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伊凡·雅布隆卡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3 刀光血影下的母亲

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她们就在一起了。

在一张摄于妇产院的照片上,母亲紧紧抱着两个新生儿,蕾蒂西娅和杰西卡。她靠在枕头上,注视着镜头,笑容里洋溢着幸福,也带着一丝疲惫,毕竟她已在产房里度过了好几个小时。在另一张照片上,闪光灯吓到了这两个孩子,当时她们四个月大,目光里流露出惊奇,嘴里正含着乳头。七个月大的蕾蒂西娅穿着粉色睡衣,稳稳地坐在几块坐垫之间。和我一起翻看照相本的杰西卡骄傲地评论道:“蕾蒂西娅脸上没肉,她瘦得更厉害。我,我脸上有肉!”

1992年5月4日,这对姐妹在南特出生,杰西卡是11点15分,蕾蒂西娅是11点16分。她们是异卵双胞胎,有一半的基因相同。

母亲西尔维娅·拉尔歇当时24岁,在学区监察部门当维护工。父亲弗兰克·佩雷25岁,是一个服务员。他们相识于一年前,不久就同居了。弗兰克回忆起自己知道B超结果之后的惊喜之情:“一下子就有了两个小孩,有得忙了!”与此相反,蕾蒂西娅的舅舅兼教父阿兰·拉尔歇指出,双胞胎的到来就是一场灾难。弗兰克·佩雷当时抱怨:“一个还好,但是两个,你们想要我们怎么办?”在孩子出生几天之后,他才承认她们是自己的女儿。

围绕着她们的幼儿时期,回忆再度产生了分歧。在弗兰克·佩雷的心里,那是一段快乐的时光。这对双胞胎很好带,蕾蒂西娅总是睡觉,而杰西卡哭得也不厉害。相反,阿兰·拉尔歇认为这是混乱的起点。父亲每晚都是醉醺醺地回来,还对母亲和女儿们横加指责。

她们的父母在1993年离了婚。西尔维娅独自和她的女儿们过活,其间患上了神经衰弱。弗兰克时不时来看望她们。他想恢复共同的生活,她接受了,想给彼此一次机会,然而弗兰克依然在外面花天酒地,举止粗暴。他讨厌看到蕾蒂西娅和杰西卡在地上玩耍:“够了!起来!你们站起来!”西尔维娅一插手,他的嗓门就会提高,最后以争吵告终。如果有人来调停,弗兰克就会反驳道:“她们是我的女儿,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阿兰·拉尔歇有这样一段回忆:杰西卡因为自己的尿布太脏而哭了起来。弗兰克怒气冲冲地逮住她,把她扔了出去,她飞过客厅里的一张茶几,从一张沙发掉到了另一张沙发上,幸亏家里的一只大型德国牧羊犬跳到杰西卡身边保护她。另外一次,弗兰克在三楼楼梯平台上抓着蕾蒂西娅的背带裤,把她吊在了半空中。他威胁上楼来为他妹妹抱不平的阿兰·拉尔歇:“不要走过来,否则我就松手了!”杰西卡啜泣着,紧紧抓住她母亲的大腿。

我来到阿兰·拉尔歇位于南特郊区的公寓里。他和他女儿来车站接我。我们在客厅里闲聊。壁炉台上的瓮中就装着那条狗的骨灰。阿兰·拉尔歇是主厨,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电脑里播放的照片让我们回到了过去:布列塔尼的假期,给小姑娘们准备的塑料游泳池,蕾蒂西娅趴在水牛背上。我看到一棵绿色纸板做成的小枞树,这是蕾蒂西娅和杰西卡在圣诞节时送给他的,上面还贴着她们小学时代的照片。阿兰·拉尔歇本来盼着在教女刚成年的那段日子里陪伴她左右,直到有一天能出席她的婚礼。然而事与愿违,他筹备的是白色游行。

这是一个高大强壮的男子,蓝眼睛,棕色皮肤,留着平头,脸颊棱角分明,饱受失业和生活不幸的折磨。他的黑色衬衫敞开着,露出一条银链子。想起弗兰克·佩雷抓着蕾蒂西娅的背带裤把她吊在半空中的情形,这个壮汉热泪盈眶:

“我的公主被吊在了半空中。”

阿兰·拉尔歇怪罪弗兰克·佩雷。在我过来问询之前,他已经把这些事向《巴黎竞赛画报》和盘托出了:他妹妹回来的时候,浑身都是瘀斑、青肿、伤口和剪刀的划痕。弗兰克在她不愿意的时候强迫她做爱。他还打过他们的两个女儿。西尔维娅不敢把事情告诉父母,因为他们曾经坚决地劝她不要和弗兰克同居。而且,自童年时代起,西尔维娅就已饱尝性骚扰;她父亲嗜酒如命,又有暴力倾向。最后,还是靠着父亲的帮助,她才得以在1995年4月把弗兰克扫地出门。

