子猛一使劲,抬起了头,枕头随即腾空飞起。站在镜子前,他无法掩饰内心的惊讶—他成了有着起伏的颈背漂亮的肋骨的大家伙。他的角深深嵌在前额上,底部发白,中部呈碧色,顶部是扎眼的黑色。
唐·富尔亨西奥首先想到的是试试自己的帽子。令他不快的是,他不得不把帽子往后戴:显得他好似在炫耀些什么。
对于像他这样中规中矩的男人来说,头上长了角并不足以打乱他的日常生活。唐·富尔亨西奥开始从头到脚精心打扮自己,不漏过任何一个细节。把鞋擦亮后,唐·富尔亨西奥轻轻刷了刷头上的角,其实它们本来就已经闪闪发光了。
妻子十分知趣地给他端上早餐。妇人没有表现出任何惊讶的情绪,也没有作任何可能会伤害到高贵而好斗的丈夫的影射。她只是温柔而胆怯地瞟了丈夫一眼,似乎并不敢将目光落在丈夫那又长又尖的角上。
女人在门口吻了丈夫一下,就像是用标枪在他身上投下了标记。唐·富尔亨西奥抱怨着出了门,准备向全新的生活发起进攻。人们像往常一样和他打招呼。然而,当一个小年轻给他让路时,唐·富尔亨西奥感到了一种斗牛士气息十足的轻蔑态度。一位做完弥撒回来的老妇人向他投去无比惊讶的目光,她的眼神居心叵测且肆无忌惮,仿佛是一根长矛。受到冒犯的男人打算和她正面交锋,可猫头鹰一般的老妇人进了家门,就像是躲入避身处的斗牛士。唐·富尔亨西奥撞在迅速关闭的门上,眼冒金星。他的角远不止是两个突起,而是他骨架的最后一个分支。他明显感受到了撞击,直到脚尖都充满了羞辱感。
还好,唐·富尔亨西奥的事业既没有染上污点,也没有被荒废。客户们全都兴奋地跑来找他,因为他好斗的特性在攻击和防守中都表露得越来越明显。诉讼人从遥远的地方赶来,只为寻求一位长着角的律师的支持。
然而,村镇里原本平静的生活随之笼上了一种令人难以忍受的狂野气氛,所闻所见净是争吵和给牲畜打烙印的行为。唐·富尔亨西奥不断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胡乱攻击着所有人。事实上,从没有人因为他的角而让他下不来台,甚至从没有人留意过它们。不过,只要他稍不留神,大家就会抓住机会对他大肆嘲讽一番;就连那些最腼腆的人也会做一些戏谑而华丽的闪身动作来戏弄他。一些来自中世纪家族的绅士自命不凡,居高临下,他们绝不会错过好好刺一下唐·富尔亨西奥的机会。周日响起的小夜曲和全国性的节日为人们提供了合适的时机—他们把唐·富尔亨西奥当作牛,在喧闹中即兴展开了广受欢迎的斗牛活动。唐·富尔亨西奥被愤怒蒙蔽了双眼,他不断推搡着那些最勇敢的斗牛士。
唐·富尔亨西奥被各式贝罗尼卡耍法、灯笼耍法和旋转披风耍法搞得头昏脑涨,不断的粗暴行径、挑逗和挑衅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终于,他露出真面目,显现出恶习,开始了危险的顶撞—他变成了一头野兽。自那以后,人们就不再邀请他参加任何聚会或是公众庆祝活动了;他的妻子觉得十分苦闷,抱怨丈夫的坏脾气使她不得不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生活。
唐·富尔亨西奥常常被刺牛杆和短扎枪等物刺伤,因此他平时总会流血,在星期天更是血流如注。可他所有的血都是向内流的,一直流到他由于满含怨恨而肿胀的心脏。
他那和缪拉公牛一样粗大的脖子可以让人预料到那些热血沸腾的人顷刻即至的下场。他身体矮胖,浑身充血,不断朝各个方向发起攻击,毫无耐性,根本无法安静下来。有一天,当唐·富尔亨西奥穿过武器广场,跑向他最喜欢的地方时,他突然停下脚步,惊慌地抬起了头,他听到了遥远的号角声。声音由远及近,像震耳欲聋的暴雨一样灌进他的耳朵。他的眼中笼罩着阴影,看到一个巨大的斗牛场在自己周围铺展开来;就如同一座里面满是身穿闪闪发光的斗牛服的家伙们的约沙法特山谷。随后,如同一把直击心脏的利剑,血液涌入他的脊柱。唐·富尔亨西奥仰面朝天,就这么滚了起来。
