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乌龟投资智慧(如何在投资中以弱胜强)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伍治坚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伍治坚编著的《小乌龟投资智慧(如何在投资中以弱胜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一个个深奥的理论:从投资者易犯的错误,到投资者需要知道的理论;从各类资产的介绍,到资产配置的组合,用了大量的案例与数据佐证,说得清楚明白,使读者洞若观火,非常符合证据主义的投资哲学。有的人写得出道理,翻开文章却艰涩难懂;有的人文采飞扬,仔细读来却内容空泛,而此书兼具两者的特色,自翻开扉页起,便让人欲罢不能,读完酣畅淋漓。自己在投资过程中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要不要择时而入?在中国这个市场到底应该用怎样的投资策略?在资产配置中应该从哪个角度切入思考?想必读完这本书之后读者的心中都会有自己的一个答案。

内容推荐

《小乌龟投资智慧(如何在投资中以弱胜强)》是作者伍治坚本人的经历能够站在全球的视角帮助解决国内投资者的现有问题。信息面窄,对投资方式了解程度的匮乏是很多个人投资者的痛点,作者将股票、债券、基金、大宗商品、对冲基金的投资历史、原因、回报与风险娓娓道来,对海外资产的配置也有翔实的叙述,甚至具体说明了如何在海外投资的实务指南,可谓“一书在手,天下我有”。对国内的个人投资者来说,通过阅读此书可以对海外资产配置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有益于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自己的资产配置,获得更稳健与高额的回报。

目录

第1部分 投资者最易犯的 3 大错误

第1章 错误一: 对自己的非理性认识不足

 1.1 投资者的不理性

 1.2 过度自信( Over confidence)

 1.3 可利用性偏见( Availability Bias)0

 1.4 处置效应( Disposition effect)0

 1.5 后视镜偏见( Rear-view Mirror Bias)

 1.6 锚定偏见( Anchoring)

 1.7 代表性偏差( Representative bias)

 1.8 克服自己的非理性偏见

第2章 错误二: 对投资成本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1 梅西的老板不好当

 2.2 基金经理和投资人的关系

 2.3 基金经理的收费结构

 2.4 真正的赢家

第3章 错误三:对长期坚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1 长期投资回报更加稳定

 3.2 聪明的投资者放弃择时

 3.3 坚持长期投资的关键:多元分散

3.3.1 塔木德的智慧

3.3.2 资产分散

3.3.3 市场分散

3.3.4 不可知的不确定风险

3.3.5 忽视多元分散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

第2部分 投资者必须了解的投资理论

第4章 市场有效性理论

 4.1 什么是市场有效性

 4.2 众人的智慧

 4.3 市场有效性的两条推论

 4.4 有效市场理论的实践应用

第5章 聪明贝塔理论

 5.1 金融领域中的阿尔法和贝塔

 5.2 聪明贝塔

5.2.1 聪明贝塔的理论基础

5.2.2 股票回报的风险因子

 5.3 因子指数和因子指数基金

5.3.1 因子指数

5.3.2 因子指数基金

5.3.3 因子指数基金回报

 5.4 对于因子投资的批评

第3部分 大类资产的投资策略

第6章 股票投资最佳策略

 6.1 弄明白为什么要买股票

 6.2 客观认识自己的选股能力

6.2.1 投资变赌博的11个典型症状

6.2.2 交易越多亏损越多

6.2.3 选股比你想象的难多了

 6.3 通过指数投资股票

 6.4 市值加权指数

 6.5 股票投资总结

第7章 债券投资策略

 7.1 世界债券市场

 7.2 无风险回报( Risk Free Rate)

 7.3 期限溢酬( Term Premium)

 7.4 信用利差( Credit Spread)

 7.5 通货膨胀

 7.6 多资产组合配置中的公司债券

7.6.1 反对投资公司债券的理由

7.6.2 公司债券历史回报分析

 7.7 债券投资总结

第8章 基金投资策略

 8.1 主动和被动投资

8.1.1 主动型投资者的投资活动

8.2.2 主动与被动投资者的异同

8.2.3 投资者情绪

 8.2 主动型基金面临的挑战

8.2.1 基金经理之间的零和博弈

8.2.2 主动型基金收费太高

 8.3 投资基金前一定要明白的基金公司小秘密

8.3.1 预测的困难之处

8.3.2 基金公司变成大超市

8.3.3 策略漂移问题

 8.4 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基金经理的技能

8.4.1 确认基金经理水平需要的统计数据

8.4.2 股神的故事

 8.5 聪明的投资者不选主动型基金

8.5.1 根据排名选基金靠谱么

8.5.2 幸存者偏差问题

8.5.3 专业机构会选经理么?