P13-15

书评(媒体评论)

这个故事充满激情地质疑了我们眼前建立起来的社会,质疑了它的人性界限。

——《费加罗夫人》(法国畅销女性杂志)

目录

1 杰西卡

2 失踪现场

3 刀光血影下的母亲

4 勒加斯波

5 爸爸在“角落”里

6 一个“非常小的机会”

7 无言的童年

8 绑架杀人

9 法官面前的两个小女孩

10 特别的一天

11 “带斜屋顶的”房子

12 亲友和同路人

13 绘画

14 社会新闻的诞生

15 寄养家庭

16 在水洼和淤泥中

17 帕特龙先生

18 一个“性侵累犯”

19 “我不是你的妻子”

20 帕特龙—萨科齐之轴

21 马什库勒中学

22 作为人类的罪犯

23 大西洋地区

24 蓝洞

25 蕾蒂西娅的肖像

26 “惩罚”和“错误”

27 脸书上的蕾蒂西娅

28 犯罪民粹主义

29 美丽的夏天

30 叛乱

31 “阳光太棒了”

32 鲜活的面孔

33 可怜的蕾蒂西娅

34 “你钓鱼很在行?”

35 年末的节日

36 专家时代

37 诀别信

38 持锯之人

39 最后的日子

40 接下去的生活

41 1月18日,早上

42 布里奥尔的池塘

43 1月18日,下午

44 葬礼

45 1月18日,晚

46 “协议”的结束

47 “她对我说:‘停手。’”

48 “文件夹”和“妓女”

49 古老的缺陷

50 女性之死

51 黑夜里的沉默

52 不公正的范围

53 第二天

54 社会新闻,民主的事实

55 正义

56 蕾蒂西娅,她就是我

57 我们的蕾蒂西娅之年

地图

参考文献

化名表

缩略语表

序言

蕾蒂西娅·佩雷是在2011年1月18日至19日之间的那个黑夜里遭遇绑架的。这位受害人是一个18岁的女服务员,住在大西洋卢瓦尔省的波尔尼克。她有一个孪生姐姐,两人都被安置在那儿的一户寄养家庭里,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凶手在两天后就落网了,但人们花费数周时间才找到了蕾蒂西娅的尸体。

这桩案件轰动了整个国家。共和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批评了对凶手采取的司法监控2,他还对法官横加指责,扬言要对他们的“错误”进行相应的“惩罚”。他的言辞引发了法官们的罢工—一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运动。2011年8月—案中案—寄养家庭的父亲因对蕾蒂西娅的姐姐实施性侵而被绳之以法。时至今日,人们仍然不知道蕾蒂西娅本人是否也遭受过强奸,如果确有其事,那么实施者是她的养父还是凶手?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这则社会新闻都非同凡响—事件掀起的震荡引发的传媒和政治回响,为寻找尸体而动用的手段之重要性,全部调查花去的12个星期,共和国总统的介入,法官们的罢工。这不是一桩简单的案件:这是一起国家事件。

在这则引人注目的社会新闻中,蕾蒂西娅就是那个受害者,但除此之外,人们对她又有多少了解?谈论她的文章和报道数以百计,但都只涉及她失踪的那个晚上和其后的庭审。她的名字虽然上了维基百科,但也只是出现在凶手页面上“谋杀蕾蒂西娅·佩雷”的一栏里。她无意间让杀害她的人声名远扬,自己却黯然失色,沦为犯罪行径的一个结果、罪恶世界的一次胜利。

杀人凶手对“他的”受害者施加的权力体现在:他不仅夺走了她的生命,还支配了这一生命的轨迹,从今往后,它面向的是致死的会面、无法回头的宿命之旅、夺命的一击、对尸体的凌辱。死亡夺取了她的生命。

我对一味吹捧凶手却贬低了受害者的犯罪故事并不关心。故事里的凶手抛头露脸,他要么喋喋不休,要么悔过自责,要么就是自吹自擂。自庭审起,他就成了焦点人物,不是英雄却胜似英雄。我想反其道而行之,让女人和男人从他们的死亡中脱身而出,和致他们丧命的罪行一刀两断,直抵他们人性的深处。我不是要把他们当作“牺牲者”来尊敬,因为这还是将他们定格在生命的终点;而是将他们复原为活生生的人,为他们作证。

我的书里只有一个英雄—蕾蒂西娅。我们心念所系,就是让她复旧如初,重拾自己的尊严和自由,如同一次回归之旅。

在蕾蒂西娅·佩雷的有生之年,她对记者、对学者、对政客而言都无关痛痒。为什么现在要为她写一本书?命运如此怪异,一如这转瞬而逝的名望。在世人眼里,她诞生之时就是她死亡的那一刻。

