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专家周运清、心理学专家郑晓边“全国高校教学能手”雷五明联合推荐!
《走在追光的路上——一名女警察的妈妈手记》作者贾俊以警察与母亲的视角,讲述高墙内迷途青少年的真实故事。
如果你是父母,你听到的不仅是故事,更是让孩子远离歧途的忠告;如果你是孩子,你读到的不仅是教训。更是对未来人生的思考;如果你是警察,你看到的不仅是工作。更是自己不断成长的影子。
| 书名 | 走在追光的路上--一名女警察的妈妈手记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贾俊 |
| 出版社 |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社会学专家周运清、心理学专家郑晓边“全国高校教学能手”雷五明联合推荐! 《走在追光的路上——一名女警察的妈妈手记》作者贾俊以警察与母亲的视角,讲述高墙内迷途青少年的真实故事。 如果你是父母,你听到的不仅是故事,更是让孩子远离歧途的忠告;如果你是孩子,你读到的不仅是教训。更是对未来人生的思考;如果你是警察,你看到的不仅是工作。更是自己不断成长的影子。 内容推荐 贾俊著的《走在追光的路上——一名女警察的妈妈手记》是以一个女民警在工作中以特殊“妈妈”的身份,与所管理的未成年戒毒人员结成高墙内的“母子”,用一个母亲的目光看待这些走入歧途的孩子,用一个母亲的细腻情感体会孩子内心的苦与乐,用一个母亲的情怀陪伴他们在高墙内的成长。本书真实地记录了女警察与孩子之间发生的真实故事,以及所思所想,有感情的真情流露,也有理性的反思和自省,在记录中她发现了真实的自己,感受到了孩子们带给自己的静默成长,母爱不仅仅是母亲爱自己的孩子,也是用母亲的情怀对待生活和生命。 目录 第一辑 妈妈的味道 引言 初见幅 备战 孩子,别哭 母亲节 如何做个好爸爸 妈妈的味道 因为妈妈而快乐 别让孩子在雨夜孤独地睡去 网购如此艰难 忙碌的一天 快乐的“六一” 只是微笑 寻找失去的母爱 换个角度看世界 父亲节前给金凯的信 沉默 无声流淌的母爱 情感归属于江湖 雾霾后的蓝天白云 无语 痛苦的反思 第一次缺席“爱心妈妈”活动 看色情书,谁之过 我焦虑了吗 孩子需要母亲不仅仅是为了享受母爱 让心再自由些 有爱,家可以没有四壁 我们像父母了吗 做妈妈要有社会责任心 予我长袖,我必善舞 铺一条通向内心的小路 谢谢你的“爱” 推荐你所喜欢的,允许他不喜欢 冰川时代和他的童年时代 和“妈妈”说说自己的心事 舞台上站着的是“妈妈” 敬佩他们和他们的一种生活 哪怕只是给他一种感觉 送自己一朵玫瑰花 行走在城市高空的剪影 给金凯的一封信 语言表达是一种方法,不用语言也是一种方法 让他们学会从有益的事情中获得快乐 幸福感 为理想哭泣 深深的不安 善良的种子发芽了 他的愿望实现了 一生的第一次拥抱 母亲是一种收获 母爱不只是母亲的专利 打开自己的思维,带孩子去看更宽广的世界 尊重从什么地方开始 脱去“外套”,看见内心 “说客”的终结 我叫张忠翔,我要做到最好 蜕变 爱的不同表达 努力的结果让我明白要更努力 茫然 若过往不能重来,不如书写未来 孩子的不幸是这个世界的悲哀 孩子们都要考试,只是考题不一样 重症监护室的孩子 叩开心门的钥匙是真诚 圣诞的愿望 下雪了 妈妈无敌 三个要求 完成一份心愿真的不容易 受伤了 我的生日 单曲的歌碟诞生了 我的苦闷日 因为他是我的孩子 你是我的妈妈 第二辑 重觅生命里的美与善 引言 不如期望的相见 母亲节意外的收获 再次的意外惊喜 从索取到付出 日行一善 附录1 “戒毒青年”角色矫正机制研究——基于戒毒青年JH的矫治经历 附录2 走在追光的路上——襄阳回访之行手记 后记 因为遇见,所以感谢 试读章节 这样的环境多年来身处其中,这样的面庞看了不知多少遍,而今天再进入,已不似从前。 从十八岁步人这特殊的环境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我当过管教民警、心理咨询师、老师,与失足少年结下了不解之缘,曾经为他们的年少无知而惋惜,曾经为他们的坎坷经历而心痛,曾经为他们的思想转变而用尽心思,与他们有过共同的欢笑,共同的成长,共同的记忆,而此刻站在这儿的不再仅仅是一位师者,因为我已成为一名母亲,并且成为“爱心妈妈”中的一员。 