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破釜沉舟(巨鹿之战)/千古奇战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姜正成主编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李信的策略如果指挥得当的话,完全可以完成对楚军的包围,从而一鼓作气全歼敌人。

但不幸的是秦军碰到了一个同样很有实力的对手——项燕。

项燕看到秦军迂回侧击想进行两翼包围。先是按兵不动,等李信攻破平舆,蒙恬占领寝城,渡河东进转变行军方向后,才开始率领楚军的主力部队,兼程急进,尾袭在李信的后面,实施战略追击。

据史书记载,这场战役打了三天三夜,秦军连日所筑的堡垒都被楚军给攻破了,而且在这一仗中李信光是都尉一级的军官就损失了七人。如果不是蒙恬带军掩护,李信这一战即使不死,也是被俘。

这次战役是秦军继宜安战败于李牧后的又一次惨败。

李信战败的消息传回咸阳后。秦王很生气。

但面对这种情况又该如何进行处理呢?思之再三,秦王决定起用王翦,并亲自到频阳走了一遭,请王翦率队出征。

王翦见到秦王亲自来请,心里虽然很感动,但还是没忘了最初的那个条件:非六十万兵力不去楚国。秦王答应了他。

王翦率六十万大军从秦境出发到达楚境。

六十万兵力,即使是在战国后期,也是相当庞大的一支部队,是秦王朝的倾国之兵。秦王生性多疑,将六十万的兵力全权交给王翦,虽然是无奈之举,但心中肯定充满了不安。这一点,王翦看得很明白。为了稳住秦王以使自己能够在楚境拥有完全的战争主导权,他对秦王耍了一次政治手腕。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他不仅能够统兵陷阵,决胜千里,还能够在政治上游刃有余,安然若素。

他向秦王大肆索要良田、屋宅、园地,而且在出兵攻楚之后,他还陆续派遣使者回到咸阳向秦王表达他的这种意愿。

王翦的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是为子孙置业,其实正好打消了始皇的怀疑,使他能够在前线安然用兵。事实证明,他的这一招十分有效,自始至终秦王都没有干预他的军事领导权。

王翦到达楚境后,便让部队在商水、上蔡、平舆一带深沟高垒进行固守,这种布防充分显示了王翦的战争艺术。因为这三地在地理位置上呈“品”字形排列,互为犄角。这在冷兵器时代,可以说是占尽了地理优势,而且王翦还严令部队不许出战。这也是有原因的:一是楚军和赵军是战国里面最能打硬仗的两支部队,而且楚军刚刚击败李信的部队,士气正旺。和这样的部队对垒,一着不慎,就有可能功亏一篑,甚而满盘皆输。二是秦国已经灭了韩赵魏三国,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无论是粮秣运输,兵源补充,还是后勤补给等问题都解决了,已经具备了打持久战的基础。反观楚国则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都已经远远落后于秦国。  一个弱势,一个强势。以弱势对抗强势,这场战争就很有意思了。怎么打,是一个技术;能不能打好,则成了一种艺术。具备这种战争艺术的人,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比如我们后面要讲到的韩信,项羽。

项燕不行,为什么呢?项燕也许看出了王翦的意图,做出了如下部署:将楚军主力屯兵淮河北岸,深沟高垒,以静制静,等待秦军的攻击。对于楚国来讲,这是一种相对安稳的战术。事实上,如果他真的这么去操作的话,那么楚国不会那么快灭亡。

楚国的战斗力在当时毕竟是相当强大的,虽然到了战国末期,诸强都已经被攻灭,但以楚国的实力对抗秦国,还是有的一拼的。可惜事实并非如此,《史记》记载: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

P3-4

后记

本系列图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战争,以独特的角度展现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史、可歌可泣的民族融合史,展现了古代将领的卓越智慧和军事谋略。为此,本系列图书的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的出版,还得到了中国财富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谨向社领导和编辑同志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书在编撰过程中参考了大量资料,其中有历史文献、学者著作,也不乏一些历史爱好者们所著的图书。所参考资料大部分已经过作者同意,并已付予适当稿酬,但也因为各种原因,有些参考图书的作者无法联系上。如书中观点、内容雷同于贵君所著书籍,烦请您及时与我取得联系,获得稿酬。

