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红色少年传奇》是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许诺晨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最新原创的小说集,全书以史实为依据,生动再现了中华红色少年面对日寇临危不惧,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小英雄光辉形象,讴歌中华儿女为了革命信仰不惜献出青春热血,可歌可泣的崇高情怀。该书主题鲜明,积极向上,内容丰富有趣,人物鲜活可爱,故事情节曲折惊险,插图精美独特,对培养小读者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励小读者奋发图强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和影响。
《小英雄雷鸣》是丛书之一,主要讲的是雷鸣和顾秋儿是朋庄的两个孩子王,正在两人决定一决胜负的档口,村里传来鬼子进村的消息。雷鸣胆大心细,保护了顾秋儿和受伤的八路军叔叔,并向独立团的李团长送去了重要的情报,在李团长的帮助下,设计出最新的战术——地道战,和日本鬼子一决生死的传奇故事。
许诺晨著的《小英雄雷鸣》讲述:雷鸣和顾秋儿是村里的两个孩子王,互相不服气对方。就在两人决定一决胜负的时候,村里突然传来了鬼子进村扫荡的消息!情急之下,雷鸣凭借勇气和胆量,不仅保护了受伤的八路军叔叔,而且还把重要的情报及时地送给了八路军独立团的李团长,奇袭日本参观团,取得了胜利,令顾秋儿大为佩服。日本鬼子铃木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率队反扑报复八路军。敌我力量悬殊,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小英雄雷鸣会向李团长献出什么妙计呢?日本鬼子铃木最终会得到什么样的下场呢……
雷鸣继承了父亲强健的体魄,小小年纪就长得像村口的小白杨一样高挑挺拔,打起架来一个顶俩,在靠武力说话的娃娃圈里,自小就是说一不二的“孩子王”。但朋庄的孩子们可不止有一个老大,除了雷鸣,还有一个最为大家追捧的,是一个丫头片子——顾秋儿。
顾秋儿生得眉清目秀,笑起来两个深深的酒窝,脸蛋儿仿佛后山上红艳艳的秋海棠,是个标准的美人胚子。不过,她这样俊俏的外表下,却藏着比男孩儿还野上三分的性子。
七月里下河摸鱼,顾秋儿定是游得最快的一个;八月里上树打枣儿,顾秋儿定是爬得最高的一个;九月里收粮食,顾秋儿背上的箩筐定是最重的一个;十月里山中围猎,顾秋儿设的陷阱定是最厉害的一个。
都说一山不容二虎,雷鸣和顾秋儿各有擅长,也互不服气,村里好事的娃娃们早就盼着这两人热热闹闹地打上一架。可若要评出这些好事分子里面最为热衷于想让他们俩分出胜负的,却是这两个“老大”身边的小跟班儿。
雷鸣的跟班儿便是他拜把子的兄弟葛壮壮。葛壮壮人如其名,壮得像头小水牛,跟雷鸣穿一条裤子长大,有点儿呆头呆脑,却是绝对的忠心。
而顾秋儿的小跟班,就是她的亲妹妹——顾冬儿。顾冬儿瘦瘦小小的,远不及姐姐的明丽与胆大,却也透着股子聪明伶俐的劲儿。
村里的大人们都说,姓顾的两姐妹原是孤儿,从小被村里的顾奶奶收养长大,连名字都是顾奶奶取的。可多年来,没哪个娃娃敢在顾秋儿面前提起顾奶奶不是她们的亲奶奶,否则定要被姐妹俩用麻袋套住脑袋,狠狠揍上一顿。
战争的到来不仅减少了娃娃们碗里的食物,甚至带走了他们的亲人,但却永远难以泯灭孩子们争强好胜的童心。
在雷鸣和顾秋儿各自的“势力”蠢蠢欲动之下,在葛壮壮和顾冬儿每日里的煽风点火中,这两位“孩子王”终于决定一决雌雄,定下的方法简单粗暴——掰手腕儿。地点嘛,就在雷鸣家的后院。
日子是雷鸣亲自选定的,因为这一天他爸妈要去山里打獐子,怎么也得日落才能回来。这就给大家提供了一段完全自由的时间,哪怕是把屋顶给掀了,也得等到太阳下山,才挨得上打。
像这样高规格的、“领导人”之间的掰手腕比赛,可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资格参加的。葛壮壮和顾冬儿自然不用说,而其他的小伙伴儿里,便只有识字最多的田春生和村长的胖儿子彭坎有幸拿到了入场券。
这一天晴空万里,九月的风还没有变凉,顾秋儿牵着妹妹,哼着小曲儿,大摇大摆地敲响了雷家的木板门。
掰手腕这项运动,若说有两分是靠技巧,那至少有八分是靠力气。按理说,雷鸣毕竟是男孩子,力量必定要比女孩儿家强一些,自然是占了大便宜,可这主意却是顾秋儿自己出的。雷鸣和葛壮壮商议了半天,也想不通顾秋儿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能被动应战,以不变应万变。
葛壮壮给顾秋儿和顾冬儿开了门,而田春生和彭坎由于等待的时间太漫长,已经头靠着头打起了瞌睡。雷鸣一脚一个把两人踢醒,学着戏文里大人的样子,颇有老大风范地一摆手,对顾秋儿说道:“请坐!”