还是这群特殊孩子的面庞,如今看来更让人痛入胸口,那种痛不是用惋惜便可以描述,不是用语言便可以表达,不是用明确的词语便可以形容,只觉得自己的眼泪要强忍才能不落下,要何等的心血才能让一个小小婴儿长成如此这般的强壮,这样的成长要多少个日夜的期盼?而只是一不小心,就这样在成长的路上跌倒,我想他们母亲心中的痛比我此时要痛上百倍,虽然我已觉得自己能够感同身受,也许事实上我无论如何都不能完全明了他们母亲心中的累累伤痕。 他们的母亲此时因高墙相隔不能陪伴他们成长,他们的母亲此时可能远赴异地为生存辛苦劳作,他们的母亲也许迫不得已离家出走而音信全无,他们的母亲甚至可能已离开人世,只能在天堂看着孩子,因为他们的母亲有种种的痛苦和无奈,于是孩子便有了种种的不幸。 我有幸成为一名“爱心妈妈”,却不敢让孩子们以“爱心妈妈”来称呼自己,用爱心去对待这群特殊的孩子是我应尽的本职,因此不想冠以“爱心”,而“妈妈”二字更是不敢让孩子们随便叫出口,。。妈妈,,是多么特别的一个称呼,虽然简单,简单到牙牙学语的婴儿便可以叫出来,而对于一个人来说,尽管一生之中有很多东西可以复制,可以变更,而妈妈在心中却永远是无可替代,永远不可忘怀,永远值得我们去爱、去尊敬的,所以我更希望他们叫我“老师”,而把“妈妈”这饱含爱意的呼唤留给他们自己的妈妈。 他们的妈妈不在身边,我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有什么是我能够代他们的妈妈做的?有什么是我可以帮他们的妈妈弥补的?有什么是我比他们的妈妈更有条件做的?我要做些什么才会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我要做些什么才能让他们此时和今后都有获益?从他们身边离开后,这些问题让我陷入了沉思…… 我想我能做一粒爱的种子,让他们感受爱,从而爱自己,爱身边的人,爱生活,收获爱并付出自己的爱。 我想我能做一粒快乐的种子,让他们感受快乐,从而以快乐的心态面对人生,面对挫折,面对让他们气馁和沮丧的一切。 我想我能做一粒知识的种子,让他们看到知识如何带来不一样的生活,知识如何改变命运,知识如何让内心变得更强大。 我想我能做一粒思想的种子,让他们用与之前不一样的角度看看这世界,换个角度来思考一切,让他们发现更宽阔的世界。 我想虽然我能做的有限,但仍可以很多,生活上的关心只是一种最简单、最基础的表达,我要做的是交流、沟通、理解、分析、引导,共同学习、共同分享、共同成长,从心理和思想上去给予、去影响、去改变,寓教于潜移默化,寓教于润物无声。 笔书于此,移目窗外,院里已是繁花盛开,心中突然飘过那首齐豫的《梦田》: 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 一颗呀一颗种子 是我心里的一亩田 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种李种春风 开尽梨花春又来 是啊,和暖的春风定会催生萌芽的种子,明媚的春光定会催开待绽的花朵,只要有种子、有春天,便可静待春色满园! P5-7 序言 妈妈常有,专业的警花妈妈不常有 妈妈、孩子、爱心妈妈、违法青少年、手记、美丽重生,关键词不多,文笔少华丽,故事不复杂,情节也无跌宕起伏,初稿甚至还有一些错别字,记叙为主,偶尔议论,间歇抒情,既有引用也有链接,还夹杂着一些自我袒露和家庭背景介绍,但读下来仍然能感动人,不是因为善,不是因为美,而是因为真。真人、真事、真情、真爱、真改变、真成长,一切都是真的。 学校的大门越大,未戒所(“未成年人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简称)的大门就越小;家庭越完整和谐,未戒所就越冷清。学校教育不可能完美无瑕,家庭教育也一样,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常态,也是人生发展的常态,问题青少年、问题家庭、违法犯罪青少年、吸毒青少年,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也还会有,中国有,外国也有。不能杜绝,唯有压降!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家庭是社会的“镜子”,监所是学校,学校也是监所。人的改造与回归是古今中外的共同难题,是制度,是科学,是技术,更是艺术,需要不断探索与创新。毋庸置疑,“爱心妈妈”是一种创新,让中年管教女民警与失足青少年结对帮扶,弥补监所内亲子关系的不足。 