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安诗歌地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曹祎黎
出版社 西安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万古销沈向此中

白鹿原 乐游原

一部陈忠实写来垫棺作枕的民族史诗,让很多人偶然间认识了这个传说之中有白鹿的白鹿原。白鹿原长25千米,宽6~9千米,面积263平方千米,是西安市境内最大的黄土台塬,位于西安市东南的灞河、沪河之间,东起篑山,西到长安,南依终南,北临灞河,传说周平王迁都洛阳途中,曾见原上有白鹿游弋,因以名之。汉文帝霸陵位于原上,故亦称霸陵原;又因居灞水之上,故又称霸上。

“霸上”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过重要印记的地名。秦汉之际,刘邦灭秦,进入成阳,便驻军在此,“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史记·项羽本纪》)。正是在这种对峙的态势下,才有了那一场既精彩又惊险的鸿门之宴。这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宴会,正式开启了刘邦问鼎天下的道路,也注定了项羽最终只能成为一位令人唏嘘的悲剧英雄,“樽前若取谋臣计,岂作阴陵失路人”(唐·胡曾《咏史诗鸿门》)。

白鹿原上不仅有白鹿,更有人杰。这里曾诞生过以画马著称的唐代大画家韩斡。相传韩斡少年时便喜欢绘画,但因家境贫寒,只得去酒店打工谋生,为客人送酒上门。一日他前去王维在长安的宅邸送酒,久叩大门,无人响应,只得在门外等候,百无聊赖,便捡起树枝在地上作画。王维回府时在门前看到这些画,大加赞叹,深觉孺子可教,遂遣人将他找来,并资助他学画,学成后即被召为宫廷画师,初师曹霸,后自成一家,官至太府寺丞。韩斡博采众长,尤善画马,其《牧马图》线条纤细道劲,结构严谨细致,用笔沉着,形象生动,为历代御府所藏,堪称绝世精品。

到了北宋时期,白鹿原上又孕育出了著名政治家和学者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四兄弟。吕氏四兄弟均在北宋朝廷任职,不但在政治上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在文化、学术领域也颇有建树和贡献。北宋理学大师张载在关中开始讲学时,首和者为吕大钧,大忠、大临也都相继尊张载为师,由此带动了关中学者奔向张门求学之风,使得“关学郁郁满秦川”,并形成“关学之盛,不下洛学”的局面。吕大防虽不属张载门人,但《宋元学案》记载其人与张载同调,张载辞官回横渠讲学后,吕大防曾向宋神宗举荐复其官职,使其被召为同知太常礼院。这些情况表明,关学的领袖和思想支柱是张载,而关学的政治经济支柱则是蓝田诸吕。在四吕中,又以吕大临的学术贡献最为突出。他一生中先投张载,后投二程,无心仕途,最后以门荫得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吕大临还是著名的金石学家,他的《考古图》和《考古图释文》两部著作至今仍是考古学家不可不读的典籍。

当然,白鹿原上还有青青麦田、袅袅炊烟,一代又一代的原上人于此辛勤耕作,守望家园,在落日的余晖中荷锄归来,捧一碗香气袭人的油泼面;在清冽的晨风中闻鸡起舞,哼一段铿然顿挫的秦腔。几千年来,他们沉稳而热烈,讲礼又务实,信奉仁义,耕读传家,白鹿原上的白鹿正是他们的精神象征。

在白鹿原西南的曲江一带,是另一块赫赫有名的河流冲积高地——乐游原。乐游原得名于西汉。汉宣帝时,这里被称为乐游苑。一次,汉宣帝偕许皇后出游至此,迷恋于此地绚丽的风光,以至于“乐不思归”,后来在此处建有乐游庙。乐游原是唐长安城的最高点,地势高平轩敞,为登高览胜的佳所,京城之内,俯视如掌。太平公主在此添造亭阁,营造了当时城中最大的私宅——太平公主庄园,每逢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士女毕集,热闹非凡。

