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极限状态的历史范畴
1.极限状态与精神病学
1.1 精神分裂症:用以理解极限状态的精神病学范例
1.2 极限状态在精神病学中表现的行为及思维方式
1.3 精神病学与极限状态:发展现状
2.极限状态与精神分析法
2.1 弗洛伊德……位于界限之间
2.2 后弗洛伊德派
第二章 极限状态的认识论范畴
1.我们从哪里谈起?
1.1 精神病理学中的结构概念
1.2 不同状态下的心理结构:健康状态及患病状态
1.3 心理结构及其诊断:因果关系的关键
2.我们在谈论哪些“极限状态”
2.1 作为精神病理学稳定实体的极限状态:结构、组织、布局
2.2 极限状态是对社会人类学发生转变的隐喻……拉康派的观点
2.3 极限状态作为传统分析治疗中“无法解决的问题”的衍生物
第三章 流行病学,病原学及评估方法
1.TLP的流行病学
2.TLP的病原学
2.1 父母精神病理所造成的影响
2.2 依恋过程的错乱
2.3 被忽视与被欺辱:造成重大创伤
3.TLP诊断的有效性、准确性、敏感性
4.TLP的评估方法
第四章 极限状态在精神病理学方面的精神分析研究方法
1.依据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病系统看待极限状态的遗传学表象
1.1 神经官能症系统的起源
1.2 精神病系统的起源
1.3 极限状态系统的起源
2.极限状态的心理系统、动力学和数据统计表现
2.1 心理机能的空间结构
2.2 焦虑的本质、它与客体的关系
2.3 心理防卫机制
3.评估极限状态的心理动力学方法
3.1 主题统觉测试(TAT)
3.2 罗夏氏墨迹测验
第五章 极限状态的临床表现以及推论的弊害
1.推论的弊害
2.极限状态中的控制与依赖
结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