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平权运动的历史是一条追求公平之路。本书先考察了平权运动的萌芽阶段,即种族隔离合法年代中美国黑人的困境和诉求。随后结合大量资料和案例,叙述20世纪60年代直至2003年平权运动的指导原则、参与主体、涉及领域等变化过程,再现了四十年运动兴衰史。平权运动颇具争议,是追求自由推动进步,还是动摇根基损耗元气;是潮流趋势不可阻挡,还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是通往平等的理想国,还是误入人性的乌托邦;
特里·H.安德森所著的《美国平权运动史》或许能给予启示。
平权运动自诞生起就极具争议,涉及就业、教育、性与性别、种族等复杂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关乎人们对平等、正义等根本观念的理解。20世纪30年代起,罗斯福和杜鲁门在公共工程和军队中贯彻非歧视原则,成为美国平权运动的起点。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迅猛发展,肯尼迪在1961年行政命令中首次引入“平权运动”一词,标志着作为国家政策的平权运动正式兴起。此后四十多年,“平权”成为政府和联邦法院的重要原则。到21世纪,社会对平权运动的质疑越来越多,平权运动对于公平的目标有多少助益,是否应该继续,应该以何种形式继续?
特里·H.安德森所著的《美国平权运动史》一书,客观、简明地讨论了平权运动的兴衰历程,重点考察了行政、司法、立法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的代表性事件,再现了美国平权运动的丰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