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自我成长的力量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丛非从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你发现了某个人的某个问题,你的助人情结就会泛滥,很想改变他。最常见的就是:你想把他从一个自我否定、消极、自卑的人变成一个勤奋、积极、自信的人。也就是把一个负能量的人变得正能量起来。

当他配合你的时候,你还是有点得意的。但是更多时候你会经受挫败,当他开始说:

这些道理我都知道,但我就是做不到啊;

我知道很多改变的方法,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啊;

我知道我的问题,但我就是改不了,甚至并不想改啊。

然后你爱莫能助地望着他:既然你不想改,那我也没办法。

最后弄得他很挫败,不仅原来的问题毫无减轻,还伴随产生很多自责和无奈。

即使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这种挫败感。知道的道理越多,越发现自己的问题,越是沮丧。在我们的课上就经常出现这样的人:

我知道人通过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我要积极上进、勤奋精进,不要拖拖拉拉。可是我总是消极悲观,做不到积极努力,我就很挫败,责怪自己为什么这么不争气,最后还是做不到。

我知道人应该自信、阳光、外向、充满正能量,于是每当我开始抑郁,我就同时开始了焦虑,满满的负能量。

我还知道人应该每天跑步锻炼身体,每天23点前睡7点前起会有利于一天的效率,于是每天早上床不愿意放我走的时候,我就痛骂它。我知道人不应该发脾气、暴躁、情绪化,可是我从来不曾控制住半分。我知道人要节制,知道人要礼貌,知道人要宽容,我知道的有很多,可我从来没做到。

很多时候,当你想强迫自己改变的时候,反而变得更差了。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

当我听到了“知道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理解是:那是你知道得还不够多。因为你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不知道如何打破僵局,不知道自己被固定思维局限。人在感受到自己无知的时候,恰恰才是“知道了很多道理”的时候。

那么,我们不知道的是什么?

反压迫是大自然和我们的规律。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自我有压迫,自我就有反抗。意识有压迫,潜意识就会反抗。强迫自己变得自信、外向、勤奋、好脾气,潜意识就会以更加自卑、封闭、懒惰、暴脾气来反抗。

反抗的意义是非常积极的,我们通过反抗来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证明自己是个独立的存在者,以不被他人所吞噬。

实际上压迫我们的不是自己,而是我们认同了的文化、环境和教育。

我们的意识认同了外在给我们的教育: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该的,什么是不该的。我们不断被植入暗示:一个勤奋的、阳光的、开朗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更容易被爱被接受,所以我们的意识要强迫自己变成那样,它企图通过内化外在的标准,从外到里对我们进行强迫改造。

可是潜意识不干:我这样好好的,凭什么你让我改我就改,我这样了几十年,舒服着呢。我要是改了,我就成了你的傀儡了,我还是我吗?

这种暗示无处不在,比如你妈每次都跟你说:要注意安全,要注意安全,要注意安全。直到你烦到不想再听,问题就开始出现了。你的意识已经同意了它,但你的潜意识却开始了反抗:我如果真的注意安全了,岂不被你们控制了?所以如果你愿意观察,你就会发现:不断给自己或被他人强调要注意安全的人,安全指数是最低的。

变成一个外向、勤奋的人,被称为正能量,社会的确更喜欢这样的人,但那绝不是要求来的。正能量是一个结果,而不是过程。你想变成一个正能量的人,或者想改变自己,绝不是强迫自己去做些什么,而是去问问自己:

当我做不到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有什么卡住了吗?我可以做怎样的疏通,来让自己做到呢?

比如说健康的人是讨人喜欢的,但你不能因此要求自己健康、健康、健康,然后就强迫自己健康。你要做的是检查自己,营养出了问题就调营养,生活规律出了问题就调生活规律,器官出了问题就去调器官。想改变是对自己的不接纳和排斥。

我们对于无条件的爱有着天生的需求,因此潜意识就有一个疑问:如果我不好了,你们还会爱我吗?不会是吗?所以我不能改。我改了你们爱我很正常,我拿什么来证明我是被爱的。

我知道我任性、懒惰、消极、负能量满满,可我内心深处真不想改,改太累了。改是怎么累的呢?改的意思是:

我不喜欢现在的自己,我要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我不喜欢现在的自己,所以我要改。

我不喜欢现在的自己,所以我要改。

我不喜欢现在的自己,所以我要改。

当我重复至少3遍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你真的要这么讨厌现在的自己吗?以至于想自己的这些面向从此消失,不再回来。不再消极、不再懒惰、不再任性。你真的要对自己如此苛刻吗?要这么不爱自己,排斥自己?

强迫自己改变,是因为我不喜欢现在的自己;不想改变,则是我需要你们来喜欢这样的我。也就是我的内心深处,有着这样的呐喊:

我渴望你们接纳我所不能接纳的自己。

然而你不能接纳自己,如此地想改变,也并非一件好事。从心理学上说,任何特质,都是两面的存在。人的消极和积极一样多,勤奋和懒惰一样多,对于一面的执着,就是对另外一面的压抑。一个对外善良的人,容易对内苛刻。一个白天阳光的人,晚上容易抑郁。如果你充满了正能量,那么,你的负能量哪去了呢?

你不允许它出来,它就被压抑。它被压抑,就会不停地涌动,想各种办法出来。也就是压抑越厉害,内耗越大,直到你崩溃,再也压不住,就成了:

我,知道。但,我做不到。不是不想做,是没有力气做。力气已经全部用到了排斥自己、自我压抑了。

P2-5

目录

如何充满正能量,勤奋积极又阳光

是啊,他就是不爱你了

从心理学看“异性之间有纯洁的友谊吗?”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别瞎扯了好吗

世上并没有性格这玩意,只有压力下的应对模式

我想爱你所不能爱的自己

理解一个人,就是把他放到他的背景里去

我为什么有时候不回你消息?