 8.6 分级基金

 8.7 如何聪明的选择智能投顾

8.7.1 什么是智能投顾

8.7.2 客户经理的价值

8.7.3 投资组合经理的价值

第9章 大宗商品投资策略

 9.1 大宗商品简介

 9.2 投资和投机的区别

 9.3 大宗商品不是投资

9.3.1 大宗商品本身不产生内在回报

9.3.2 大宗商品的风险溢价几乎为零

 9.4 大宗商品是投资

9.4.1 大宗商品期货回报更高

9.4.2 大宗商品期货的风险溢价比较高

9.4.3 大宗商品抗通胀

 9.5 大宗商品总结

第10章 对冲基金投资

 10.1 为什么要投资对冲基金?

10.1.1 对冲基金历史回报分析

10.1.2 对冲基金回报指数的缺点

10.1.3 对冲基金案例

10.1.4 对冲基金是否提供不相关回报

10.1.5 大型机构不再投资对冲基金

 10.2 对冲基金策略

10.2.1 对冲股票策略(Equity Long Short)

10.2.2 期货交易策略(Managed Future/CTA)

10.2.3 相对价值策略(Relative Value)

10.2.4 宏观策略(Macro Strategy)

 10.3 投资对冲基金的陷阱

10.3.1 光环效应

10.3.2 关门打狗(Gating)

10.3.3 估值中的魔术 (Magic in Valuation)

10.3.4 三年后还是条好汉

10.3.5 欺诈

第4部分 资产配置策略详解

第11章 大类资产的特点和风险

 11.1 现金

 11.2 股票

 11.3 债券

 11.4 防通胀国债( TIPS)

 11.5 房地产

 11.6 股票和债券组合

第12章 在全球范围进行资产配置

 12.1 全球资产配置的逻辑

12.1.1 现金

12.1.2 国债

12.2 指数基金( ETF)

12.2.2 ETF 的结构

12.2.3 ETF 和股票的区别

 12.2 筛选指数基金的方法

12.2.1 五福资本指数基金筛选程序

12.2.2 如何筛选标准普尔 500 指数ETF

12.2.3 预扣税的影响

 12.3 多资产全球配置

12.3.1 根据风险对资产分类

12.3.2 根据风险进行资产配置

12.3.3 根据自身来配置的投资策略(五福配置5号、 10号和20号)

 12.4 资产再平衡和现金再投资

12.4.1 资产配置再平衡

12.4.2 现金再投资

12.4.3 历史回测业绩

致谢

试读章节

8.7.3投资组合经理的价值

说完了客户经理,让我们再来说说上文提到的第二个投顾的组成部分:投资经理的价值。

说到底,智能投顾要想给客户创造价值,他们就需要证明智能投顾提供的理财计划的回报比投资经理为客户创造的回报更好。从客户角度来看,即使投资经理收费更高,但是只要该经理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那么客户也不介意支付更高的费用。那么智能投顾能否做到这一点呢?

智能投顾能够做到帮客户提高回报,基于两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如果这两个理论基础不够坚实,那么智能投顾就会面临非常大的问题。

·市场有效性:至少在大部分时问和情况下,市场是有效的,因此市场很难被战胜,所以购买并持有低成本的被动型指数基金对于投资者来说更为划算。

·投资组合是可以优化的:这个理论基础源于诺贝尔奖得主马尔科维奇的贡献。马尔科维奇提出的现代金融理论(Modem Portfolio Theory)指出,在投资者的资产组合中加入不同的新的资产,可以扩大其有效可能性边界,从而在不影响回报的前提下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如果大家去百度一些国内的智能投顾的网站,就会发现很多智能投顾都会援引这个马尔科维奇理论来作为他们确定投资组合的理论基础。

