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二战中的英国(1939-1945)/铁血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光亭//天枢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1918年11月8早上7时,内外交困的德国派出的代表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辗转,终于到达他们根本无从知晓的求和目的地—贡比涅森林,负责接待的法国军官告诉他们,协约国最高司令费迪南德·福煦(Ferdinand Foch)将在上午9时接待他们。三天后的清晨5时20分,德国代表签署了停战书,停战协议将在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时生效。战场上的厮杀终于画上了休止符,但是危机仍在蔓延。战争让欧洲流尽了血,旧时的王朝分崩离析,普鲁士的霍亨索伦王室、奥匈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俄罗斯的罗曼诺夫王朝和历史悠久的奥斯曼帝国,都很快走完了各自的历史。

到停战日那天,一场瘟疫已经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协约国对德国封锁所导致的饥荒还在延续,食品匮乏在德国蔓延开来。居民的生活困苦,经济、政治的混乱接踵而至,战争遗留下来的不仅是战胜国的如释重负,还给付出惨重代价的人们心中埋下苦难和仇恨的种子,但是人们会认为这是大战必然的后果之一,并不影响他们对于即将到来的和平的期冀。

胜利的协约国为了使军事上的胜利转化为国际法意义上的果实,决定召开和会解决由来已久的利益纷争,法国在一战中居功至伟,因此巴黎被选作举行和会的城市。在这里,美国总统威尔逊受到了各界人士的真诚欢迎,连他也觉得自己俨然成了全人类的民主领袖,虽然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国会议员们并不这么看。和会肩负着如何安排欧洲4亿人的未来命运的重任,这些与会代表们还掌握着中东地区1000万奥斯曼土耳其附属国人民的命运的重任,以及德国海外殖民地1200万人民的未来。

早在巴黎和会之前,法国、英国和美国已经表明了对和会的不同目的。法国因深受战争伤害及对历史上德国数次对法国的侵略,尤其是1870—1871年间的普法战争,主张严惩并尽可能地削弱德国;英国出于传统的政策考虑,希望能保持一个相对强大并在经济上能够自立的德国,以保持欧洲大陆上的均势;美国则希望尽快建立一个能保证长久和平的体系并从该体系中获益,同时主张向德国进行战争赔偿。

三个主要协约国的目的并不相同甚至存在矛盾,虽然三国都做出了让步并且最终达成了一致,但结果是各方都做出了妥协但没有任何一方完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德国既没有被彻底削弱也没有得到安抚,这个结果预示着无论是对战胜国还是战败国,以至于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都是个不安定的因素。

法国为战争付出了巨大代价,500余万军民伤亡,而且西线战场绝大部分在法国。因此法国希望能取得德国工业的控制权以补偿自身损失,克莱蒙梭总理的观点也代表了法国大多数的民意。

战后法国军队迅速控制了德国鲁尔工业区的重要城市如盖尔森基兴等,造成大批居民无家可归,同时法国将该地出产的煤通过铁路运至法国。德国铁路工人组织了罢工以对抗法国占领者,结果有约200人被法国当局处死。

克莱蒙梭的主张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点:德国对战争中法国的损失(包括人员、财产等)进行战争赔偿,将其军力削减至不再对法国构成威胁,象征性地惩罚德国军国主义以使德国再也不能恢复到1914年以前的政治格局:当众处死德国皇帝(在战争结束前退位并流亡至荷兰):法国收回阿尔萨斯-洛林,建立莱茵兰非军事区,甚至要在法德之间建立一个“莱茵共和国”作为两国之间的缓冲国,由战胜国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将德国军力削减至较低水平:同时他还希望签订封锁德国海岸线的秘密条约,以便法国能控制德国的进出口贸易。因为这些严苛的条件,克莱蒙梭也得到了“老虎”的绰号。

尽管英国本土在战争中未遭战火,但仍有成千上万的英军士兵在战争中丧生,因此英国国内广泛的民意仍希望严惩德国。英国首相戴维·劳合·乔治支持惩罚德国,但在具体措施上比法国轻。乔治认识到,一旦法国提出的条件全都得到满足就会成为欧洲大陆的超级强国并破坏欧陆均势,这和英国意图维持一个均衡的欧洲的传统政策相悖。同时乔治对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民族自决”政策感到忧虑,因为英国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但他赞同签订秘密条约封锁德国海岸线。

英国首相乔治希望在威尔逊的理想主义主张和克莱蒙梭严惩德国的主张中找到一条中间路线,但其政治地位相当微妙。乔治本人在赢得1918年大选时为迎合英国民众提出了德国须为发动战争负责的主张,同时联合政府中的保守党也要求严惩德国以保证其不再对英国构成威胁。在这种背景下,乔治竭力主张提高英国在战争赔款以及德国殖民地的份额。他和克莱蒙梭因英法两国都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所以都不赞同“民族自决”政策。

同时乔治清醒地意识到过于苛刻的条件会激起德国强烈的复仇心理,这对争取长期的和平局面不利。另外德国还是英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过分削弱德国的经济同样会使英国经济受损,而他和克莱蒙梭都认识到此时的美国已经成为经济强国,而且在未来也会成为一个军事强国,所以“民族自决”主张在和会召开时被两人有意地忽略。

P1-4

目录

第一章 一战后欧洲的国际形势

第二章 20世纪30年代的危机和绥靖

第三章 英联邦

第四章 战争的经济基础

第五章 经济战

第六章 情报战

第七章 英伦空战

第八章 轰炸下的生活

内容推荐

光亭、天枢编著的这本《二战中的英国(1939-1945)》通过大量的档案资料和珍贵图片,详细记述了英国在几乎整个欧洲大陆都已沦陷的情况下,面对德国旷日长久的轰炸和海上破坏,如何坚持抵抗,直至取得最终胜利。同时,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不同侧面,真实记录了发生的重大事件,为读者快速了解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提供全新的视角。

编辑推荐

全景再现英国全面抗战的艰苦历程,重新解读战争背后的残酷真相。

光亭、天枢编著的这本《二战中的英国(1939-1945)》主要从政治、外交、经济、民生等与军事并不直接相关,但又千丝万缕斩不断的方方面面,来详细介绍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些具体情况,为广大读者从一个另外的角度来进一步深入了解这场堪称人类历史上空前浩劫的战争。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9: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