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先后汉译过六次,现存三个译本:西晋竺法护译的10卷本,名《正法华经》。后秦鸠摩罗什译的7卷本,名《妙法莲华经》。隋阁那崛多译的7卷本,名《添品妙法莲华经》。其中以《正法华经》最详密;《妙法莲华经》最简约,以鸠摩罗什的译本影响最大,流传最为广泛,一般所诵者,即为此本。
《妙法莲华经》由弘学校注,《妙法莲华经》为大乘佛教之要典。妙法,意为所说教法微妙无上;莲华经,比喻经典之洁白完美。该经主旨,认为小乘佛教各派过分重视形式,远离教义真意,故为把握佛陀之真精神,乃采用诗、譬喻、象征等文学手法,以赞叹永恒之佛陀(久远成实之佛)。称释迦成佛以来,寿命无限,现各种化身,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重点在弘扬“三乘归一”,即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归于一佛乘,调和大小乘之各种说法,以为一切众生皆能成佛。其表现虽为文学性,然主旨则契入佛陀教说之真思想。全书共有28品,各品成立之年代虽互异,然自整体观之,仍不失浑然统一,在佛教思想史、文学史上具有不朽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