下面我们来说说这两个理论基石。

1.理论基石1一市场有效性

首先是市场有效性。这一条理论要求:

(1)智能投顾需要在最有效的市场里进行投资。从理论上来说,这个市场应该包括全球所有市场,即发达国家加上发展中国家,和所有资产类型,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等大类资产。大致来讲,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相对来讲要比发展中国家更有效。

所以如果智能投顾只投资发展中国家(比如只投资中国),而忽略发达国家,那就完全是掩耳盗铃,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了。同时,要达到智能投顾代替并且战胜投资经理的目的,找到低成本高质量的指数基金是关键。目前中国国内符合这个要求的指数基金非常有限,这就意味着一个好的智能投顾,一定要放眼全球,挑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好的指数基金品种。

(2)如果智能投顾是基于市场有效性理论给客户设计最佳的投资组合,那么智能投顾就一定要百分百被动,完全没有人为干预。智能投顾的一大目的是取代投资经理(即用机器代替人)。如果在智能投顾中也有人为干扰因素,那么这就违背了一开始智能投顾的初衷了。

市场上有不少智能投顾,他们的投资方式是机器和人相结合。在管理层认为市场有效时,他们诉诸于机器理财,而在管理层认为“市场无效”时,管理层又开始自作主张改变投资者的资产组合。这种做法其实就是挂羊头卖狗肉,新瓶装老酒。因为那个投资经理并没有被替代掉,只不过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时候管一下,有时候又放手不管,简直比传统的投资经理模式还要糟糕很多。

要做到百分百被动的投资,智能投顾需要保证它挑选的那些投资品也完全被动,这就决定了真正的智能投顾只能选符合一定标准的指数基金。有一些智能投顾,在资产配置上用机器来定大类资产的权重。但是到了底层,选的都是有基金经理管理的主动型基金,这就又犯了用挂羊头卖狗肉的手段来忽悠投资者的毛病了。首先主动型基金的费用相对来说都比较高,违背了一开始智能投顾通过低成本为投资者省费用的初衷。其次智能投顾踢掉了上文提到的投资经理,却又雇佣了其他基金经理,真是左手倒右手,到最后就是变相的卖给投资者一个类似于四不像的组合基金(Fund offunds)。

2.理论基石2一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下面再说说智能投顾经常宣传的马尔科维奇的投资组合优化理论。

马尔科维奇提出的创造性的资产组合优化理论,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即资产的回报和风险(波动率)是已知的。通俗地讲,如果我们已经知道了一只股票(比如中石油)比另一只股票(比如工商银行)回报更高,风险(回报的方差)更小,那么我们就应该把更多的钱投资于中石油上,同时减少在工商银行上的投资。

但问题是我们不是算命先生,看不到那么远的未来,所以我们就需要去估计这些资产的(期望)回报和(期望)风险。那么我们的金融从业者是如何去估计的呢?答案就是:靠历史数据外加猜。

比如很多投资顾问会告诉我们投资者,在你的投资组合中加入一个××债券,根据马尔科维奇的金融理论,可以提高你的投资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Riskadjusted retum)。那么他是从哪里得出这个结论的呢?有些人靠的是该资产过去的历史回报,而有些更离谱的则完全是凭自己的感觉。

如果靠资产的历史回报去预测未来,就会产生这个问题:过去的历史是否足够并且可靠?过去的历史对未来的预测准确度有多高?

比如我问大家:阿里巴巴股票在2014年9月上市时,该股票的风险调整后收益(Risk amusted return)是多少?这个问题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没人知道答案。阿里巴巴这只股票在2014年9月份之前没有公开交易的价格历史,我们也无从知道它在上市前的非公开的股票交易价格历史,怎么可能知道其风险调整后收益?所以大家只能猜,比如找一支类似的股票,或者行业平均值来估计,然后用那个估计值去优化投资者的投资组合。P152-154

序言

投资老手学到新东西

作为一名大学商学院的教授,我对自己的投资能力一向充满自信。在我看来,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投资类书籍,都和地摊文学差不多,完全达不到我们学术界对于严谨研究文献的要求,最多只能糊弄一下那些炒股大妈。因此当伍治坚一开始向我推荐他写的这本书时,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甚至觉得自己根本不需要看这本书。