作者贾俊的所作所为谈不上壮举,也不罕见,毕竟还有大量的民警奋斗在教育矫治工作的第一线,但她的用心良苦、用情深切让人钦佩。她能把所学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法学、逻辑学、文学、佛学、艺术学、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相关知识运用于违法青少年金凯的教导之中,难能可贵,虽然显示不出有多么深厚的理论功底,但足见她的聪慧与专业精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工作到职业,从职业到事业,人业、乐业、敬业,值得广大管教民警学习。从当年4月20日到次年2月15日,延续了十个月,看起来时间不长,但把每周的“会见”坚持下来不容易,把交往过程和真情实感坚持记录下来不容易,在工作和记录中不断深入思考、不断提升自己更不容易,更何况作者还是一位哺乳期母亲,自己家里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这就非常非常需要毅力了,特别容易使人联想起“儿童心理学”之父普莱尔,这一职业精神值得各行各业学习,也值得我本人学习。 区区一袋自制饼干并不值多少钱,但众所周知,用钱能搞定的事情压根就不是难事情,所以这一袋饼干异常值钱,更何况它是“全家总动员”的产物,凝聚着一家老小的情愫和心血,加上有弥补“六一”儿童节之创意,以致很快地拉近了金凯与“爱心妈妈”的距离。教小学文化的金凯读书、写作文、讲故事已属不易,教会他运用逻辑思维自我质辩、教会他换位思考学会谅解和感恩就更难了,教会他人际沟通与人际交往技巧和培养他初步具备理性平和的心态则难上加难,但作为戒毒矫治系统的资深心理咨询师,贾俊做到了,因为她深知,共情、共鸣、共振,三者可以相互作用。 管不难,教很难;教不难,心理咨询很难;心理咨询不难,生涯辅导最难;防备一个管教对象不难,信任一个管教对象极难!生涯辅导的过程是辅导师以自己一个真实的生命在心理上体验另一个生命,协助其达到自我矫正、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既不是单纯的认知过程,也不是单纯的情感过程,更不是单纯的行为养成过程,而是辅导师全部人格与身心投入的过程,它是生命与生命的沟通,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智慧对智慧的启迪。社会多么需要更多的监所管教干警成为生涯辅导师啊! 金凯是不幸的,两岁不到妈妈就离开了他,在几乎没有母爱的环境中长大,以致人格部分扭曲;他又是幸运的,生活在一个好时代,遇到了很多好人,爸爸、后妈、爷爷、奶奶以及众多管教民警,都是好人,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爱心妈妈”贾俊!金凯的本质并不坏,很多违法青少年也一样,他们也是父母的“心头肉”,浪子回头金不换,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爱是最好的礼物,赞赏是最好的方法。 希望有专业精神的“爱心妈妈”越来越多! 希望迷途的孩子们都早日回归社会,“美丽重生”! 武汉理工大学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研究所所长 雷五明 2017年6月5日于马房山 后记 因为遇见,所以感谢 说实话,在这一刻我都不能确定这算不算一本书,在我的心里,书是可以教会人知识、带给人智慧的,而我写的只是琐碎的生活,记录的是日复一日单调的工作,文字平淡,词语没什么修饰,说的都是大白话,有些思考也未必正确,但即使是这样,我还是鼓足了勇气,希望这些文字以这种形式让更多的人看见,这勇气不是来自于我的内心,而是在这个过程中遇见的你们。 谢谢武汉大学的周运清老师,在我们谋面之前,他先见到了我的文字,他说他很受“教育”,有什么需要尽管向他提。当邀请他为我做序时,这位知名的专家却说他只愿意写出他的“学习体会”,于是我们成了微信好友,看见他忙于在各地讲学,无一日空闲,正如他在朋友圈里曾写的:“上午在神农架讲课,一路上我在想,我去过神农架五次,可能这次是我一生的最后一次了,虽然这里发展得很好,年年都想去看一看,可是人老啦!能走吧,没时间;不能走了吧,又去不了啦!今天早上还自拍了几张照片,留个纪念。”