顾秋儿却不按套路出牌,笑得酒窝深深,说:“你请我坐,我就偏偏不坐。咱们来是分胜负的,可不是比客套的,闲话少说,这就开始吧!”
这话说得毫不客气,可算是大大驳了雷鸣的面子,要是换了旁人,都不用雷鸣动手,就要被葛壮壮先修理一顿了,可说这话的偏偏是顾秋儿。顾秋儿只是眨眨眼,笑一笑,雷鸣和葛壮壮的火爆脾气就仿佛被两个酒窝儿吸走了,怎么也发不出来。
雷鸣在心里默念几遍“好男不跟女斗”,对顾秋儿说:“开始就开始!他们几个是见证人,今日谁若是输了,就得心服口服,认对方做老大。”
顾冬儿抢着道:“谁反悔,谁是龟蛋!”
雷鸣郑重点头:“谁反悔,谁就是龟蛋!”
掰手腕所需场地不大,一张桌子即可。雷鸣和顾秋儿在方桌子前一边一个坐下,身后站着葛壮壮和顾冬儿。比赛还没开始,这两个跟班儿就已经剑拔弩张地互瞪了许久,把眼睛都瞪得酸了。
田春生扶着眼镜,彭坎鼓着腮帮,兴致勃勃地在一边呐喊助威,但显然都没想好究竟支持谁。或许谁赢谁输,对他们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场热闹可以看,而且以后终于不用再做两边倒的墙头草了。
P3-7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朋友,给我送来了三本书:《小英雄雷鸣》《小英雄鲁小花》《小英雄朱元宝》。
从书名上看,显然这是“小英雄”系列,我很诧异。说实在的,近些年来,这种醒目的标题已经不多见了。尤其知道这是个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我更感到意外和欣喜了。这个被小读者称为“诺米姐姐”的许诺晨,是个“80后”,她这样的作家介入战争题材儿童文学的写作,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是吸引我阅读其文字的主要原因。我看完了这三本书,有一些话想说说,就算是给这个系列写的序吧。
必须先说说英雄。
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不然就不会有辉煌的历史,也不可能存续下来。英雄是民族之魂。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个不乏英雄的民族。自古以来,戚继光荡平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冯子材驱逐法夷……历朝历代,英雄辈出。这些英雄,一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但这些年来,“英雄”在国人心中尤其是青少年心中渐行渐远,我们似乎无法接近英雄。我很想说的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英雄离我们远去了。我记得我少年时那个年代,虽然身处“文化大革命”之中,但英雄的教育从没有中止过。人人崇敬英雄,人人争做英雄。英雄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个中心话题。
如今的中国缺少英雄,这个时代又不太崇尚英雄。青少年现实生活的榜样已从雷锋、董存瑞、保尔·柯察金,变成了比尔·盖茨,变成了哈佛女孩,甚至变成了变形金刚和哈利·波特……你仔细想想,如果一个民族的后代不知道本民族的英雄,没有英雄意识,那这个民族就会没有了支撑,成为软绵的一代人,成为一个软弱的民族。
许诺晨是不是也有过英雄虚无化,然后英雄回归的心路历程,我不知道。但她能静下心来写这么一套“小英雄”系列的小说,我想,她应该是具有英雄情怀的。在她心里,英雄已经回归或者说英雄被重塑。她乐于把笔墨用到这方面来,为小读者写英雄的故事,我以为这很了不得。
