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成都人讲成都往事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一百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的人物,有许多值得我们记住的重要事件,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历史教训。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的《成都人讲成都往事》以讲述的口吻,生动鲜活地为我们还原了在那样一个动荡时代中,成都的命运和走向。从辛亥革命导火索的“保路运动”到十四年抗战的风火岁月到高唱成都解放的凯歌,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往事,好似一曲弘大的交响乐,萦绕于我们的耳畔,激荡在我们心中,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一路走来的足迹。

内容推荐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的《成都人讲成都往事》涉及成都人讲成都往事,在围绕相关成都历史事件、人物及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对成都以前的一些地方性杂志如《成都志》《志林大观》等具有价值和意义的文章进行了汇编。书稿中所选文章都是关于成都发生的诸多历史,其历时时期包括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具有很高史料价值,同时也对成都市民了解成都历史有一定的帮助。

目录

辛亥枪声

 ◎微澜

川汉铁路总公司集股章程与股票

 ◎大波

成都辛亥革命的特点

辛亥革命在四川成都方面的前因后果

辛亥革命新繁纪事

保路风潮播蒲江

 ◎枪声

周鸿勋:他打响清军反正第一枪

辛亥保路同志军围攻成都城纪实

同志军攻打大邑县城记

辛亥夏秋成都保路运动大事记述

盛世修志慰忠魂

 ◎矗立

成都的骄傲——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

保路死事纪念碑的设计者——王楠

抗战岁月

 ◎日军暴行

抗战时期日机轰炸成都概述

日机空袭成都

我亲历的三次成都大轰炸

记录日机暴行的一份宝贵资料

 ◎出川抗战

记刘湘请缨出川抗战

四川妇女战地服务团赴抗日前线始末

潘文华指挥南京外围战打响出川第一枪

为保卫南京而殉国的雷震将军

巧炸日军师团长

 ◎后方抗战

成都抗战岁月

一页带血的档案——双桂寺机场黑色三月寒日空战纪实

记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成都妇女爱国运动

抗日时期新津机场的两次扩建

 ◎民族英雄

喋血秦家坡——记抗日殉国将领李家钰

记抗日民族英雄王铭章将军

解放前后

 ◎暗夜

记1946年国民党特务破坏成都李、闻追悼大会和殴伤张澜的暴行

1948年成都“四九”血案的回忆

成都解放前夕大混乱纪实

 ◎决战

解放大西南的最后一战——成都战役

进军西南参加成都会战

1949年成都解放记

 ◎喷薄

建国初期中共成都第一届市委

成都解放后的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接管国民党四川省会警察局纪实

都江堰畔的一曲颂歌——成都解放初期人民解放军抢修都江堰纪实

 ◎欢庆

成都解放入城式盛况

欢庆成都解放的回忆

成都民众自卫总队起义迎接解放

我市工人团结战斗迎解放的几件事

 ◎除霾

成都周围地区剿匪

崇庆县匪特叛乱和我军平叛始末(一)

崇庆匪特叛乱和我军平叛始末(二)

解放初期平定龙潭寺匪特暴乱追记

对《解放初期平定龙潭寺匪特暴乱追记》一文有关史实的考订

试读章节

辛亥保路同志军围攻成都城纪实

李祖桓 李洁

1911年9月7日,赵尔丰在成都诱捕保路同志会首领蒲殿俊、罗纶等立宪派人士,继而大肆屠杀成都请愿群众。革命党人龙鸣剑、朱国琛、曹笃等,在成都东郊农事试验场,发出了“水电报”,四川人民立即展开了反清保路的武装斗争。数日里,成都附近各州县的同志军纷纷起义,起义军“每县数起,每起数千或数万人”,从四面八方“应召而来”,向成都汇集。川西平原顿时燃遍了同志军起义的烽火,成都城被成千上万的同志军围困。

