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观念论者之中,往往因为被黑格尔的光芒所遮蔽,谢林也许是最少被研究到的。而谢林哲学的演变并非像是黑格尔所说的“在公众面前的教育”,而是一个追寻体系原理的历程。借着危机的概念,我们必须要面对在哲学的体系建构中环绕分离和差异所提出的问题。
本研究的目的不在于陈述谢林哲学发展的所有面向,而是藉由危机概念所蕴含的差异与分裂的问题,来掌握谢林面对体系必要性所采取的方式,并阐释主体性形上学的奠基所发问的意义。在形式上,顺着时间顺序来陈述是为了要提供问题转化的脉络以方便解释这些问题。
德国古典哲学家谢林的哲学经历了漫长的复杂演变,而中后期阶段持续了17年的“世界时代哲学”构想在其中具有枢纽的地位。本书以“永恒”和“时间”两大问题作为线索,对世界时代哲学及其体系基础进行了系统研究,此外还专门论述了谢林哲学之柏拉图式的“向上和向下”的二元路线以及谢林的宗教哲学思想。这些,都为全面深入地把握谢林的整个哲学体系提供了一个新的入口。
谢林文献缩写
第一章 谢林的哲学生涯
第二章 关于世界时代哲学
第三章 谢林对于永恒和时间的先行理解
第四章 作为世界时代哲学的本原的“绝对者”
第五章 流溢与时间的原则,永恒开端
第六章 自然与生命:永恒时间
第七章 分离:时间的实现
第八章 谢林的时间学说
附录一 谢林哲学之走向本原和从本原出发的道路
附录二 “哲学与宗教的永恒同盟”——论谢林的宗教哲学思想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