看完后,我不禁潸然泪下,特别自责,老师年纪大了,各地讲学如此忙碌,还要花时间读我写的文字,老师一生读过无数文章,我料想自己写的是最差的,可是他一直用“学习”来谦虚地表达,鼓励我对自己的作品增强信心。老师特别希望这些文字让更多的父母看到,在教育孩子时给他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反思。 感谢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郑晓边教授的审阅和指导。从20世纪90年代我从事心理咨询开始,他就一直指导我,对我的工作提供了很多支持和帮助。在看到我的文稿后,他及时在群里发消息:《走在追光的路上》超越了“斯坦福监狱实验”,女警官用母爱转化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案例让教育者与全社会思考,心灵沟通胜于说教,灵魂改造需要亲情动力,职业压力可以变成责任操守,人生发展期盼心理教育,与广大民警、老师、家长共勉。老师常常激励我要相信自己,把心理咨询工作做得更好,给我的职业生涯提供了“动力”和“营养”。 谢谢武汉理工大学的雷五明老师,他是一位我在网上“淘”到的老师。我所在的湖北省未成年人强制隔离戒毒所有一个“春蕾讲堂”,每月邀请专家学者来所讲座,相当于高墙内的“百家讲坛”,我是该讲堂的策划人,每一次讲座都由我来策划主题、联系老师,久闻雷老师大名,便想请他来讲座,苦于无法联系他,便在网上搜索到了他的微博,在他的微博上“厚着脸皮”留言,邀请他来所为戒毒学员讲课,他欣然前来,于是有缘见到了雷老师的“真人”。他看了我的手稿后,主动认下了写序的“任务”。他也是一个大忙人,要奔赴各地讲课,且恰逢学生论文答辩期,序没能按之前预定的时间写完。看他忙得两脚不落地,我于心不忍,便给他发信息:老师您太忙,要不不写序了,估计读者廖廖无几,写序与否都改变不了这种状况。可雷老师回复:“一定要写,坚决要完成‘任务’,你要好好研究心理咨询和教育工作,立志成为系统内的‘首席专家’。” 谢谢华中师范大学的梅志罡老师,给他发送这些文字时,我不敢说是自己写的,因为怕写得不好,而他可能会碍于面子不说,只告诉他这是同事写的,请他看看。他看完以后说:“我越读越觉得这是你写的,很受感动,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文字,不但看见你的所思所想,还要看到这些文字背后的深意,我想在一些篇章后面加上点评,让看的人不只有感动,还有理性的思考。”于是我的文中出现了“梅有话说”版块,梅老师便是“梅有话说”的作者。 谢谢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的编辑楼燕芳老师,通过对文字的深深理解,我们成为朋友,那一刻我才知道,文字真的可以被另一颗心灵体味,而且就像是理解自己一样。 谢谢我的儿子悠悠,因为他的到来,成为母亲的我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 生活中有很多遇见,因为这些遇见,我成为了不一样的自己,如果没有遇见这些老师,如果没有他们的肯定和鼓励,这些文字仍然只是一个电脑里的压缩文件,此时不会被您看见。 最后要谢谢您,当您的目光在这一刻投向这里,当您读到这行文字时,您的支持和鼓励我也感受到了,谢谢生活让我与您遇见,谢谢您用宝贵的时间与我分享生活。 因为遇见,所以感谢! 书评(媒体评论) 本手记出自一位做了妈妈的警察,书写了一位女警察的角色自觉。读着感人肺腑的故事,大爱在字里行间流淌,思想在高墙内闪光。本书警醒人们,每一个问题孩子的后面,都有一个问题父母或者问题家庭。孩子是天赐瑰宝,为人父母,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要担起爱与教的责任来,经营温馨的家,传递正能量,让孩子健康成长。 ——周运清,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 本书超越了“斯坦福监狱实验”,女警官用母爱转化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案例让教育者与全社会思考,心灵沟通胜于说教,灵魂改造需要亲情动力,职业压力可以变成责任操守,人生发展期盼心理教育,与广大民警、老师、家长共勉。 ——郑晓边,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