围攻成都的同志军向守城的清军发起了多次进攻,并在成都城郊数处和清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这一围城战役壮举不少,意义重大,是全国推翻清王朝统治打响的第一仗。因此,我们特将参加这场战斗的主要几路同志军的情况综合记述如下:

9月7日晚,川西地区大雨滂沱,“成都血案”的消息传来,各路同志军从东西南北冒雨向成都进发,最早集队潜抵成都城下的是成都郊区民众,他们算是第一支围攻成都城的保路同志军了。

9月8日,新津同志军首领侯宝斋所率的南路民军,已行进至双流,与双流革命党人向迪璋所率的双流同志军会合,进攻成都,在成都南郊红牌楼等地受到清军阻击,双方展开激战。同志军以抬枪、‘劈山炮轰击,清军猝不及防,多伏田中,不敢仰视,伤亡颇多。9月9日,南路同志军歼灭了住武侯祠的清军,挺进到成都城下。

东路同志军在华阳县人秦载赓的率领下,于9月8日晨开抵成都城郊,在牛市口、大面铺等地和清军激战。9月11日,秦载赓率众攻城,战斗失利,撤而转战于华阳、仁寿。这时,王天杰、龙鸣剑率领的荣县同志军五千余人赶来会师,与秦载赓部一同组成东路民军总部,由秦载赓、王天杰任正副统领,龙鸣剑任参谋长。这是一支由同盟会会员直接领导的队伍,力量强大,作战骁勇。这支队伍攻占了成都城东龙泉驿山顶,又与井研民军陈孔伯部、威远胡御阶部及荣县范燮、范模部会合,参加再次围攻成都城的战斗。

西路进攻成都的同志军由灌县人张捷先率领。辛亥保路事起,张捷先即联合灌县、彭县、郫县等起义民军首领,组成了声势浩大的西路同志军。张捷先任大统领。西路同志军下分五路:第一路由郫县人张达三率领,第二路由张捷先率领,第三路由灌县人张熙率领,第四路由彭县人刘丽生率领,第五路由灌县人姚宝珊率领。“成都血案”一发生,张捷先率领队伍向成都进军。担任西路军前卫的是同盟会会员蒋淳风率领的学生大队。当他们行至郫县犀浦附近时,与清“巡防军”遭遇,短兵相接,双方展开了白刃战,学生军作战非常勇敢,经过数小时的冲杀,大队长蒋淳风壮烈牺牲,分队长二人阵亡,学生军伤亡过半。但此次战斗,清军亦伤亡惨重,不敢继续前进。因此,同志军主力得以充分准备,遂于太平寺附近,给来攻清军以迎头痛击。

与此同时,崇庆县同志军在孙泽沛的率领下,抵达成都西门和南门,攻打驻守西门、南门的清军。大邑县的女同志军首领王三大娘率部两千多人,参加了攻打西门的战斗,经过激战,孙泽沛在攻城不利的情况下,率部撤回温、崇交界之唐场,将金花桥以南的电话线破坏,阻绝了省垣清军与他县清军的通讯。

温江进攻成都的保路同志军在其首领吴庆熙的率领下,冒雨抵达成都南门外武侯祠,与另一支黄茂勋、何祖义率领的温江同志军会合,仍推吴庆熙为统领,向清军发起了攻击。还有一支由罗守经率领的温江同志军,也在起义后赶到成都草堂寺,大战清军。9月18日,吴庆熙与崇庆孙泽沛联合,在三渡水夹击往崇庆运送弹药的清军,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

除此以外,广汉同志军侯橘园部,也赶往成都,在北门驷马桥一带驻扎,攻打北门清守军,与攻打南门的孙泽沛互相策应。峨边县民军葛义生部也向成都进发,参加了围城的战斗。宜宾县的白义生部,组成了敢死队,成都附近中兴场一战,白义生亲自发大炮,受伤被捕,大骂不屈,被清军分尸数十段,投入锦江中。

