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融合(精)
分类
作者 郑锋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去年秋天,我在北京参加一个有关健康产业发展的创业者沙龙活动,大家讨论得比较热烈,聊到了产业前景、创业模式,又聊到企业创新与食品安全。创新力不足,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屏障,而食品安全则是个更为沉重的话题,因为前些年我们盲目追求规模扩张的时候,忽视了这个关键,使食品安全成为当下的一个致命忧患。

活动结束后,我去拜访了出版社的老朋友们。我们一块喝咖啡的时候,聊起最近的选题,商量准备出一部有关“双创”案例的书。我们给未来书中的主人公画了个像:首先他一定是置身于县域经济生态下的中小企业创业者,因为这样更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要,更能展现草根创业的生态与路径,对刚开始踏入创业旅程的群体更有借鉴意义;第二,他必须有足够的理想,理想必须有足够的高度,因为创业时代需要榜样的力量,而这个榜样不能是小富即安、仅仅追求既得利益或短暂成功的;第三,最好是涉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型企业。自从国办发〔2015〕93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各级政府开始大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而针对这个领域的创业创新群体中,还没有出现较为完整的深度解析案例。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行动力很强的人,在这个相对浮躁的环境下,我总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某一个阶段,要做什么、怎么做、到达哪里。于是,我就在心中谋划这本新书,开始搜集相关的资料、信息。最近几年,山东省枣庄市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叫响“厚道枣庄人、放心农产品”的品牌口号,在培育农产品品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一批新型农企在市场中崭露头角。经过一些专业人士的推荐,枣庄市的滕州正德康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终于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位于山东省南部、有170万人之多的滕州是一个县级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古为“三国五邑之地”,境内距今7300年的“北辛文化”遗址,表明这里是中华民族最早的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这里是“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的故里。《孟子》记载“从孟子而响应善国之治”,滕文公礼聘孟子施善政,于是这里被称为“善国”。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一块创业和创新的热土。在其发展的诸多客观要素中,重要的一点便是区位优势融合的结果。京沪铁路、京台高速、岚曹高速、104国道和京杭大运河贯通境内。几年前,京沪高铁滕州东站启动运营,宣告着这个城市融入了高铁时代。作为北京到上海的中间段,北上南下更加便捷。因为交通发达,过往的客人多,滕州人进出的也比较多,在这个地方形成了大量的信息与资源交互,使时代的前沿思想、现代观念得以广泛传播,人们的商业思维和创新思维显得异常活跃。P9-11

后记

献给新农人的一首歌

滴水汇江海。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在这个颠覆与创新的时代,每个人的努力都是组成恢宏交响的一个音符。这部书讲的是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的故事,带来的是关于融合智慧的思考。这部作品也大胆采用了融合的手法,这里面既有创业故事,又有观点碰撞;既有实践总结,又有理论升华。

这是一场涅槃的体验,这是一次艰难的创作。我过去写书,大部分是基于过往经验的反刍,而这次,是对陌生领地的探索。虽然不是长篇巨著,但我也经历了从好奇到理解、从质疑到认可、从平静到感动、从审视到融入的过程。这段体验与写作的过程,对于我和主人公来说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北京、济南、苏州、南京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我和李国一起拜访了多位领导与专家学者,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予我们热心的指点和启发,在此,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我从未与土地贴得如此之近,感受她深沉的呼吸和强健的脉搏跳动。这些日子里,从这些农村创业实践者身上,我看到的是凝聚13亿中国人力量共筑的中国梦。

在一个深夜里,在为这部书稿最后章节画上句号的那一刻,不知从何而来的灵感,我的脑海中突然响起一首陌生的民谣。伴随着音乐声,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一种景象:在那一片广阔的田园上,一群人,在太阳的照耀下尽情舞蹈。

我不懂音乐、不会谱曲。但是这首歌却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让我热血沸腾。于是我迅速记下歌词,并按照这个旋律唱了一遍,用手机录下,生怕第二天会遗忘。

我将录音发给李国,李国说:“我听了三遍,被感动了。相信身在农村创业一线的人,都能从这歌里找到共鸣!”

希望不久,这首歌能在农村创业者当中、在新农人实现梦想的大舞台上,被唱响。

目录

第一章 一个企业的颠覆与重构

 1

 从纠结到好奇

 这个创业者有点怪

 2

 善国热土育新梦

 小企业试水大融合

 3

 写字板投影仪

 不像老板像讲师

 4

 从田园到餐桌

 “农”字撇捺拉得长

 5

 小小二维码

 校餐安全做到家

 6

 冬天的草莓红艳艳

 市场思维进田园

 7

 带头大哥搭平台

 大众创业舞起来

 8

 变变变

 老总带着团队变

 【对话】创新精神与品牌意识

第二章 在羁绊中前行的创业路

 1

 楼梯间

 又是楼梯间

 2

 站住!

 那位骑自行车的姑娘

 3

 危险失败来考验

 创业路上多辛酸

 4

 走在乡间小路上

 心怀梦想却惆怅

 5

 一边投资一边赔

 逼出农合新思维

 6

 营养师烹饪师

 中央厨房练兵忙

 7

 三产趟出新路子

 学生吃上营养餐

 8

 逆向行驶胆不小

 放话要创“第九菜系”

 9

 精勤创业前行早

 探索融合敢为先

 【对话】创业能力与使命感

第三章 众创空间

 1

 思维发散行动聚焦

 复合性格的创始人

 2

 一个人能走多远

 要看与谁同行

 3

 一场众创的大赛

 一份融合的大餐

 4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他们眼中的融合

 5

 三角原理塑人才

 强将手下无弱兵

 6

 眼放远脚踏地

 农业梦也可以很绚丽

 【对话】企业即平台

第四章 融合的奥秘

 1

 叮咯咙咚呛

 融合论初想

 2

 融合出生态

 正德康城的落地实践

 3

 从孤立到相融

 探寻融合的路径

 4

 大道融合

 创造新物种

 【对话】融合智慧与生态链

后记 献给新农人的一首歌

序言

融合到底是什么?