但后来我粗粗翻了本书的第1章,投资者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对自己的非理性认识不足之后,开始渐渐被这本书吸引。我发现,原来自己也会经常受书中提到的那些常见的行为学偏见,比如过度自信、锚定偏见和代表性偏差的影响。在我过去的投资经历中,自己会时不时堕入非理性的陷阱,而最要命的是我对这些行为还浑然不觉。

本书接下来的第2章,投资者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二:对投资成本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再次让我产生深思。在挑选市场上的基金购买时,我的思路一向是选择那些名气最响、牌子最大,历史业绩最佳的基金经理,我从来没有对于这些基金的收费有太多的关心。而在本书的第2章,治坚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令人信服地证明了投资成本的重要性。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他们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努力降低投资成本,而不是去寻找什么明星基金经理。

在治坚和大家分享了投资者最容易犯的三个投资错误之后,他在书中向读者们介绍了一些非常重要的金融理论,比如市场有效性理论。市场有效性理论在中国并不很受欢迎,可能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很多人都受“过度自信”的行为学偏见影响,觉得自己有能力战胜市场。其次在大家的传统印象中,中国不像美国,市场有效性不如美国那么强。

在如今中国的金融投资市场,有大约3,000多家公募基金,外加2万多家私募基金,因此即使中国市场不如美国那么有效,它也可能比大多数人想象中的要更加有效。治坚这本书的这几个理论章节再一次适时地提醒了我们牢记投资经典理论,防止自己堕入“瞎投资”陷阱的重要性。

在接下来的几个章节中,治坚介绍了一些主要大类资产的概念、历史回报和主要风险。最后,治坚将这些不同的资产组合起来,向读者介绍了海外资产配置的逻辑和方法。在我看来,这最后几章循序渐进,条理清晰,并且对于越来越多有兴趣做海外资产配置的朋友提供了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如果你有进行海外资产配置的想法,但感觉无从下手,那么这本书就是你的入门读物。

治坚的这本书让我这个投资老手也学到一些新东西,在此恭喜治坚。

——吕文珍【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营销系,李白(James Riady)讲席教授,亚洲经济商务中心主任】

书评(媒体评论)

在如今中国的金融投资市场,有大约3,000多家公募基金,外加20,000多家私募基金,因此即使中国市场不如美国市场那么有效,它也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更加有效。治坚这本书再一次适时地提醒我们牢记投资中的经典理论,防止自己坠入“瞎投资”陷阱。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营销系,李白(Janles Riady)讲席教授亚洲经济商务中心主任,吕文珍

“是时候考虑海外资产的配置了!”这已经成为中国中产家庭和高净值人士的共识。然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伍治坚先生所著《小乌龟投资智慧:如何在投资中以弱胜强》就是一本让大家做好海外资产配置准备工作的必读书。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创业研究中心主任,马旭飞

作为一个前审计师,一个前上市公司CFO、资深投资者,读完这本书也有颇多感悟。那些投资者易犯的错误正是我曾经犯过或现在仍明知故犯的。书中引用大量的证据表明个人投资者试图通过择时择股等主动投资策略来战胜市场而到头来仍然跑输指数,这很让人绝望但又无法拿出相反的证据进行反驳。也许在我们彻底放弃主动投资之前,通过阅读本书获得启发,引入一些资产配置,长线持有,多元分散及再平衡等理念到个人的投资体系,可以提高一点以弱胜强的概率。

资深投资人,童思侃

当下的中国经济,究竟是1980年的日本,还是1989年的日本,也许我们谁也不知道。但是,各位聪明谨慎的投资者需要冷静分析。掌握大众心理,领先大众一步,这本书正是拨开云雾的起点。

香港理工大学管理及市场学系副教授,刘武

诺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的研究说人有两个系统,系统1负责直觉和快速决策,而系统2负责监督和理性。伍治坚先生的这本《小乌龟投资智慧:如何在投资中以弱胜强》可以帮你的大脑建立投资领域的系统2,使你在投资中克服小样本偏见,避免随波逐流,看破投资决策中的各种陷阱。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陈熹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9: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