我想指出的是,一则社会新闻可以作为一个历史对象来加以分析。一则社会新闻从来就不是简单的“事实”,它也不具有“多面性”。相反,蕾蒂西娅案件掩盖了人性的深度和某种社会状态—破碎的家庭、孩子的隐痛、过早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还有19世纪初叶的国家,包括穷人的法国、城市边缘地带、社会的不平等。我们发现了调查的机制、司法机构的转变、媒体的作用、行政机关的运作,以及如同情感修辞一般的刑事诉讼制度的逻辑。在一个变动的社会中,社会新闻就是一个地震中心。

但是,蕾蒂西娅的重要性并不只是取决于她的死亡。对我们来说,她的生活同样重要,因为她就是一个社会事实。她身上体现了两种比她自己更重要的现象:儿童的脆弱和女性承受的暴力。在蕾蒂西娅3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强奸了她母亲;接着,她的养父侵犯了她的姐姐;她自己就只活了18年。这些惨剧提醒我们,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上,女性正遭受着辱骂、骚扰、殴打、强奸和谋杀。在这个世界上,女性并不拥有完整的权利。在这个世界上,受害者忍辱负重,以沉默来回应暴戾和殴打。在闭门庭审上,缺席的总是这些死去的人。

蕾蒂西娅,一个快乐的花季少女,她向来惹人怜爱,最后却像牲畜一样死去了,这绝非出于某种命定之理。但是,从童年时代起,她就流离失所,无人关心,惯于生活在恐惧之中,这个漫长的脆弱化过程既为她悲剧性的结局,也为我们整个社会提供了注解。为了摧毁某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光是杀死他还不足够。必须首先让他出生在一个暴力横生和混乱不堪的环境里,剥夺他情感上的安全感,破坏他的家庭,接着把他安置在邪恶的寄养家庭里,对他不闻不问,最后,当一切都结束之际,用他的死亡大做政治文章。

我并不认识蕾蒂西娅,但声明这一点已经无关紧要。因为有赖于那些爱过她的人—父母、朋友、同事,以及那些重现了她最后时刻的人—法官、警察、专家、律师、记者,我已经和她相识了。我的调查就是从他们的调查中诞生的。因而这是一份汇总性的调查,建立在一些人的眷恋和另一些人的工作之上。要理解蕾蒂西娅的一生,便意味着要追溯其过去,直至她和其他孩童没有差别的时候;也要描述使她消失的绑架和谋杀。这是一部和犯罪调查纠缠在一起的生命史,一部在身后延展开的传记。

遭受虐待的婴儿,被遗忘的儿童,受安置的女孩,羞涩的青年,自力更生的年轻女子,这就是蕾蒂西娅·佩雷,她并不是生来就注定要成为凶手生活中的一次波折,或者萨科齐时代的一次演说的主题。我幻想蕾蒂西娅远走他乡,在一个称她心意的地方隐居下来,从此销声匿迹。我幻想的不是死者的复活;我试着去记录生命沉入水底之际,在水面上留下的那些稍纵即逝的波纹。

内容推荐

伊凡·雅布隆卡著的《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

2011年1月18日晚,平静的法国社会被一起命案搅乱:18岁少女蕾蒂西娅被人绑架,惨遭杀害,凶手在两天后被逮捕,数月之后警方才找到了她的全尸。

但案件并未就此结束,更大的动荡纷至沓来: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指责司法部门执法不力,引发了法官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罢工运动。蕾蒂西娅的养父对她的姐姐性侵多年后终于败露,锒铛入狱。蕾蒂西娅的形象也愈加清晰:3岁的时候,她的父亲致使她母亲精神失常;被害前,她曾经留下遗书,试图自杀……

蕾蒂西娅的遭遇并不独特,家庭的暴力、政治的非理性、司法的困局、媒体的虚妄、谋杀犯的野蛮。正在全球各地上演。如果人类不能直面这一人性的悲剧,我们面对的也许不仅是蕾蒂西娅个人的死亡,还有人类的终结。

编辑推荐

《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是一部在冰冷暴行中重现生命温度的非虚构文学作品。

当代版《悲惨世界》。

2011年1月18日晚,18岁少女蕾蒂西娅被人绑架,惨遭杀害,凶手随后被捕,确认为一名刑事累犯。各路人物纷纷登场:杀人犯拒不认罪,嘲弄着死者及公众;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指责司法部门看管不力,引发群体抗议;被害者养父在游行队伍前摇旗呐喊,却因性侵指控身败名裂……

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着这一事件。但是,事件受害者依然是个谜。蕾蒂西娅是谁?她经历过什么?她因何遇害?……

作者伊凡·雅布隆卡展现了一个当代法国孤女戛然而止的一生,也以此为契机展现了法国当代社会的阴暗面:弃儿的悲惨命运、女性所遭受的暴力。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3: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