尽管唐·富尔亨西奥是位著名律师,可他自己的遗嘱却只是份草拟稿。遗嘱中,他罕见地用恳求的语气表达了他希望把角除去的遗愿,不管是用锯子锯,还是用凿子和锤子。然而,他令人唏嘘的请求却被一个多管闲事的勤快木匠背弃了。木匠送了他一口特制的棺材,两侧有明显的突起。
在棺材运送过程中,整个村镇的人都陪伴着唐·富尔亨西奥;回想起他曾经的勇猛样子,他们感动万分。虽然祭品、殡仪和寡妇丧服营造出极度哀痛的气氛,但不知为什么,葬礼总有点欢快而活泼的化装舞会的感觉。(P033-036)
加西亚·马尔克斯:“我向你(菲德尔·卡斯特罗)介绍一下胡安·何塞·阿雷奥拉,他是除我自己之外我最喜欢的作家。” 胡里奥·科塔萨尔:“阿雷奥拉是言语之树。” 路易斯·博尔赫斯:“我不太想再去相信自由意志。但是,如果必须用一个词——非作家名字名字——来概括胡安·何塞·阿雷奥拉,我可以很有把握地说,那个词一定是‘自由’。由明澈智慧引导的无限想象力的自由。” 陈众议:“和夸张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一样,墨西哥作家胡安·何塞·阿雷奥拉的幻想在于对日常事物的夸张达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荒诞。”
译者序
胡安·何塞·阿雷奥拉生于墨西哥哈利斯科州大萨波特兰,家境贫寒,小学未毕业便辍学。但他自幼就对文学有浓厚兴趣,博览群书,又遇名师指点,终自学成才。阿雷奥拉的作品融合了小说、诗歌和散文等文体的特征,将想象与现实结合,模糊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他的《寓言集》《动物集》《集市》等作品极大推动了墨西哥当代奇幻文学的发展。
自25岁发表短篇小说《他活着的时候行了善事》,阿雷奥拉开始在墨西哥文坛崭露头角,他与胡安·鲁尔福同属20世纪50年代一派,是拉丁美洲举足轻重的作家。阿雷奥拉的故事引人入胜,充满魔幻色彩。他擅长采用隐喻和夸张的方式使真实人物变形,在荒诞之上建立客观性和常识,语言明快犀利、俏皮诙谐。
文学评论常常会批评幻想文学脱离实际,但阿雷奥拉的许多作品却体现出了他对现实世界生活的焦虑和担忧。阿雷奥拉享有讽刺大师的美誉,以幽默的语调表现痛苦的主题,不仅是针砭时弊,也是对人生的思考。本书中的《铁路扳道工》就是很好的例子。
埃马纽埃尔·卡瓦略在谈到阿雷奥拉的讽刺手法时说:“他制造冲突,虚构情节,从理性跳跃到荒诞,又从荒诞回到理性。他将讽刺藏匿在叙述中慢慢灌输给读者。阿雷奥拉创造了一种新的小说形式。”
西摩·曼顿这样评价阿雷奥拉简洁的文风: “在错综复杂的凝练文字中,作者表达出了最丰富的内容。他知道如何抓住人、物以及事件的本质。他不是在描摹,而是在做入木三分的刻画。”关于这一点,阿雷奥拉本人则表示他要通过“既展现人的品质也展现人的缺陷的故事”来表现人性,而“这些故事仅仅是我们抓住人性某一特质的契机”。
费利佩·加里多这样概括阿雷奥拉作品的艺术特点:“阿雷奥拉是一位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充满惊奇、神秘与幽默,从可信走向不可信而又不失真实,其人物则在现实与幻想之间自由地来往穿梭。阿雷奥拉通过讥讽(先是温和的,后是粗野的)、平和的荒诞和逻辑、文献资料和虚构的混合、对可感知现实的不断破坏—这些都是为了一种建立在荒谬基础上的客观性和常识—创作出一种新小说,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在这片新天地里,语言变得俏皮而诙谐,给人以无限愉悦,但若想将真正的现实和纯粹的想象分辨清楚却是绝无可能的。”
阿雷奥拉把自己的作品概括为“个人的戏剧”,其中的主题包括“孤立”、“孤独”、“同居生活”,以及“不可能的爱”。有评论说,“爱是阿雷奥拉作品的重要主题—开始是年少时理想化的爱情,之后转变为以害怕和讽刺的眼光看待女性。对他来说,女性是精神狂乱、痛苦和死亡的化身。”这一点在《独角犀》《广告》中都有所体现。
