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鼓作气(长勺之战)/千古奇战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姜正成主编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然而,卫宣公的乱伦行为并未结束。急子成年之后,卫宣公为其迎娶了齐僖公的长女宣姜为妻。当新娘来到卫国时,卫宣公看到宣姜的美色,居然色心大动,起了取而代之的心思。他借故派急子出使宋国,自己却在淇河搭起新台,将宣姜娶做继室。这就是有名的“新台故事”。

急子回国后,并未对父亲的这一举动有所不满。卫宣公与宣姜成亲后,又生了两个儿子,分别是公子寿和公子朔。原本急子的储君之位,就得益于卫宣公对夷姜的宠爱,而此时宣姜受宠,夷姜受到冷落,急子的储君之位就日渐不稳了。宣姜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国君,每日在卫宣公面前离间卫宣公与夷姜母子之间的关系。长此以往,卫宣公居然想要把急子除去,另立宣姜之子。

尽管卫宣公有这样的念头,但迫于舆论的压力,他并不敢公开动手,于是便和宣姜商量出一条计策:先假意令急子出使齐国,暗中却派遣刺客在急子的必经之路先期埋伏,给人造成一种路遇劫匪的假象。急子不疑有他,欣然前往。然而宣姜的毒计却被其子公子寿知道了。

公子寿虽然是宣姜的孩子,但从小却是在卫宣公的两个弟弟——人称左、右公子的抚养下长大的。而急子当年出生时,流落在外的卫宣公亦曾将他交给左、右公子抚养,因此二人关系很好。虽然年纪相差甚远,又是同父异母,却仍然兄友弟恭,相处十分融洽。公子寿知道母亲想要除掉急子,情急之下,连忙星夜出城,追上了毫不知情欣然出使的急子,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让他不要去齐国,逃到其他国家避难。

谁知急子天性仁孝,虽然知道了一切,却并不愿意违逆父亲。他连父亲强夺妻子之事都不多计较,又怎么会随随便便地逃掉呢?于是他拒绝了公子寿的提议,打算按原计划前往齐国。救兄心切的公子寿只得假意为兄长饯行,在席中将其灌醉,自己则乘急子的车队前行,慨然赴死。

果然,卫宣公派出的刺客看到卫国的车队,便将公子寿误认为急子,一拥而上,将公子寿杀害了。而急子酒醒之后,发现公子寿和车队都不见了,也立刻猜到了事情经过。于是匆匆赶到事发现场,看到刺客刚刚杀死公子寿,正欲离开,急子便朗声说道: “你们杀错人了,我才是急子!”刺客见状,便索性将急子一同杀了,回卫国复命。

由于这一乌龙事件,卫宣公的阴谋还是败露了。卫国两公子相互友爱、视死如归的精神也被卫国人写进了诗经中永为后世传唱,这就是著名的《诗经-卫风·乘舟》。而卫宣公得知此事后,被急子和公子寿的行为所打动,深深为自己的行为而后悔,不久就在悲痛中去世。这一事件,史称“宣姜之乱”。

在宣姜之乱中,唯一得到好处的只有宣姜的另外一个儿子公子朔。由于兄长公子寿意外身亡,卫国国君继承人的身份顺理成章地落到了他的身上。卫宣公去世后,公子朔继位,是为卫惠公。然而由于卫国人感念两位公子的美德,大都不支持卫惠公,而曾经抚养急子和公子寿的左、右二公子更是对卫惠公深恶痛绝,二人决心联合起来,将卫惠公推翻。

公元前696年,左、右公子联合大夫宁跪发动政变,拥立急子的亲兄弟公子黔牟继位。不得人心的卫惠公只得仓皇出逃到母家齐国寻求庇护。

P7-8

后记

本系列图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战争,以独特的角度展现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史、可歌可泣的民族融合史,展现了古代将领的卓越智慧和军事谋略。为此,本系列图书的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的出版,还得到了中国财富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谨向社领导和编辑同志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书在编撰过程中参考了大量资料,其中有历史文献、学者著作,也不乏一些历史爱好者们所著的图书。所参考资料大部分已经过作者同意,并已付予适当稿酬,但也因为各种原因,有些参考图书的作者无法联系上。如书中观点、内容雷同于贵君所著书籍,烦请您及时与我取得联系,获得稿酬。

