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恒然、包朗编著的《天天向上(年轻人要熟知的2000个文学常识)》博采文学领域的文人雅士、仁人志士流传下来的锦绣文章、诗词佳句,缀成一册,地包中外,时纳古今,黄金美钻,荟萃一身,足以让任何一个贪婪的文学爱好者食欲大开、沉浸其中。本书从作者出发,兼及作品,旁涉趣闻、典故、常识,既可细赏玩味,又可珍藏备查,于大众而言是一本难得的文学工具书。
本书是一本中国家庭的珍藏品。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阅读,一起谈论古今中外的文学名人和文学常识。在日常生活中点滴浇灌,不但提升家庭生活情趣,也有助于孩子学好语文,提高考试成绩。考虑到这个方面,编者特别还针对中考、高考增加了第15章的内容。
本书融文学性、艺术性、知识性为一体,按从古到今、从中到外的时空顺序安排内容,读者可以从纵横两方面进行学习和比较,在点滴内容之外领悟更多的东西。附录的中学文学常识内容为中高考复习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
假如有人问你,“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个人?古希腊两大史诗各叫什么?元曲的代表作家是谁,代表作品是什么?什么是“楚辞”?《基督山伯爵》的作者是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哪个朝代的哪位诗人的哪首诗?《悲惨世界》的内容是什么?“诗仙”是我国哪个诗人的别称?……这些问题你能答得出来吗?这些都是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零散而又难以查寻。为此,编者边恒然、包朗将2000多个基础的文学常识辑录在一起,让你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文学知识,使中外五千年文学精华,尽收眼底。
《天天向上(年轻人要熟知的2000个文学常识)》是一本家庭珍藏书籍。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阅读,一起谈论古今中外的文学名人和文学常识,在日常生活中点滴浇灌,逐渐积累,不但可以提升家庭生活的情趣,也有助于孩子学好语文,轻松提高考试成绩。
先秦时代
老子
老子(约前571年~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谥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吏。道教则奉其为教主,称“太上老君”。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著作有《道德经》(又称《老子》),这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诗集,作品的精华是主张“无为而治”,包含朴素的辩证法。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孔子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孔子的学说是中国2000多年传统文化的主流,核心思想是“仁”。相传孔子有弟子3000人,贤者72人。《论语》一书,记有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语行事以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相传孔子整理修订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为中华文化留下了极其丰厚的财产。
孙子
孙武(约前545年~前470年),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兵家流派的代表人物,其曾祖父、祖父均为齐国名将。他自幼喜研兵法,颇有心得。著有《孙子兵法》13篇,古称“兵经”,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
左丘明
左丘明(约前502年~前422年),姓左,名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相传左丘明为炎帝后裔,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品德高尚,西汉太史令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 ”。曾任鲁国太史,在任时尽职尽责,历时30余年编著《春秋左氏传》(或称《左氏春秋》,简称《左传》),他还撰写了历史名著《国语》,与《春秋左氏传》成为珠联璧合的历史文化巨著,被历代史学家和文人所推崇。
墨子
墨子(约前468年~前376年),名翟(dí),相传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创立了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其弟子众多,对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著有《墨子》一书,该书是初具规模的论说文。
列子
列子(约前450年~前375年),名寇(kòu),又名御寇,战国时期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深受老子影响,是老子和庄子之外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主张虚静无为。著有《列子》一书,原著遗失,今本《列子》8篇,是晋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字子舆,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出师后讲学授徒,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却未得重用。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被称为“亚圣”。
庄子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庄氏,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省蒙城县)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的学说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思想包含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鉴于庄子在我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历代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庄子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其所著《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
荀子
荀子(约前313年~前238年),名况,时人尊称“荀卿”,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先秦儒家学派最后一位大师。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其所作被后人编订为《荀子》32篇,这些著作理论对重整儒家经典也有相当大的贡献。
P1-2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是一个基本的现实,随着人类文明的持续积累,任何人都已经无法再成为一个全领域的通才。好在我们也不必执着于“以有涯随无涯”,只要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不断把各领域的精华传承和发展下去。至于个人,做个专才也就够了。
在人类社会所缔造的文明成果之中,文学是璀璨群星之中尤其醒目的一颗。文明在发展,各行各业都出现过无数的精英人物,但大多数人默默无闻,不为大众所知。唯有在文学领域,各民族优秀的语言使用者,将语言运用到一种登峰造极的地步,使其成为一种艺术、思想、文化的综合载体得以传承。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自己广为大众所知——各民族的人们从孩童时代开始,就得以借由各自的民族语言来浸润他们的思想,塑造他们的灵魂,从而对这些文学前辈如数家珍。
一个民族得以在世界上繁衍生息下去,靠的不仅是机遇。一个民族如果能立足本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将其古老的生命火种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这个文化传统同样会作为一种庇佑,让这个民族生生不息。所以,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学习自己民族文化的精华,并能够将其发扬光大,薪火相传。
本书博采文学领域的文人雅士、仁人志士流传下来的锦绣文章、诗词佳句,缀成一册,地包中外,时纳古今,黄金美钻,荟萃一身,足以让任何一个贪婪的文学爱好者食欲大开、沉浸其中。本书从作者出发,兼及作品,旁涉趣闻、典故、常识,既可细赏玩味,又可珍藏备查,于大众而言是一本难得的文学工具书。
本书是一本中国家庭的珍藏品。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阅读,一起谈论古今中外的文学名人和文学常识。在日常生活中点滴浇灌,不但提升家庭生活情趣,也有助于孩子学好语文,提高考试成绩。考虑到这个方面,我们特别还针对中考、高考增加了第15章的内容。
本书融文学性、艺术性、知识性为一体,按从古到今、从中到外的时空顺序安排内容,读者可以从纵横两方面进行学习和比较,在点滴内容之外领悟更多的东西。附录的中学文学常识内容为中高考复习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
本书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边恒然等编写。同时参与编写的还有宜亮、张华、王冬姣、吕琨、李慧敏、黄维、金宝花、梁岳、张驰、孙景瑞、苗泽、李涛、刘帅、景建荣、胡雅楠、焦帅伟、李信、王宁、鲍洁、艾海波、张昆,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编者能力所限,而古今中外文学大家的思想博大精深,本书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望读者包涵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