目录

第一章 秦末乱世

 楚国的灭亡

 沙丘政变

 秦二世的暴政

 李斯的悲剧

 大泽乡起义

第二章 章邯反击

 陈胜发兵,中原全面动乱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

 章邯反击

 抗秦英雄,穷途末路

 陈胜败亡

第三章 少年项羽

 将门虎种

 一语惊人

 诛杀殷通

第四章 刘邦发迹

 真命天子

 斩蛇起义

 初成气候

第五章 峥嵘初露

 东阳合兵

 喋血襄城

 拥立楚怀王

 城阳攻坚

 项梁战死

第六章 巨鹿之战

 诛杀宋义

 破釜沉舟

 辉煌战例

 坑杀秦兵

第七章 刘邦先入关中

 高阳酒徒

 赵高伏诛

 约法三章 

 鸿门惊魂

第八章 西楚霸王

 火烧阿房宫

 西楚霸王

 远迁义帝

 战乱又起

第九章 韩信入军

 少年韩信

 怀才不遇

 萧何月下追韩信

 登坛拜将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章 邯败亡

第十章 楚汉相争

 陈平归汉

 收编楚地的反项羽势力

 彭城大战

 英布反叛

 反问毒计

 荥阳拉锯战

 井陉之战

 蒯通的提醒

 成皋失守

 分一杯羹

 刘邦中箭

第十一章 死亦为鬼雄

 鸿沟之盟

 背信弃义

 四面楚歌

 最后一战

第十二章 尾声

 韩信末路

 英布之死

 彭越受冤

 卢绾被逼造反

 陈稀树大招风

 田横五百义士

 叔孙通制定朝仪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省平乡)进行的一场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起义军一起全歼王离军,并于数月后迫使章邯的二十万秦军投降。从此确立了项羽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在楚军与秦军厮杀时,其他诸侯的军队都在营垒上观战,不敢援楚。只见楚军士兵无不以一当十,喊杀声惊天动地,诸侯军人人都惊恐不已。打败了秦军后,项羽便召见诸侯军将领。这些将领进入辕门时,没有一个不是跪着前行的,谁也不敢仰视。项羽从此成为诸侯军的上将军。

项羽是一个无敌勇士、杰出将领、盖世英雄,却不是一位合格的政治家。在战胜秦军后,他坑杀降兵;在攻破城池后,他多次下令屠城,就连阿房宫也被他付之一炬。他做了什么建设性工作?从史料上看不出。从某种意义上说,项羽是输在文化上。他没有远大规划,没有执政理想,就是一介武夫。曾经依附他的韩信、英布都离他而去,连最重要的谋士范增也被他活活气死了。

反观刘邦,从善如流,细大不捐,既有韩信、彭越这样的名将,也有萧何、张良、陈平这样的谋士。人关以后,约法三章,恢复秩序,财宝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做好了治理天下的准备,所以刘邦得天下不是偶然的。得到天下以后,儒生叔孙通帮刘邦制定朝仪,建立封建统治秩序。一个平民出身、满口粗话的刘邦,现在居然像模像样地当起皇帝来了。

不过项羽也是可敬的。他刚正磊落,在鸿门宴上,始终不肯暗算刘邦;在兵败乌江时,他不肯逃回江东,宁可悲壮地死,也不屈辱地生,表现了人格的高傲。

项羽本是天下第一的勇将,可是,当天下需要安定,人民渴望休息的时候,逞勇斗狠就不合时宜了。否则,征战杀戮何时会有尽头?英雄也有被人厌弃的时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带领英国人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再次竞选首相却失败了,为什么?因为老百姓不需要你了。

刘邦建立汉朝以后,把韩信、彭越这些特别能打仗的人都一一除掉了。这和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是一个意思,只是手段更残忍些罢了。韩信、彭越等人打仗的本领,在战争年代被锻炼得炉火纯青,他们每个人都是强大的毁灭机器,在和平年代,这么大的战斗力往哪释放呢?只好把他们压制住,如果他们不服压制,只好消灭掉了。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悲剧。

内容推荐

姜正成主编的《破釜沉舟(巨鹿之战)/千古奇战系列》讲述了: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省平乡)进行的一场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起义军一起全歼王离军,并于数月后迫使章邯的二十万秦军投降。从此确立了项羽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编辑推荐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省平乡)进行的一场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姜正成主编的《破釜沉舟(巨鹿之战)/千古奇战系列》详细介绍了秦末农民战史,全书以独特的角度展现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史、可歌可泣的民族融合史,展现了古代将领的卓越智慧和军事谋略,读来颇有趣味。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