最近几年有个词比较火,叫“融合”,她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各种业态创新变革中的关键词,比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管理思想的融合、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融合似乎已经无处不在。

最近两年多的时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我一直执着地投身于中小微企业管理与营销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中,走访调研了数十家企业,感受到全民智创迸发出的无限活力与巨大力量。在这期间,我得出一个结论: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其实也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关系。大众创业是路径的话,万众创新就是大众创业的结果;换一个角度看,如果上下都形成了万众创新的态势,也会催生更广泛的大众创业。创业之中有创新,创新之中有创业,“双创”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又会有力地促进和带动就业,这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提到“双创”,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场景是疾驰的地铁和壮观的高架桥、装备精良的研发基地、连接纵横的计算机、车轮滚滚的物流车辆,她似乎只和高楼大厦、人潮汹涌的城市有关。然而,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在等待着被激活、被耕耘、被重新定义。那里有肥沃的土地、茂盛的作物、绵延的河流、起伏的山脉,还有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

我是因为写这本书才开始走近农业农村创业者,接触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概念。融合到底是什么?借鉴、排列、连接、交集?显然不是这么简单。在正德康城调研的这段时间里,我的脑海中对“融合”这个词有了更全面的认知。这种认知来源于我深入其中的现实体验与思考。因为,在这个企业里,我不仅看到了他们是如何把用完善的链条串起三次产业,以超前思维和创新模式融合了三次产业,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构建出的全新生态,还看到了他们在管理中的多种融合实践,比如技术融合、市场融合、营销融合、人才融合等各个方面。也就是说,正德康城的李国和他的团队已经找到了融合的规律和技巧,这是一种创业创新的方法论。

在整齐划一、充满生机的农业种植示范基地,在紧张忙碌、创新凸显的中央厨房,在规范整洁、有条不紊的学校餐厅、社区餐厅和超市,我在与这家企业管理者和一线员工近距离的交流中,深深感悟到“融合”的魅力,脑海中逐步形成了“融合智慧”的基本理论框架——融合是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事物发生作用而使其融为一体的现象。它作为动词表现的是行为,作为名词体现的是结果。通过对事物的基因重组、流程再造,实现破界成新、涵养生态。融合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只有做到“无时不融合、无处不融合、无道不融合”,资源、渠道才能贯通,新物种与新生态才能形成。一旦达到了融合贯通,那么企业在行进中遇到的困难便可迎刃而解,其绩效也必然跃升。

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工作,最近几年陆续提出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要求,使政策、智力、科技、资本等诸多资源要素向“三农”倾斜。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围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路径。这包括: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等。在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方面,提出坚持质量兴农,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在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方面,提出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

商业资本下乡,不仅带去资金,更重要的是为传统农业发展导入了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新方法。步入农业的正德康城围绕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通供应链、形成生态链,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系统性探索“生产基地+中央厨房+N”和“农业抓两头控中间”等运营模式,已经默默地进行了六年多的艰苦实验并日臻成熟,其创新的融合模式在这一历史节点与中央精神高度吻合。从整个结果往回看,正德康城的创业者是有远见卓识的。

拿到全国的涉农企业群体中,正德康城目前的体量规模并不算大,属于“小而美”的案例。但是从整个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各种维度上来看,这家企业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实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理性认知。他们在三产融合的多个环节均有深度的涉足,并摸索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运作流程。所以,正德康城的案例应该能够对涉及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的创业者提供参考价值。

除此之外,他们还为管理学界提供了“融合智慧”研究的鲜活案例。有人也许会对“融合智慧”心存疑惑。因为这不是一件具体的事,也不是一台设备、一件产品,而是基于一种独特思维方式下解决问题的方法。真的会有技巧吗?如果真有技巧,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融合”有一种公式可以遵循?如果我们能够清晰地提炼、解析这背后的逻辑,那么其价值就放大了,它会对初创者有所启发,避免他们走弯路,从而增加其成功创业的可能性。这就是为什么要深度挖掘正德康城案例的另一层意义。

我们来看看正德康城都融合了什么、融合成了什么?并期待读者从他们的成长路径和故事里,找到全新的创业逻辑、创新密码、创富之道。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新农人的寻梦故事,这是一次新物种的起源追溯,这是一场新生态的探索实践,这是一次新理论的发现之旅。

郑锋所著的《融合(精)》记录了“融合管理智慧”践行者——正德康城的李国从商业跨界到农业,再将农业延伸至二产、三产融合成为“新六产”的创业故事,展现了当代创业者不畏艰难、追求极致的学习意识、工匠精神和励志情怀,并分享了通过这个案例带来的管理创新思考。这家新型农企围绕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重构和生态链的打造,不断颠覆创新,终于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体系,创造了崭新的校餐配送模式,成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代表之一。

书中通过对创业故事的讲述展现企业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融合思维;通过作者与主人公的对话展现创业精神与创新意识;通过对融合理论的初探留给读者更多的启发和思考空间。

编辑推荐

《融合(精)》作者郑锋不仅看到了正德康城这家企业是如何用完善的链条与创新模式融合了三次产业,还看到了他们的多种融合案例,比如管理、文化、市场等。也就是说,正德康城的李国和他的团队已经找到了融合的规律和技巧,这是一种创业创新的方法论。本书将深入正德康城这家企业,从企业的发展中,总结归纳“大道融合”的企业发展路径。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7: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