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中国最有作为的皇帝:清圣祖康熙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清)蔡东藩 |
| 出版社 | 新华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中华帝国400多位帝王中,有一颗特别璀璨夺目的明星——爱新觉罗·玄烨,即清圣祖康熙大帝。他不但是400多位帝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也是其中最有成就的之—。如果说他是中华帝国众皇帝中最出色的皇帝,一点也不为过。康熙在位时期,智擒鳌拜,剿撤三藩,南收台湾,北拒沙俄,订《尼布楚条约》,西征蒙古,兴修水利,治理黄河,鼓励垦荒,薄赋轻税,爱民如子,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开创中华帝国的另一个黄金时代。蔡东藩编著的《清圣祖康熙(精)/中国最有作为皇帝演义》将为广大读者再现一个历史上真真切切、鲜活生动的康熙大帝。 内容推荐 “中国最有作为皇帝演义”系列丛书从蔡东藩先生所著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依据1935年会文堂铅印本,保留作者注释和批注)中精选出中国历史上8位大有作为的皇帝,精编成书。《清圣祖康熙(精)/中国最有作为皇帝演义》为其中一本,为广大读者再现一个历史上真真切切、鲜活生动的康熙大帝。他不但是诸位帝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也是其中最有成就的之—。康熙在位时期,智擒鳌拜,剿撤三藩,南收台湾,北拒沙俄,订《尼布楚条约》,西征蒙古,兴修水利,治理黄河,鼓励垦荒,薄赋轻税,爱民如子,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开创中华帝国的另一个黄金时代。本书历史性与文学性俱佳,“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逸闻为纬,不尚虚诬”,读者既能读史,又能欣赏传奇故事,两全其美。 目录 第一回 弑故主悍师徼功 除大憝冲人定计 第二回 蓄逆谋滇中生变 撤藩镇朝右用兵 第三回 驰伪檄四方响应 失勇将三桂回军 第四回 两亲王因败为功 诸藩镇束手听命 第五回 僭帝号遘疾伏冥诛 集军威破城歼叛孽 第六回 台湾岛战败降清室 尼布楚订约屈俄臣 第七回 三部内哄祸起萧墙 数次亲征荡平朔漠 第八回 争储位冢嗣被黜 罹文网名士沉冤 第九回 闻寇警发兵平藏卫 苦苛政倡乱据台湾 第十回 畅春园圣祖宾天 乾清宫世宗立嗣 试读章节 顺治帝因中原混一,已存一厌世心。只是宫中有位董鄂妃,乃是南中汉人,被虏北去,没入宫内,顺治帝见她身材窈窕,秀外慧中,竟把她格外宠幸,封为贵妃。“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少年天子,未免多情,为此一缕丝牵,未忍遽辞尘网。这老天偏要成全顺治帝初志,竟降了二竖下来,陪着董妃左右,从此董妃日渐瘦弱,一病不起,膏肓成痼,药石无灵,可怜一朵娇花,竟与流水同逝。顺治帝十分悲痛,辍朝五日,特谕礼部,略称:“皇贵氏董鄂妃薨逝,奉圣母皇太后懿旨,宜追封为皇后,以示褒崇。朕仰承慈谕,用特追封,加以谥号,谥曰孝献庄和至德宣仁端敬皇后。”顺治帝颇称英武,只废后宠妃两大案,为一生缺憾。礼部奉旨,办理丧葬事宜,自必格外从丰,无庸细说。这是顺治十七年仲秋事。梧桐叶落,翡翠衾寒,转眼间霜雪连天,益增忉怛。顺治帝经此惨事,益看破世情,遂于次年正月,脱离尘世,只留重诏一纸,传出宫中。诏曰: 太祖太宗创垂基业,所关至重,元良储嗣,不可久虚。朕子玄晔,佟氏所生,八岁岐嶷颖慧,克承宗祧,兹立为皇太子;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即皇帝位,特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臣。伊等皆勋旧重臣,朕以腹心寄托,其勉矢忠荩,保翊冲主,佐理政务,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此诏一传,各王大臣非常惊疑,都说昨日早朝,皇上康健如恒,怎么今日会晏起驾来?且遗诏上面,亦并没有说起病源,正是奇怪得很。当下照例哭临,辅政四大臣及信郡王铎尼、大学士洪承畴等,奉了八龄的新主,即帝位于太和殿,这便是皇三子玄晔嗣位。拟定年号叫康熙,次年改元,尊为清圣祖仁皇帝。 却说康熙帝即位,由四位辅政大臣,尽心佐理,首拟肃清宫禁,将内官十三衙门,尽行革去。什么叫作十三衙门?即司礼监、尚方司、御用监、御马监、内官监、尚衣监、尚膳监、尚宝监、司设监、兵仗局、惜薪司、钟鼓司、织染局便是。这十三衙门中,所用的都是太监,顺治帝在日,曾立内十三衙门铁牌,严禁太监预政,只因衙门未撤,终不免鬼鬼祟祟,暗里藏奸,康熙帝即位,就裁撤十三衙门,宫廷内外,恭读上谕,已自称颂不置。