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纪念馆,会址房屋建于1920年秋,建成后不久,李汉俊(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人之一)及其兄李书城(同盟会发起人之一)租用望志路106号、108号为寓所,将两幢房屋的内墙打通,成为一家,人称“李公馆”。1921年7月23日,来自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李汉俊、、刘仁静、、何叔衡、、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还有包惠僧及共产靠前代表马林等秘密汇聚在上海法租界的贝勒路树德里3号(今兴业路76号会址),举行了中国共产党次全国代表大会。
| 书名 | 点亮中国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 |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 作者 |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编 |
| 出版社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作者简介 一大会址纪念馆,会址房屋建于1920年秋,建成后不久,李汉俊(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人之一)及其兄李书城(同盟会发起人之一)租用望志路106号、108号为寓所,将两幢房屋的内墙打通,成为一家,人称“李公馆”。1921年7月23日,来自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李汉俊、、刘仁静、、何叔衡、、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还有包惠僧及共产靠前代表马林等秘密汇聚在上海法租界的贝勒路树德里3号(今兴业路76号会址),举行了中国共产党次全国代表大会。 内容简介 卡尔·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有价值、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一一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目录 前言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