围城的同志军四方而来,皆头裹白巾为号,并沿途设卡,破坏清军通讯,使成都城与各地的消息几乎断绝。清军失去彼此联络,困守城中,赵尔丰除不断向清廷呼救外,别无他法,只有将城外清军收缩入城,紧闭城门,以“巡防军”和“卫队”加强城防。一时,成都城内,人心浮动,粮食匮乏。

9月18日,清湖广总督瑞徵向清廷电奏成都的消息:“四川省城外聚有乱党万人,四面围攻,势甚危危,成都电报已数日不通,附近州县亦有乱党煽感鼓动,川省大局岌岌可危。”清廷对四川的形势“殊深焦虑”,不得不电令与四川相邻的滇黔湘等省的清军,从速入川,又催促湖北的端方率部入川镇压。

围攻成都的战斗持续了数日,从当时围城战役的武器装备来看,清军普遍使用了九子枪、毛瑟、五子、洋抬抡、开花炮、机关枪等威力较大的新式军械,而同志军除少数从敌人手里缴获的枪支外,绝大多数使用矛棍刀棒,这自然影响到民军的战斗力。加上当时各路同志军无统一的指挥组织,大多数是分路单独作战,力量分散,在战略、战术方面也缺乏经验,因此,同志军未能攻下成都。东南路同志军采取了“不能一气下成都,则分兵转略各州县”的计划,东路民军转而撤入华阳,南路民军回师攻克温江,再返新津。新津与华阳形成两个重点,紧紧箍制住成都。

围攻成都的这一战役,给全川人民的反清武装斗争发出了有力的信号,轰轰烈烈的四川保路爱国运动,点燃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线,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P28-30

序言

回忆,是另一种重逢。

——纪伯伦

纪伯伦是20世纪可以和泰戈尔媲美的东方文学大师。这是他在散文诗集《沙与沫》中的句子。当我准备为《成都人讲成都往事》写序的时候,这句话很自然地闯进了我的头脑。是啊,城市也与人一样有属于自己的往事,回忆这些往事,就是另一种重逢。这种重逢,总是给我们感慨,给我们启示,给我们激励,给我们力量!

一百多年来,成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从一座远离主流历史舞台的西部内陆城市,变成一座为民族解放独立和新中国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先锋城市、英雄城市;从一座风气闭塞、观念落后的城市变成一座开放的、充满变革与创新动能的活力城市;从一座规模狭小、设施落后、风貌破旧的城市,变成一座基础设施完备、古典与时尚交相辉映的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从一座典型的消费城市发展成为一座产业发达,工商繁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综合实力雄厚的国家中心城市。

一百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的人物,有许多值得我们记住的重要事件,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历史教训。这本书以讲述的口吻,生动鲜活地为我们还原了在那样一个动荡时代中,成都的命运和走向。从辛亥革命导火索的“保路运动”到十四年抗战的风火岁月到高唱成都解放的凯歌,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往事,好似一曲弘大的交响乐,萦绕于我们的耳畔,激荡在我们心中,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一路走来的足迹。

书中所选取的文章来源于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成立以来创办的期刊《志林大观》《成都志通讯》《成都史志》,作者都是成都籍人或在成都工作生活过的人,写的都是发生在成都的往事或成都人在外地发生的往事。他们讲述的是亲历记,或者是对真实历史的客观叙述,都是真人真事。因此,读起来特别亲切感人,富有教益:对今天和平安宁、幸福安康的生活是多少革命先烈英勇牺牲、多少前辈艰苦奋斗才换来的会有一定的认识,对我们前辈如何处理复杂艰巨的任务、如何冷静沉着机智应对激烈隐蔽的敌对势力破坏会有一定认识,对大变化、大动荡对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会有一定的认识,对历史的逻辑演变走到今天的必然性会有一定的认识。总之,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是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也是我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更是我们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力量源泉。

是为序。

高志刚

2016年12月19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4:4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