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衢州烂柯山(围棋仙地)/衢州文库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衢州文库》对衢州悠久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收集和汇编,旨在让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衢州的历史,更好地认识衢州文化的独特魅力。翻开《衢州文库》,你可以查看到载有衢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沿革的珍贵史料文献,追溯衢州文化的本源。你可以了解到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感悟衢州文化的开放、包容、多元、和谐。你可以与圣哲先贤、仁人志士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领略他们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它既为人们了解和传承衢州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户,又能激发起衢州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无限热情。

衢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编的这本《衢州烂柯山(围棋仙地)》就是《衢州文库》中的其中一本。内容包括柯山概貌、石室仙踪、胜景盘点、地灵人杰、围棋文化、名山文缘、作品集萃、丛录纵览。

内容推荐

衢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烂柯山,又名石室山、石桥山,位于浙江省衢州市东南10公里处,是浙江省重点名胜风景区,被誉为“围棋仙地”。衢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编的这本《衢州烂柯山(围棋仙地)》以《烂柯山志》为基础,讲述了柯山概貌、主要景点、相关的围棋文化和历史文化,同时还集中展示了与烂柯山有关的各种作品形式。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柯山概貌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生物状况

 第三节 辖区简介

 第四节 柯山特产

 第五节 名山比邻

第二章 石室仙踪

 第一节 传说由来

 第二节 烂柯志闻

 第三节 山名更迭

第三章 胜景盘点

 第一节 景点古迹

 第二节 名祠古墓

 第三节 碑碣石刻

第四章 地灵人杰

 第一节 毛氏世家

 第二节 徐氏世家

 第三节 人物选记

第五章 围棋文化

 第一节 烂柯棋谱

 第二节 围棋高手

 第三节 围棋赛事

 第四节 棋手摇篮

第六章 名山文缘

 第一节 道教佛教

 第二节 院校诗社

 第三节 柯山著述

第七章 作品集萃

 第一节 记

 第二节 序

 第三节 疏

 第四节 赋

 第五节 诗

 第六节 词

 第七节 曲

第八章 丛录纵览

 第一节 烂柯异说

 第二节 掌故杂记

附录

大事记

后记

试读章节

两晋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晋武帝司马炎于泰始元年(265)取代三国魏政权以后,于太康元年(280)灭吴,从而统一天下。但这种统一局面仅维持短短10年时间,至晋惠帝司马衷永平元年(291),即发生为争夺皇位而叛乱的“八王之乱”,战乱一直延续16年之久。其时,晋都洛阳周围13岁以上男子均被逼当兵或服徭役,米价竟达石米万钱。人民颠沛流离,纷纷南逃,几乎十不存一。接着又发生五胡十六国之乱,促使西晋王朝的覆灭。南逃之西晋贵族于建业(今南京)拥司马懿之曾孙司马睿为帝,建立东晋王朝,保有江南半壁江山。其时,道家之说已在江南普遍传播,人们在乱离之后,向往世外桃源。崇尚清谈,好神仙之说,希望能像神仙一样归隐山中,很快度过乱世,过上一个祥和安定的生活。于是与这种追求和愿望吻合的神仙传说便产生出来了。

衢州石室山风景幽丽,山岩造型奇特,古木参天,终日云烟缥缈,有如人间仙境,像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就很容易产生与神仙相关的传说,“王质遇仙,观弈烂柯”的传说也许就是在这样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中产生出来的。