清圣祖为一代令主,所以开场叙事即表明德政。到了元年三月,平西王吴三桂、定西将军爱星阿先书三桂,特标首恶。奏称:“奉命征缅,两路进兵,缅酋震惧,执伪永历帝朱由榔献军前,滇局告平。”此奏一上,特降殊旨,进封三桂为亲王,镇守如故,命爱星阿即日班师。原来桂王寄居缅甸,本已困辱万分。李定国时在景线,连上三十余疏,迎驾往彼,都被缅人阻住。定国复出军攻缅城,缅人固守不下,忽闻清兵亦来攻缅,只得引还景线。适缅酋巴哇喇达姆摩弑兄自立,欲借清朝的势力,压服缅人,遂阴使通款清兵,愿执献桂王。三桂应允,限期索献。缅酋遂发兵三千,围住桂王住所,托名诅盟,令从官出饮咒水。马吉翔先出,开了头刀,李国泰作了吉翔第二,接连是走出一个,杀死一个,共死四十二人。惟沐天波与将军魏豹,格死缅人数名,自刎而亡。马、李等死有余辜,惟沐天波似觉可惜。桂王自知不免,含泪修书,遣人投递清营,交与吴三桂,其辞非常沉痛,详录如下: 将军新朝之勋臣,亦旧朝之重镇也。世膺爵秩,封藩外疆,烈皇帝之于将军,可谓厚矣。国家不造,闯贼肆恶,覆我京城,灭我社稷,逼我先帝,戮我人民,将军志兴楚国,饮泣秦庭,缟素誓师,提兵问罪,当日之初衷,固未泯也。奈何遂凭大国,狐假虎威,外施复仇之名,阴作新朝之佐?逆贼既诛,而南方土宇,非复先朝有矣。诸臣不忍宗社之颠覆,迎立南阳,枕席未安,干戈猝至,弘光北狩,隆武被弑,仆于此时,几不欲生,犹暇为社稷计乎?诸臣强之再三,谬承先绪,自是以来,楚地失,粤东亡,惊窜流离,不可胜数。犹赖李定国迎我贵州,接我南安,自谓与人无患,与世无争矣。而将军忘君父之大德,图开创之丰功,提师入滇,覆我巢穴,由是仆渡荒漠,聊借缅人以固我圉,山遥水长,言笑谁欢,只益悲矣。既失山河,苟全微息,亦自息矣。乃将军不避阻险,请命远来,提数十万之众,穷追逆旅,何以视天下之不广哉?岂天覆地载之中,犹不容仆一人乎?抑封王赐爵之后,犹欲歼仆以徼功乎?既毁我室,又取我子,读鸱鸮之章,能不惨然心恻乎?将军犹是世禄之裔,即不为仆怜,独不念先帝乎?即不念先帝,独不念列祖列宗乎?即不念列祖列宗,独不念己之祖若父乎?不知大清何恩何德于将军,仆又何仇何怨于将军也?将军自以为智,适成其愚,自以为厚,适成其薄,千载而下,史有传,书有载,当以将军为何如也?仆今日兵衰力弱,茕茕之命,悬于将军之手矣,如必欲仆首领,则虽粉骨碎身,所不敢辞;若其转祸为福,或以遐方寸土,仍存三恪,更非敢望,苟得与太平草木,同沾雨露于新朝,纵有亿万之众,亦当付于将军矣。惟将军命之! P1-7 序言 蔡东藩(1877—1945),清山阴县临浦(今属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人。近代著名演义小说作家、历史学家。14岁中秀才,后又进京朝考,名列优贡,分发福建候补知县,因不满官场恶习,数月后即称病回乡。辛亥革命之后,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教书。1916年开始,蔡东藩用10年时间完成了《中国历朝通俗演义》,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凡2166年。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蔡东藩先生的这套历史演义,在史料上遵循“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的原则,在体裁上突出“义以载事,即以道情”的特点,并且自写正文,自写批注,自写评述,是历史性与趣味性相融合的典范之作。此套书是毛泽东的枕边书,也深受诸多历史学家好评,顾颉刚先生认为“蔡先生对史料的运用与取舍,采取了相当认真的态度”,“随意翻览一下,说不定会有提纲挈领的功效”。著名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认为“读蔡先生的书可以导你人门,且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因而对于大众读者来说,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 本套“中国最有作为皇帝演义”即从《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中精选出中国历史上8位杰出皇帝,删芜就简,以飨读者。丛书包括《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J乱》《元太祖成吉思汗》《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康熙》。丛书经过精心编选,除却个别地方为保持语句畅通而做了微小改动之外,其余完全遵循蔡东藩先生的原著。丛书对于历史爱好者、帝王研究者和各类文化学者而言,具有很高的收藏、研赏价值。 编者 2015年7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