是内耗让你活得特别累

妈妈是怎么“杀死”你的

你这么要强,一定没人好好宠过你吧

对不起,我必须反驳你

总有那么些时候,感觉自己一无所有

这么在乎钱,你一定很穷吧

如何做一个负能量爆棚的人

并不是做错了才要去道歉

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我就是喜欢你对我发脾气时的样子

情绪化是一种什么化

不回应是对一个人付出的扼杀

你以为优秀了就被别人喜欢了?

脾气暴躁是怎么回事

我为什么有时候难以赞美别人?

是什么让我们沉浸在情绪里难以自拔?

有些人,一生都没有过家

别人不理解你很正常,一定是因为你有问题

辛苦擦地板的你是否应该包容跷脚看电视的他?

我期待你别再总是害怕伤害我

你是否也经常感到焦虑与纠结?

批评是一种索取,表扬是一种付出

为什么别人的否定和指责会让你受伤?

需要别人是一种能力

自尊心强是因为太自卑了

忍耐与情境:人长大了是要憋得住尿的

如何假装自己优秀

如何走进别人心里,以安慰他人

把我的脆弱交给你——如何做真实的自己

为何我们意识里在追求优秀,潜意识却在阻止自己优秀?

你没有被随时看见,但你值得被看见

他拒绝或否定你,有时候是因为他眼瞎

成功的恋人和成功的父母是一样的

成熟即背叛

关怀强迫症:不是所有的“对一个人好”都叫爱

在亲密关系中做个成年人

能吵架的关系才是健康的关系

序言

察觉即改变

2015年,我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低落期,焦虑抑郁到没办法上班,只能回家休息。吃药,见咨询师,自己也看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但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家人和我自己都很着急。我也特别想要快些好起来,但就是没有办法。后来我知道,很努力地想要越来越好,这本身就是个问题。我曾很努力地要强上进、追求完美、拼命加班、只争朝夕,然后就很累很紧张很不开心。于是身体报警了:你需要回家去休息。

也就是在那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了丛的文章,然后通过文章追到了丛的公号,后来又上了丛的萨提亚工作坊和每周的冰山网课。时间真快,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了。这一年里,在丛的文字和课程的陪伴下,我看到自己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不是突飞猛进的,而是一点一滴的。焦虑缓解了,不再那么容易紧张,可以自在地放松下来了;容易开心了,眉头紧锁的时候少了,只为生活中细碎的小事就会笑开了花;愿意敞开了,不再习惯性地与他人保持着距离、保护着自己,而是活得更加真实,还收获了好多同样追求心灵自由和自我成长的朋友,可以互相陪伴和支持,可以彼此敞开和开怼。

于是我发现,原来生活可以那么轻松快乐。原来不是要完美要优秀才会被爱,只要真实地做自己,也是被接纳被喜欢的;原来不用刻意节食、强迫运动、打卡逼自己,也可以顺其自然变得瘦瘦美美的。相由心生是真的。我看到了美好的自己,也越来越喜欢自己。而且我还惊喜地发现,身边喜欢我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呢。心中有爱,处处花开,我想是我心中的爱变多了吧。我真的开始相信并且能真切地感受到:世界和他人都在爱着我。于是多了很多温暖、很多勇气、很多力量。我不再总是压抑克制,心中的愤怒少了,更加平和了。即使有时候很生气,情绪波动得很厉害,也可以自己慢慢平复下来,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通过吃东西或者攻击自己来排解愤怒和内心的冲突。我开始一致地表达自己了,表达我的心情、我的脆弱、我的期待、我的需求,我感觉自己的价值感和值得感在慢慢提升。感情上也不再一味回避,而是敢于冒险——去尝试、去投入、去爱,然后享受甜蜜。我也可以更好地看见他人、理解他人了,我能看到他们与我的不同,也能看到相互的局限,多了对彼此的接纳和理解。理解后有包容,包容后有力量,一切都是源于爱呀。我开始意识到,我是一切的根源,爱是一切的答案。就是这样,慢慢地,生活在变得鲜活生动、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温暖又美好,轻松又快乐。

丛的每篇文章,每次课程,都会带着我们一起觉察。觉察是改变的开始吗?不。觉察,就是改变。就像他说的:改变,一直都是有可能的。觉察一个心理动力,会改变我们一生的轨迹。

在文字中、在课程上,也许只是一句话的触动,一颗种子便会在我们的心底埋下。当阳光雨露来临,不经意间种子就会发芽。就像自我的成长——给自己一个机会,给自己一点时间;给生命以真实与陪伴,温暖和力量。慢慢来,我们都可以,成为轻松快乐又幸福的人。

某世界500强企业人力资源部芳芳

内容推荐

《自我成长的力量》作者丛非从从近年来最具影响力、历经考验与实践的45篇精选文章,从亲密关系、安全感、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自恋与自卑、原生家庭、成熟的人格等等不同角度发表关于个人成长的心理学见解,语言幽默精辟,对人的心理有较深刻而圆融的洞见。

编辑推荐

《自我成长的力量》作者丛非从系众多心理平台和媒体的一线邀约作者,曾获2015年最佳心理科普作者第三名。

书中精选近3年来45篇影响力最大、经过考验与实践的文章,这些文章平均2000次转发,超过10万+阅读量,曾触动并改变万千年轻人!

本书内容结合读者群体普遍性的困惑,以各种不同主题,发表了作者关于个人成长的心理学见解。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0: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