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欧大师课堂辑录(中)(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朱晓明,(西)佩德罗·雷诺(Pedro Nueno)主编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印孚瑟斯技术有限公司的经验

印孚瑟斯技术有限公司1981年创立至今,已经在全球拥有超过16.5万名员工,有82亿美元的收入,有60多家办事处,从事的领域是IT服务。公司为全球超过40个国家、16万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在中国有3500个员工,这让我觉得非常自豪,我认为给了他们一个更好的未来。印孚瑟斯非常重视员工的发展,我们在员工培训和教育上的投入是行业里无可比拟的,我觉得公司的未来是员工,投资员工的未来就是投资公司的未来。

1978年,我还在马德拉斯印度理工学院读书,我读的是物理学硕士学位,每天上完课我会去图书馆读书,某一天后面有人拍我肩膀,他问我:“你读什么呢?”我说在读电脑方面的书。这个人告诉我有一种计算机语言课,现在在校园做活动,是免费的,建议我去报名,我还可以去他们的实验室,那个时候这个实验室是很难进的,只有一小部分的人可以进去。所以这是很好的机会,我就去报名上了那个课程。

那个拍我的人就是计算机科学系的主任,我跟他交谈了2分钟决定了上那个课程,改变了我的人生。生命是这么不可思议,我开始学习计算机。

那个时候马德拉斯这个地方有亚洲第二大的主机,我有幸接触到了,加强了我对计算机的了解。那段经历很不可思议,几乎所有的事情在我看来都是用计算机能做到的,可以看操作系统,可以写操作系统。因为有这些接触的机会,所以我的基础原理掌握得很成熟了。

硕士毕业以后,我加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项目,也是我接触到的最大的项目。我们要装一套控制系统控制钢铁厂里面的大熔炉,用传感器控制,传感器的周期是40分钟,中央控制室有一些小型的计算机每40分钟接受传感器传过来的数据,再向这些传感器下达命令,我们做的事情是设计计算机系统和传感器的传输。后来过了20多年,我们回到那个厂他们还在用我们当时设计的系统,我们的心血没有白费。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孟买,那个时候计算机还是新兴的科学,印度有一个计算机协会组织了很多的公开课程,我作为老师给大家上课。我觉得要加强自己的学习最好的方法是自己去进行教学,所以如果有机会教书的话大家应该把握这个机会。这也让我之后可以触类旁通,参加新的项目,我进人团队很快就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因为教学的经历让我进一步夯实了自己基础原理的这部分知识。

印孚瑟斯是1981年由7个人创立的,那个时候出现了个人电脑,这是计算机科学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我们白天可能做一些别的工作来赚钱,晚上研发新的产品,那个时候根本没有风投,我们也没有融资来源。

印孚瑟斯的成立是有一个模型的,在一开始我们确定了几个要发展的领域,后来这个模型被证明是非常强大的。我们要在印度开发软件,然后销售到全世界,实现这个愿景要先建立一个模型,我们就建立了一个全球交付的模型。我们先去客户所在公司获得他们的需求,接着回到印度开发这个软件,然后在全球交付,最后做一些维护。那时候还没有即时的网络连接,我们的产品交付到韩国需要15~20天时间,后来我们的技术进行了一些微调改进,才有了在线的联系。

我们的公司是基于创新做起来的,我对教育很有热情。商业中必须要嵌入教育,这是我们主张的。那时候我们公司有很多电脑科学专业的本科生,我们为他们创造了一个两到三个月的课程,现在是6个月的时间,每个招聘来的员工都要上这个课程,即便是电脑专业毕业生,因为我们发现在大学里面很多东西没有教。

今天的世界变化很快,发展很快,我们的企业要有教育,否则不可能跟上变化。用老的模式招新的人可能在这个环境是行不通的,因为历史知识以及与企业相关的信息会慢慢流失,员工会慢慢变成雇佣军,而不是忠诚于你的员工。我们把这6个月的课程纳入到我们的商业模式,这是非常重要的,加强了我们的竞争优势系统。