《寓言集》是阿雷奥拉将诸多文学影响及表现手法融和一体的尝试之作,是一个化繁为简、浓缩精华的过程。本书中的文章寓意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中隐藏着苦涩的现实。对于同一个故事,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便是同一位读者,多次阅读一个故事时也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感悟。每一篇文章既是在讲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在说作者,有时读者甚至还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阿雷奥拉的作品是越琢磨越有味,其中的奥妙还请读者慢慢品味揣摩。
如书名所示,这是本寓言集。它一篇篇短小而寓意深远的故事使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颇有感悟。它的文字看似简单,但其所蕴含的意义时时让我们不得不斟酌再三。我们翻译的原则是,首先保证它不失原意,然后再尽力传神。但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还需读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对我们的努力予以评判。
在西班牙拉美文学方面,我国已经出版了不少长篇作品,其中不乏世界顶尖级经典名著。但像本书这样短小精辟的寓言故事集实属不多。如果它能给读者带来一些精神享受和启迪,如果它能让人们在熟知《伊索寓言》之后,还能想起阿雷奥拉的一些寓言,那将是对出版者和译者的最大褒奖。
梁倩如 刘京胜
由梁倩茹和刘京胜共同翻译的这本书《寓言集(精)》是胡安·何塞·阿雷奥拉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代表篇目《扳道工》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寂静无人的火车站台上来了一位外乡人。他背着沉重的行李正焦急地等待此时本该到达的火车。一个手拎红灯笼的老扳道工走了过来,并奉劝外乡人赶紧预定一间客房。原来这个国家的铁路系统看似发达,实则不然。有些地方只有一根铁轨,头等座的旅客便坐在有轨的车厢一侧,二等座的旅客只能坐在颠簸的没有铁轨的车厢一侧。有些火车要走上好几年,因此火车上还准备了墓地,以安葬那些还没到达目的地就死在车上的人……故事的结尾,火车奇迹般地出现了,扳道工十分兴奋,对于他来说,这真是毕生难遇的奇迹。
由梁倩茹和刘京胜共同翻译的这本书《寓言集(精)》是胡安·何塞·阿雷奥拉将诸多文学影响及表现手法融和一体的尝试之作,是一个化繁为简、浓缩精华的过程。本书中的文章寓意丰富,多样的表现方式中隐藏着苦涩的现实。对于同一个故事,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即便是同一位读者,多次阅读一个故事时也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感悟。每一篇文章既是在讲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在说作者,有时读者甚至还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阿雷奥拉的作品是越琢磨越有味,其中的奥妙还请读者慢慢品味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