许诺晨的“小英雄”系列,塑造了三个抗日小英雄的形象,他们分别是雷鸣、鲁小花、朱元宝。这当然是作者虚构的三个小英雄。我没有和作者交流过,但我想作者在小英雄的选择上,是有过思考的。雷鸣和朱元宝是乡村小英雄的代表,鲁小花则是城市小英雄的代表。也就是说,在八年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的城乡有无数少年英雄在战火中成长,他们在许诺晨的笔下被浓缩成了这三个少年。
《小英雄雷鸣》的故事元素是平常小读者常见的,送情报、搞侦察、打鬼子汉奸,还糅以地道战的元素,惊险是有的,对小英雄雷鸣的形象塑造也相得益彰。但我个人认为,如果能在情节细节上有所创新,借助太行山这么一个特殊的地理背景,可能会生发出更有吸引力、更生动、更感人的故事来。
相比之下,《小英雄鲁小花》和《小英雄朱元宝》这方面就做得十分到位。
尤其是《小英雄鲁小花》,背景选在上海这座大都市,故事发生在“淞沪战役”后日本占领时期。作家对人物的设置也很讲究。鲁小花是医生之女,杜柯却和帮会头目杜月笙有亲戚关系,这就把人物关系复杂化了。人物关系搭构得好,故事展开就得心应手。因此《小英雄鲁小花》的行文比《小英雄雷鸣》来得流畅,细节也出之自然并且新鲜感人。用这两个少年,把当时上海的一个青洪帮和一个属于上流社会的名医家庭扯入了叙事的篇目中。这个故事,我在过去的儿童相关题材的文本中没有读过,是有很开阔的叙事背景,很深刻的人物揭示,很新颖的主题开掘的好小说。
《小英雄朱元宝》开篇写听妈妈的“声音”,直到妈妈在广播里的“声音”消失,然后开始了找妈妈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人性的过程,战斗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这部小说的内容也打破了常规,选择了一个唱戏的主情节作为内核,其引出的那个“汉奸”人物是很新颖的。书中的另一人物陈素素有段话,我印象深刻:“记不记得我和你们说过,‘身不由己’和‘迫不得已’?其实,和他比起来,我们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不是吗?江彪和我自幼相识,他如今成了全河南人唾弃的汉奸,可我知道,他是为了什么。抛头颅、洒热血,不难,难的是顶着所有人的唾骂和不解,生活在鬼子的眼皮底下,做一个怀着中国心的‘汉奸’……”这个形象,在过去的同类儿童文学作品中是没有过的。
故事结尾,朱元宝的妈妈没有找到,但他走过了一段不平常的日子,在那些日子中成长。
总之,我觉得许诺晨的“小英雄”系列是很值得少年儿童一读的好书,也是我们当今在文学创作中英雄回归的一种春暖现象。我觉得在这一点上,三本书更是意义非常。
古往今来,英雄主义始终是一面旗帜,印刻着人类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塑造着高尚的生命和灵魂。英雄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与脊梁,支撑着民族的信心和力量,世界各民族都崇尚和歌唱自己的英雄。英雄形象的塑造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闪光点和制高点。一个个激动人心、催人奋进的英雄形象,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行。时代呼唤英雄,英雄代表着波澜壮阔的时代变革中最富于生命、最富于朝气的新生力量,衍生着时代的最强音。
国家一级作家、海口市作家协会主席 张品成
许诺晨的“小英雄”系列是很值得少年儿童一读的好书,也是我们当今在文学创作中英雄回归的一种春暖现象——意义非常。
——张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