我们追求世界级的质量。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企业给第一世界国家开发软件,那个时候说到印度大家不会觉得质量好。我们选取了一个很好的质量模式框架,并做到了最高的水平5级,这在印度是最高的。1993年,我们在印度的股市上市了,这还不够,我们要去最具竞争力的市场美国,才能成为最棒的技术公司,后来我们在纳斯达克上市了。印孚瑟斯是第一个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印度公司。要利用一切可能的东西打造一个世界级的企业,打造世界级的企业,每一部分的资产都要是世界级的,这很重要。

印孚瑟斯扩大运营,开展多种服务、多个区域的业务,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末迅速发展成今天的规模,我们的第一个10亿美元是成立之后23年拿到的,我做CEO的时候我们的营业额是36亿美元,2011年的时候达到60亿美元,几乎翻了一番。

P126-129

目录

中美经济关系再平衡

信仰与价值:京东在互联网时代的战略思考

东软的国际化实践

互联网时代的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我所经历的物理实验

在创新中追赶,在转型中超越

IT世界,我的历程

预期多变,责任愈增

创新生态系统

序言

2014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迎来20岁生日。

从20年前的一个创想,到跻身亚洲顶级、全球前列,中欧人实现了中国管理教育史上的一次跨越。中欧的创立源自跨文化的碰撞与结晶,根植于创建者们对当时国内市场中萌动的管理教育需求的敏锐感知。20年前,邓小平南巡讲话引发了中国经济的新一轮增长。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济进一步与世界经济融合,中国企业进人了快速成长期,随之而来的管理挑战,为中国商学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回首20载历程,更觉创建者们先知先觉、无畏开拓之可贵。

春发于仞归何处,植根沃土始得金。历历20载求精务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着力铸造管理教育的中国标杆。它在国内首家获得EQUIS和AACsB(两大全球管理教育顶级认证)双认证。在权威的《金融时报》商学院排行榜上,连续10年中欧MBA(工商管理硕士)、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表现俱佳,成为中国管理教育的开拓者、引领者之一。

本着“中国深度、全球广度”的追求,中欧广纳全球贤才,深耕中国企业发展之道,更与哈佛、沃顿、INSEAD(英士国际商学院)、IESE(西班牙IESE商学院)以及IMD(瑞士IMD商学院)等世界一流商学院并肩协作,开拓国际视野。方寸校园,浸淫了“认真、创新、追求卓越”的气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道论中西,溯古论今;激荡思维,抱负天下。

本书辑录了一批中外教育界、企业界大师在庆祝中欧20周年校庆期间的学术演讲,内容涉及商学院管理、金融、创新、企业战略等领域的前沿观点。值此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建院20周年之际,我们希望本书的付梓出版可以让更多人分享中欧平台的学术和思想盛宴。

20载光阴,筚路蓝缕,踵事增华。2015年始,中国政府与欧盟的新20年(2015—2034年)合作办学即将展开。20年,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我们将由此起程,从优秀迈向卓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继续携手,再出发!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方院长朱晓明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佩德罗·雷诺

2015年6月

内容推荐

朱晓明、佩德罗·雷诺主编的这本《中欧大师课堂辑录(中)》辑录了一批中外教育界、企业界大师在庆祝中欧20周年校庆期间的学术演讲,内容涉及商学院管理、金融、创新、企业战略等领域的前沿观点。

编辑推荐

朱晓明、佩德罗·雷诺主编的这本《中欧大师课堂辑录(中)》根据各位演讲者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大师课堂”上的演讲内容整理而成,原汁原味地保留他们在中欧课堂上的思想与风采,让读者轻松地将“中欧大师课堂”带回家。

全书共收演讲稿9篇,包括《中美经济关系再平衡》、《东软的国际化实践》、《IT世界,我的历程》等。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1: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