P34-37

后记

朝霞映新城

唐末的战乱为长安这座久经沧桑的都城带来了极大的创伤,烽火遍地,满目疮痍,人口锐减,使得它从此失去了成为国家中心的条件,历经宋、元、明、清,它一直是连接中原地区和西北、西南地区的交通要道,也是抗击外族侵略的前沿阵地,虽不失为中部重镇却一直无法再铸辉煌,但“天府之国”的自然环境又让它成为王侯将相心中最后的避难所。1900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及文武大臣、后宫嫔妃等避八国联军之难于西安,从此,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舞台上,终于有了西安的身影,它从幕后走到台前,并又一次成为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转折点。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撤出东北,退入山海关内。在此民族存亡断续之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却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所谓“安内”就是以“剿共”为中心,包括实现国民党内的统一和国民政府的“中央一体化”,以及充实国力、加强战备等内容。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1935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终于抵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保安县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4月9日,张学良乘机飞抵延安会见周恩来。5个月后,中国共产党与东北军正式签订了《抗日救国协定》。1936年10月22日上午,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钱大钧、秘书毛庆祥等人,由南京入陕并下榻华清池“行辕”。10月25日,蒋介石心血来潮,忙里偷闲约张学良同游华山,国仇家恨当前,张学良心绪难平,挥毫写下了《游华山有感》一诗:

偶来此地竟忘归,风景依稀梦欲飞。

回望故乡心已碎,山河无恙主人非。

抗战救国、恢复中华之意,清晰可见。之后,张学良与杨虎城二人多次以各种形式劝谏蒋介石联共抗日,均遭到无理拒绝,于是1936年12月12日清晨5时,张、杨发动兵谏,东北军到临潼的华清池捉拿蒋介石,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跳出,后背受伤后,躲藏在半山腰一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内,被搜山部队发现后活捉,西安事变爆发。1936年12月22日,宋美龄、宋子文等到达西安。张学良、杨虎城去机场迎接,二人与宋子文、宋美龄举行了会谈,后由张学良本人陪同宋美龄前去面见蒋介石。1936年12月23日,双方在西安城内的张学良公馆西楼二层开始正式谈判,蒋方由宋子文,西安方面由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三人出席。张学良公馆位于今天西安市建国路69号,建于1932年,为东西排列的三座三层砖木结构西式楼房。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就立刻通知在陕北的中共中央,并请中共立刻派代表来西安与他会谈。中共领导人黎明前做出决定,派出以周恩来、叶剑英为首的代表团赶赴西安。  ……

西安世园会创造了历届世园会游客人数之最,虽已闭幕六载,但它所传递出的西安独有的汉唐雄风和当代神采,仍然烙刻在所有人的心目中。它让人们知道,浐水之滨、灞柳之荫、终南山下、长安城里,除了厚重的历史,还有青春的激情,正如世园会的开园曲《祓禊谣》中所唱的那样:

祓禊祓禊,杨柳依依,沐之灞水,风乎东隅。坐看终南紫云起,咏而归,情自怡。

祓禊祓禊,流觞水曲,惠风和畅,把酒索句,走笔龙蛇醉烟絮,咏而归,乐而居。

祓禊祓禊,霓裳羽衣,春城飞花,踏歌青堤,长安水边多佳丽,咏而归,长相忆。

作为一座十三朝古都,西安一直在努力地将周秦汉唐的遗风糅合进不断进步的现代化城市中,它没有一味追逐现代都市的高楼林立、水泥森林,而是在不断地回顾历史中找寻自己的未来。它坚定而执着,豪爽又婉约,才情万丈却脚踏实地,它不慌不忙地走着,未来光明,前途璀璨。它曾经留给世人一个沧桑的背影,如今又展现给世人一张绝美的笑颜。