这个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

相传在晋代时,信安(今衢城)有一位靠采樵为生的樵夫,他姓王名质,俗传其字为子仙,故通称为王子仙,亦称王子。家住城内太白井旁;又有传说,其家住离石室山三里余的一个叫王岩的地方。家有老母和一个名贵的幼弟,全靠王质采樵为生。其时,石室山林木茂盛,距其家又近,王质经常到石室山砍柴。每次砍好柴后,总要坐在石梁上歇息,看一看周围的翠柏苍松,领略一番幽美的风景,然后担着柴去市上出售。一天,王质也像往常一样上山砍柴。当他挑起柴担下山经过石梁时,突然发现石梁下山洞旁有两位少年正坐在石桌的两旁对弈。王质也是一位围棋的爱好者,平时在空闲时也喜欢与人对弈一番,见此情景正投其所好,急忙放好柴担,拿着砍柴斧,走向石桌旁,以柴斧当凳,坐在旁边看了起来。看到这两位少年所下的棋著均为出人意料的高著,喜得他心花怒放,就更加聚精会神地观看这黑白之间的会战。两位下棋人见王质如此认真地观棋,就随手递给他一颗形如枣核的东西吃,王质边看边吃,吃后便不觉饥渴。当一局终了,王质尚沉迷在几著百思不得其解的妙著中,正待开言请教。这时,两位弈棋者提醒说:“你来已久,可以回去了。”王质抬头一看,此时已是日薄西山,暮色霭霭。想起家中老母、幼弟。急忙起身拿柴斧,但回身一看,发现斧头已是锈迹斑斑,层层剥蚀,斧柄亦已烂尽。再回头时,那两位弈棋的少年也倏忽不见。无奈,王质连忙去收拾柴担,却连柴担也不见了。只好急匆匆地空着双手下山回家。此时四周已是雾霭茫茫,连往常走过多次的道路也不知在何方。只好随着云雾,摸索着走下山来,沿着溪回到了城内。但何处是自己的家已无法辨认了。经四处打听,只有几位白发老人回忆起曾听祖辈传言,有一个名叫王质的上山采樵,一去不返,其弟王贵为寻找哥哥,也是一直没有回家。但是这件事情离现在已经有好几代了。于是王质又重返入山,后即不知所终。据传说,王质入山后,在与乌巨山相连的一座山上找到他的弟弟,与其弟均得道成仙而去。故此山后即称为王贵山,其观棋烂掉斧柄的山从此就叫烂柯山。

这个美丽而又神奇的传说至北魏时已流传四方,民间还为此传说创作了歌谣称:“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P13-14

序言

衢州烂柯山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城南郊区10公里的石室乡境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是晋代王质遇仙对弈,观棋烂柯神话故事的诞生地,从已知有文字记录至今已有1600余年,其名盛传不衰。这里山含翠黛,涧泉汩汩,石梁横空,洞穴生风。终日云烟缥缈,有如人间仙境,是浙江省省级旅游风景区。这天生地造的胜景,是大自然对衢州的恩赐。而王质遇仙这一传奇故事经历代典籍的记载,远播海内外。干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心仪名山而留下不朽之诗文,从而使烂柯山文化积淀如此之深厚,其意蕴如此之博大。

烂柯山又称围棋仙地,凡有围棋活动之处,莫不知烂柯典故。烂柯棋谱盛名天下,“烂柯”已成为围棋的别称。

烂柯山被道家称为七十二福地之一,名之为“烂柯福地”。道教将此处视为修真圣地,称其为“青霞第八洞天”。烂柯山又为衢州佛教发祥地之一,其山南麓的宝岩寺,曾盛极一时。

烂柯山有石破天惊之奇,柯烂人醒之妙,人间沧桑,意境无限。自晋朝以来,世世代代令人神往,烂柯文化早巳融入向往者的心坎之上。

后记

作为衢州区域文化集成丛书的一种,《围棋仙地——衢州烂柯山》在1998年版《烂柯山志》的基础上作了增删、修改和调整。

1998年版《烂柯山志》于1997年编纂完成,1998年7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编纂领导小组由顾问余子安、傅春龄,组长王义布,副组长虞安生、徐文荣,成员王义布、范显镗、诸葛静、徐文荣、梅建宏、虞安生组成。主编徐文荣、诸葛静、范显镗。姜宁馨、王义布分别作序。

《围棋仙地——衢州烂柯山》的编纂工作在衢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持下进行。编纂领导小组由顾问徐文荣,组长周红燕,副组长季日新、张晓宏、樊笑安,成员汪金根、何剑、石延海、方建伟、蓝朝龙、江健、郑骏、涂建明、赵红兴、周萍组成,编辑周樟华、姜平,摄影许军、周志浩、王洁廉。编纂工作得到市方志办、市旅游委员会、市体育局、市围棋协会、市图书馆等相关部门、单位的热情支持,于2016年11月编纂完成。

值此新书出版之际,向所有为《烂柯山志》和《围棋仙地——衢州烂柯山》的问世付出过辛劳的同志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1 15: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