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习斌著的这本《新月(一种同人期刊与自由媒介的综合透视)》以《新月》月刊为基本研究对象,把同人期刊研究与自由媒介研究结合起来,把媒介研究、传播研究与文学文化研究结合起来,从媒介生态、媒介构成、媒介传播方式、媒介内容、媒介影响等方面入手进行探讨,形成了关于《新月》月刊的文学、媒介和文化研究的多维视野与系统而又独到的阐发,是《新月》月刊和新月同人研究的重要成果。
全书以现代媒介的发生和自由媒介的出场为起点,研究《新月》月刊作为同人性自由媒介的诸多特点:包括以“同人群体”聚合而成的媒介主体,以“股份合作制”和“集体编辑制”为主的媒介体制,以“一体化”为主的传播方式等。在媒介内容上则注重“批评论争”“政论与时论”和“新月文学”的探讨,媒介内容的生产则以“同人写作”为主要方式。
《新月》月刊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同人自由媒介的典型代表。史习斌著的这本《新月(一种同人期刊与自由媒介的综合透视)》以传播学理论为基本框架,采用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双重视角,对《新月》月刊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新月》创刊之前的“五四”时期的媒介生态进行了总体考察,以弄清其所处的媒介环境。其次,深入探讨了《新月》在媒介主体、媒介体制、传播方式和受众特点等方面作为同人自由媒介的独特性。再次,对《新月》的媒介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细读,将以《新月》为阵地的论争、政论和文学领域作为重点,集中探讨“同人写作”的独特方式及由此形成的“同人文学”和“同人文化”现象。最后,从媒介影响来看,《新月》形成了新月同人文学的独特风貌,加固了同人文化精神,拓展了言论空间的尺度,扩大了公共领域的边界。《新月》月刊的媒介胜质、运作方式和发展历程,在当时和当下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本书力图通过历史还原呈现《新月》月刊和新月同人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