长相思,在长安,纵天高路远,亦静候知音。

愿能在长安与你相见,愿长安让你一世思念。

目录

第一章 白云淳碧岭

 幽人深境老翠微·终南山

 落花明月满宫秋·骊山

 蓝田日暖玉生烟·辋川

 万古销沈向此中·白鹿原 乐游原

 当年豪华今何在·韦曲杜曲

第二章 秀水绕长安

 双河磊落育长安·泾渭

 旧都流水再逢春·沣滴

 夕阳空照汉山川·浐灞

 直移广漠作江湖·三渠

 波涛万顷堆琉璃·渼陂

第三章 九天开宫殿

 汉家宫殿含云烟·汉三宫

 万国衣冠拜冕旒·唐三官

 且醉花前一百壶·曲江池

 繁华十里东西市·东市西市

 城中钟鼓四天闻·钟鼓楼

第四章 千载证佛仙

 草堂春烟净业山·草堂寺净业寺

 兴善青龙同法门·大兴善寺青龙寺

 古殿青灯照翻经·大慈恩寺大荐福寺

 樊川开遍智慧花·华严寺香积寺

 玄元理中至神功·楼观台重阳官

第五章 西风吹残阙

 轻视天下扫六合·秦始皇陵

 安得斯人唱大风·汉长陵汉阳陵

 汉武雄风今谁记·汉茂陵

 自有千秋论功过·唐乾陵唐昭陵

 儒宗没处歌舞频·下马陵

余论 朝霞映新城

序言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这是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固在其《西都赋》中对西汉都城的描述。在赋中,班固清楚地告诉我们,这座天府之城“在于雍州,实日长安”。

华夏文明上下泱泱五千年,通都大邑、名州胜郡层出不穷,代有新变,政治中心由北到南再到北,商业重镇由西到东又欲转西,巴蜀之富庶、江南之繁华、燕赵之雄浑,都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留下过深深的烙印。然而有一座城市的名字却始终历久弥新镌刻在中国人心上,任山河变换、沧海桑田,依然熠熠生辉,这便是“长安”。

事实上,从行政区划和历史沿革的角度来说,如今的西安与我们所熟知的“长安”并不完全重合;即便同为古代都城,西汉时京畿所辖京兆、冯翊、扶风三郡,也与唐代京兆府所领二十二县的范围不尽相同,更不用说那些杳然难寻的周、秦城郭了。可是在国人心目中,西安早已同长安牢牢绑定,共同成为中华文明最璀璨的标志。

这里高山大河,遥相呼应:秦岭是南北之界,泾、渭是关中之母。第四纪冰川时期,巨大的冰川由北向南缓缓移动,所到之处,摧枯拉朽,山崩林毁,唯有秦岭腹地终南山等处得以保持相对安定,成为庇护天地生灵的诺亚方舟;而泾、渭之畔的无际麦田,更是辛勤哺育出一个横扫六合的大秦帝国。小麦食品保存时间长且便于携带,秦军可连续行军多日而无须给养,这使秦人的活动空间得以急速扩张,当秦国将士南征北战、收束四海之时,小麦文明也随之完成了天下归一的历史征程。除此而外,还有那骊山苍苍,浐灞汤汤,辋川遗木,沣滴旧都……西安的山水连成一片,便是中国历史最瑰丽的华彩篇章。

这里帝王将相,依次登场:周以龙兴,秦以虎视,文、武、周公,制礼作乐,始皇一帝,震烁古今。更不用说那出身微贱却登临大宝的汉高祖、休养生息以成盛世先声的汉文帝、攘外安内而开千秋霸业的汉武帝,还有勤政爱民当称贤王圣主的唐太宗、才高志远而不让须眉的武则天、半生英明却风流误国的唐明皇……古之帝王,声望兴隆者甚多,然西安有半。楚汉相争、唐继隋起;萧规曹随、房谋杜断;卫霍之功、凌烟之德……更有那张骞身负皇命,出使西域,一走便是十三年,一走便走出了一条丝绸之路!自此,中国才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影响的东方大国,这一场象征着开拓进取与友好合作的“凿空”之行,功在当时,亦泽被万世。这些王侯将相的丰功伟绩被——记录在丹青之上,成为后世执政者时时照鉴自勉的不朽心镜。

