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明清尺牍手札成了收藏界、拍卖圈的新宠,本书从明末到晚清,共收入顾炎武、余怀、郑板桥、刘墉、翁方纲、林则徐、何绍基、俞樾、赵之谦、张之洞、盛宣怀、严复、徐世昌、郑孝胥、章太炎、梁启超等73位名家的尺牍文稿。当中并无绝世之珍,但偶有铭心妙品,让深于此道的人一见眼亮,不为是一部很好的收藏。
| 书名 | 清代名家法书 |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 作者 | 卫华 |
| 出版社 | 紫禁城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近年来,明清尺牍手札成了收藏界、拍卖圈的新宠,本书从明末到晚清,共收入顾炎武、余怀、郑板桥、刘墉、翁方纲、林则徐、何绍基、俞樾、赵之谦、张之洞、盛宣怀、严复、徐世昌、郑孝胥、章太炎、梁启超等73位名家的尺牍文稿。当中并无绝世之珍,但偶有铭心妙品,让深于此道的人一见眼亮,不为是一部很好的收藏。 序言 文字本来是人们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我们中国人把应用文字的书写,已经同时作为了一种独立的观赏艺术。这一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画、篆刻、舞蹈、音乐、京剧等,独立存在、自成体系,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并且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门类。 《清代名家法书》不仅使我们得以欣赏到几十位清代书法家信笔挥洒间所显现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更使我们从这些尺牍、文稿中了解到许多不曾知道的事情…… 在品味清代名家法书中所折射出的书家的性格、学养、秉赋、情操以及瞬间感情流露的同时,捕捉当时的社会风情和时代气息,这的确是一种享受。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西安交通大学艺术馆馆长 锺明善 二零零四年六月于西安交通大学 后记 从自己的藏品中编选一本清代名家的书法集,是我多年前就萌生的愿望。因此早在1990年,在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陆石先生及夫人赵中女士的引荐、陪同下,我专程拜访了溥杰先生,并爰请他题写了《清代名家法书》的书名。 然而清代书家众多,从哪个角度编选此书都有难度。好在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由书画收藏转而侧重喜集文献,尤爱名人尺牍。每每把玩、研读这类藏品,则更理解到尺牍的收藏价值,就在于它的唯一性和独特性。无论是信札还是信封,无论是它的书写,还是内容,尺牍的不可重复性以及文献的珍贵性实在是太具诱惑力了。基于此,《清代名家法书》首先选编的就确定为名人尺牍和文稿一类。 在编辑此书的过程中,我曾想请内心敬仰已久的谷牧同志为这本书写几句话。几经联系,却因谷老身体原因而未能如愿,实在太遗憾了。 今天,当这本书终于付梓出版时,我要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中为此书作序的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安交通大学艺术馆馆长锤明善先生;感谢关心和帮助过我的陆石、赵中先生;感谢故宫博物院李文儒副院长、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章宏伟副社长;同时,还应感谢廖振利、杨涛舟、解玺璋、孙晓林、何可可、杨强、田征、张慧、李云、张志青等诸位同志,感谢摄影师为民先生。 笔者才疏学浅,编辑此书,谬误与不当之处难免,恳望读者赐教为幸。 二零零四年六月 九歌堂主人记于北京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