目录

第一章 襄公小霸,齐国内乱

 东周王室的式微

 齐国的建立

 宣姜之乱

 齐襄公其人

 齐襄公之死

 管仲与鲍叔牙

 箭射小白

 小白登基

第二章 齐鲁争锋。管仲相齐

 大战不可避免

 鲁国小史

 周礼尽在鲁

 稳定局势,收服旧臣

 乾时之战

 爱才如命

 重回齐国

 三衅三浴

 庙堂陈谋

 因能授官

 高人宁戚

第三章 长勺之战,鲁师败绩

 管仲的富国政策

 富庶的临淄城

 五顾小臣

 朝中五大贤臣

 齐桓公生活二三事

 曹刿自荐

 长勺决战

 鲁军为何能以弱胜强

 齐宋联盟

 齐师灭谭

 竖刁与易牙

第四章 统一战线,峥嵘初显

 杏坛会盟

 曹刿劫持齐桓公

 敲打宋国

 文姜夫人

 遂国事件

 陈完入齐

 鲁庄公大婚

 幽地会盟

 讨伐卫国

第五章 尊王攘夷,成就霸业

 山戎侵袭,燕国告急

 大军远征,深人不毛

 老马识途出险境

 管仲奇谋平冷支

 齐桓公慷慨赠土地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卫懿公好鹤亡国

 联合诸侯救邢国

 蔡姬事件

 真正目标是楚国

 风马牛不相及

 葵丘会盟

第六章 齐桓公晚年,晋国兴起

 武献兴晋

 晋献公与骊姬

 里克连弑二君

 惠公继位

 里克身死家灭

 公子重耳流亡

 管仲之死

 齐桓公时代的结束

附录 春秋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周庄王十三年(前684年),齐国和鲁国发生了纠纷。当时齐桓公刚刚即位,很想建立一番霸业,于是发兵攻鲁,当时齐强鲁弱,两军在长勺(今山东曲阜市北,一说莱芜东北)相遇。

鲁国有个叫曹刿的人,他深具谋略,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百姓,但他很关心国家兴亡,听说齐军大兵压境,十分着急,就自告奋勇,请随鲁庄公出战。经过一番交谈,曹刿获得了鲁庄公的信任,便乘上兵车,奔赴长勺。

长勺战场上,齐鲁两军严阵以待。齐国的鲍叔牙因为曾经在乾时之战中打败过鲁军,所以这次根本不把鲁军放在眼里。他求胜心切,两军刚一接触,便下令擂鼓进攻。鲁庄公听到齐军鼓声震天,沉不住气了,也同意下令擂鼓冲锋。曹刿却示意按兵不动。齐军如此击鼓三次,士气已大不如前。鲁军才一鼓作气地攻过去,齐军大败而逃。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勺之战。曹刿关于战争的理论是很高明的。他认为要打赢一场战争,必须拥有民心,在战争中要善于把握时机,控制节奏,牢牢抓住战争的主动权。

长勺之战只是齐鲁两国长期斗争中的一个小篇章。我们知道,今天的山东省被称为齐鲁大地,是因为在春秋时期,山东北部为齐,南部为鲁。

当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分封宗亲功臣,周公(姬旦,周文王第四子,曾辅助周武王灭商,被尊为儒学奠基人)被封在鲁国。由于周公要辅佐年幼的成王,无法前往,便让自己的儿子伯禽治理鲁国。伯禽临走时,周公告诫他说: “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我在天下来讲也是不贱(卑贱)的了。但是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来接待士人,这样还犹恐因怠慢失去天下的贤人。你到了鲁国,一定不要因为是国君而骄傲地对待他人。”

周公死后,周成王就授权鲁国可以祭祀周文王。这样,鲁国就有了天子的礼乐班子,这是为了褒奖周公之德的。鲁国虽说不很强大,但它对周朝礼乐文明的继承是最深的,因为这是伟大的周公的封地。

齐国是姜尚(姜太公)的封地,这里东临大海,有鱼盐之利,人民善于经商,经过多年经营,富甲一方。姜尚和周公有时也交流一下治理经验。一天,姜尚问:“周公啊,你怎么治理鲁?”周公回答说:“尊尊亲亲。”姜尚说:“鲁从此衰矣。”(后来鲁国果然衰落,长期被齐欺负)周公接着问:“那么你怎么治理齐?”姜尚说:“举贤而尚功。”周公说:“齐后必有劫杀之君。” (后来齐国果然发生田氏代齐的事件,国祚遂绝)

齐国在春秋前期相对而言比较强大,到了齐桓公时代,更是九合诸侯,成为中原霸主。而鲁国相对弱小,鲁庄公还是齐桓公的外甥,国事经常受到齐国的操控。但鲁国作为一个老牌的姬姓国,头顶着光荣的历史,它对周朝礼乐文化保存得最完整,这一点也被诸侯认可。齐国即使在欺负鲁国时,也要给它一些情面。

本书讲述的就是春秋前期的齐鲁斗争史,以及齐桓公的争霸史,读来颇有趣味,希望能得到读者的肯定。

内容推荐

齐国是姜姓国,鲁国是姬姓国。齐国相对而言比较强大,到了齐桓公时代,更是九合诸侯,成为中原霸主。而鲁国相对弱小,国事经常受到齐国的操控。但鲁国作为一个老牌的姬姓国,头顶着光荣的历史,对周朝礼乐文化保存得最为完整,被众诸侯所认可。

姜正成主编的《一鼓作气(长勺之战)/千古奇战系列》讲述的就是春秋前期的齐鲁斗争史,以及齐桓公的争霸史。以此为线索,春秋时期的历史文化也就扑面而来,读来颇有趣味,希望能得到读者的肯定。

编辑推荐

姜正成主编的《一鼓作气(长勺之战)/千古奇战系列》详细介绍了春秋前期的齐鲁斗争史,以及齐桓公的争霸史,以独特的角度展现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史、可歌可泣的民族融合史,展现了古代将领的卓越智慧和军事谋略,《一鼓作气(长勺之战)/千古奇战系列》读来颇有趣味。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9: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