这里三教并存,水乳交融:西汉儒宗董仲舒以“天人三策”统合天下,使百家皆罢,儒术独尊;至初唐,孔子第32世孙孔颖达在此编订《五经正义》,融合南北,选优定尊,被朝廷颁为治经准绳;北宋吕氏四兄弟,承关中大儒张载之遗风,习经治国,光大关学;又有位列译经四家之首的鸠摩罗什在此译经传法,成果远播海内,影响深远;其后大唐玄奘西行万里,求取真经,九死一生,功德无量。汉传佛教宗派八分,而长安祖庭有六,地位之重,可见一斑。更有西周末年,老子李耳飘然出关,留下文字五千,后世由此衍生出道教一脉;李唐王室追认其为先祖,立道教为国教,于是道观林立,教义勃兴;两宋之交,成阳道士王重阳一手创立全真教,延至元代,风头一时无两……儒、释、道相伴相生,彼此交错.共同演化出多元神妙的西安气质。

这里诗文辞赋,锦绣辉煌:太史公司马迁以他的超绝毅力、过人史识和如椽巨笔,创作了《史记》这一中国历史上的首部纪传体通史,文质兼美,凌迈百代,鲁迅先生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本人亦被奉为“史圣”,备受敬仰;与此同时,离开蜀地前来谋职的“赋圣”司马相如也被这里的恢宏壮丽所感染,“子虚”“上林”二赋洋洋洒洒,浓墨重彩,极书此地当时的盛世图景,慑人心神,引人入胜;清代左宗棠所说的“文章西汉两司马”确谓的评。当然,这里还有诗。从远古先民们吟唱的朴素词句到唐代诗人们描绘的盛世华章,再到明清藩王墨窖们留下的长篇短制,恐怕再难找出另一座城市能够像西安一样,在中国文学史上理所当然地占据着如此浩大的篇幅:从秦岭腹地的终南巍巍到沣水之畔的蒹葭苍苍,从王维无比自豪的万国来朝到李白由衷热爱的胡姬酒肆,从杜甫亲眼所见的广厦朱门到自居易流连游赏的春花秋月……它的身影和精魂,留存于诗人的一方素简白宣之上,更深嵌在每个中国人的心胸肺腑之间。

岁月不居,时光流转,此刻的西安正迎来新的辉煌。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高论一出,举世振奋,作为汉唐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当仁不让地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潮头。如今,西安这座城和它城中的每个人,都对更加美好的生活前景充满希望!以诗为史,我们回望过去;以身作笔,我们书写未来。历史的画卷已然展开,只盼每一个西安人都能积极进取,于其中留下自己砥砺前行的印记。

一个蓬勃向上的时代必会诞生兴旺发达的城市,一个兴旺发达的城市必会孕育高妙深挚的诗歌。正因如此,本书精选了西安市内45个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涵盖了自然山川、历史遗迹、人文圣地等各种类型,配以近百首古今诗歌,并结合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等多种材料加以阐释介绍,旨在向世人全方位展现这座十三朝古都的美丽风貌和深厚内涵。但限于篇幅,这部小书仅仅简略记录了西安光辉夺目的过去,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好的西安和更美的诗篇,被人们代代传颂!

内容推荐

曹祎黎著的《西安诗歌地图》在星汉灿烂的唐诗里摘取有关现代西安地理的篇章,自然风光、抒怀咏古,通过简明优美的语言,阐明唐诗与西安之间的美妙联系,讲述其背后的文化故事,展现长安的文化魅力与文化气派。

编辑推荐

一个蓬勃向上的时代必会诞生兴旺发达的城市,一个兴旺发达的城市必会孕育高妙深挚的诗歌。

曹祎黎著的《西安诗歌地图》精选了西安市内45个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涵盖了自然山川、历史遗迹、人文圣地等各种类型,配以近百首古今诗歌,并结合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等多种材料加以阐释介绍,旨在向世人全方位展现这座十三朝古都的美丽风貌和深厚内涵。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3: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