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荣格曾问:“你究竟愿意做一个好人,还是愿意做一个完整的人?”
忽然让我想起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聊天工具之一——微信。有很多觉得自己长得还可以的美女出来秀相片,但多数是美化过的,素颜的并不多,这是在有意识地遮盖自己的不足,给人出示自己美好的一面,这样做显然是好的。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生性粗鲁,这个缺点会迷惑敌人,让敌人中计,这个粗鲁还会让我们感觉这个人很可爱。再如《三国演义》里的周瑜,他被描写得很小心眼儿,好嫉妒人,这是他的缺点,但是这个缺点正能表现出他为东吴着想的一面。后来的事实证明,刘备有了诸葛亮,是很可怕的。再说春秋时的重耳,人说他的肋骨是连着的,和寻常人不一样,在他看来并不是什么优点,什么异象,要不然他不会害怕被别人看到。但从神话色彩看,这个连着的肋骨就有点像汉高祖刘邦脚掌上长着的痣,充满了帝王之气。这只是从表象方面看,但从做事方面看,这些英雄也难说是很完美的。像唐太宗李世民,他杀死兄弟是个污点,但是他为国操劳,开创了“贞观之治”。传说清雍正皇帝的帝位来得也是不明不白,但人家勤政,他做皇帝以来批阅的奏折可能在众多皇帝里算是最多的一位,他的时代是康乾盛世不可缺少的一环。
我们难做完整的人。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生死祸福。凡事都有正反面,人也一样,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不愿意触碰的一面——阴暗面。这样的阴暗面亲朋好友不愿意接受,连我们自己也无法面对。于是,我们不惜代价、竭力伪装成人人喜欢的好人,活得很累。
小时候,小林对自己不太满意。他没有什么朋友,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无能、最孤僻的人。有些时候,他真的非常讨厌自己。
长大以后,他的情况也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他搬过家。他以为换个地方就可以彻底抛开自己的过去,他以为那里没有人认识他,他以为这样他所有的缺点就不会被人发现。结果,他发现他错了。他还是原来的那个他。升学了,班里的同学来自各地,他都不认识,他以为在这种环境下他的情况就能有所改变,没想到还是老样子。
有一天,他有幸听到了一场关于心灵成长的主题演讲,主讲者的一段话让他难以忘怀。她说:你那些所谓的“缺点”,你身上那些自己都不喜欢的特质,其实是你最宝贵的财富,只不过表达的程度过于强烈罢了。这就好比放轻音乐,如果音量开得太大,就会让人感觉到有些不适应。只要你能把这种特质的“音量”调回去,你自己以及你周围的所有人就会意识到,你的“缺点”其实正是你的优点。它们可以为你所用,而不是成为你的绊脚石。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去适应自己的特质,以合适的方式,将这些特质表现到适当的程度。
他意识到,他那些他认为的所谓的“缺点”,其实也是别人经常夸奖他的优点。比如孤僻,他不太好张扬,人们就觉得他很实在;他心思多,人们就觉得他考虑事情会比较周全。怪不得他总没办法彻底把它们改掉!当他能够正视自己内心的阴暗面,正视自己所有的“缺点”时,也就意识到了这些“缺点”的积极意义。他只需引导自己的行为,不去刻意压抑自己,也不去刻意否定自己,这样就可以把“缺点”转化为优点。
现在他知道,承认和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就拥有了完整的人生,无论少了哪方面,都称不上是完整。了解这一切,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最终,他学会了接纳自己,承认自己,做自己的朋友。然而,这一过程是多么漫长而痛苦!
事实上,我们每个缺点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优点,每个阴暗面也都对应着一个美好的生命礼物。一个人邋遢,不修边幅,说明他的内心是自由的;一个人胆小如鼠,那他就兴许能躲过飞来横祸;一个人好出风头,也不是坏事,这只是自信过度的表现,起码是自信的;心直口快是很容易得罪人的,但是直言在有些场合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阴暗面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真心拥抱它,我们才能活出完整的生命。
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