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歌德尼采到里尔克--中德跨文化交流研究/中德文化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 (斯洛伐克)马立安·高利克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马立安·高利克著《从歌德尼采到里尔克--中德跨文化交流研究》收录了斯洛伐克汉学家、国际比较文学学者高利克有关中德之间跨文化交流的15篇研究成果。本书主要围绕歌德、尼采两位文学界与哲学界巨匠,涉及斯宾诺莎、里尔克及德国表现主义批评家等在中国学界的翻译、接受与传播,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与作家(如张君劢、胡适、张闻天、郭沫若、茅盾、冯至、顾城等)对德国文化与文学的译介、接受与反馈,此外,也有中国古代文学对捷克等中欧国家的影响(《汉宫“蓝花”:穿着捷克服饰的王昭君故事》),中德文化对比分析(《红楼梦》与尼采文本中的忧郁主题》)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内容推荐

从歌德、尼采到里尔克时代,德国文学、哲学、文艺思潮对20世纪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马立安·高利克著的《从歌德尼采到里尔克--中德跨文化交流研究》收录了国际知名汉学家马立安·高利克先生有关中德文化交流领域四十余年的15篇研究硕果,主要围绕歌德、尼采两位文学界与哲学界巨匠,涉及斯宾诺莎、里尔克及德国表现主义批评家等在中国学界的翻译、接受与传播,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与作家(如张君劢、胡适、张闻天、郭沫若、茅盾、冯至、顾城等)对德国文化与文学的译介、阐释与创造性误读。全书为中德文学、文化的跨文化沟通与理解,提供了一个来自中欧汉学家的“他者”视角。其研究方法灵活多样、资料详实厚重、考证细致入微,结论具有启发性,充满真知灼见。作为尼采在中国研究领域的最早汉学家,高利克先生的学术敏锐性与洞察力令人钦佩难忘。

目录

自序:我的中德跨文化交流研究之历程

第一部分 论歌德与中国

 1932年:歌德在中国的接受与纪念活动

 歌德《神秘的合唱》在中国的译介与评论

 歌德《浮士德》在郭沫若写作与翻译中的接受与复兴(1919—1922)

 歌德《浮士德》中的哥特式房间和日本箱崎的一问陋室

 青年张闻天和他的“歌德的《浮士德》”

 冯至及其献给歌德的十四行诗

 冯至与歌德的《浮士德》

 《浮士德》、《红楼梦》与“女儿性”

第二部分 论尼采与中国

 尼采在中国(1918一1925)

 尼采在中国(1902—2000)

 茅盾与尼采:从始至终(1917一1979)

 我的《尼采在中国》四十年(197l一2011)

 论《红楼梦》与尼采文本中的忧郁主题

第三部分 论里尔克与中国及其他

 汉宫“蓝花”:穿着捷克服饰的王昭君故事

 两位中国现代哲学家论斯宾诺莎

 表现主义在中国:译介与评论

 里尔克作品在中国文学和批评中的接受状况

附录 他者的馈赠:马立安·高利克的比较文学研究之路

后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3: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