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見坤的《山海經新釋之山經略解》對《五藏山經》進行全面箋註,對書中的地理方位、山川河流、動植物種、礦產資源乃至地鬼山神都作了詳盡而合理的考釋,不但廣泛參考傳世文獻和前人成果,而且遺結合實地考察、民俗方言和考古成果,是嚴謹而紮實的學術著作,特別是對(五藏山經)中形形色色“山神”的研究,令人耳目一新。
《山海經新釋之山經略解》是作者孫見坤《山海經新釋》的第一部分。作者認為《山海經》的兩個組成部分中,《山經》是一部成書于公元前510年之后的全國性地理書,成書地點應在楚國;而《海經》則是由歷代巫師相傳累積資料整理而成的,具體成書年代不詳。基于這種觀點,作者對《山海經》進行了新的箋釋,《山海經新釋之山經略解》即是其成果之一。作者在注釋《山經》的過程中,純粹站在歷史地理學角度,對書中的地理範圍、山丘河川、以及礦產資源、動植物種,乃至地神山鬼都引用了大量書證,進行盡可能合理的解釋說明,同時嘗試着剔除經文流傳過程中竄入的內容。全書既不刻意求新,也不拘泥保守,態度嚴謹,行文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