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超所著的《迟来的利维坦(1935年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改革)》是以一手资料为基础对罗斯福“新政”的1935年联储体系改革进行深入专门研究的成功之作。它分析了联储体系自建立之日起存在的种种弊端与不足,得出了这次改革最终将联储体系打造成了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的重要结论,使我们对货币政策之所以能在战后成为美国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的原因有了更为清楚的了解,也让我们看到“新政”的金融改革不仅仅是对付大萧条的应急之举,而且还有着眼于未来的长远考虑。
| 书名 | 迟来的利维坦(1935年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改革) |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 作者 | 孙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孙超所著的《迟来的利维坦(1935年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改革)》是以一手资料为基础对罗斯福“新政”的1935年联储体系改革进行深入专门研究的成功之作。它分析了联储体系自建立之日起存在的种种弊端与不足,得出了这次改革最终将联储体系打造成了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的重要结论,使我们对货币政策之所以能在战后成为美国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的原因有了更为清楚的了解,也让我们看到“新政”的金融改革不仅仅是对付大萧条的应急之举,而且还有着眼于未来的长远考虑。 内容推荐 孙超所著的《迟来的利维坦(1935年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改革)》以20世纪30年代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在银行危机情况下的体系重构过程为主线,叙述了从危机的开启,改革计划的制订,与行政当局意见的博弈和整合到政策的实施,对1935年联储改革的具体影响作出了客观评价。 本书文笔流畅,资料丰富,填补学界相关领域的空白,在史料运用上也做到持之有据,且对中西方文献掌握良好,是一个值得学界参考的专著。 目录 序言 导言 第一章 1935年改革前的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一、《联邦储备法》的诞生及联邦储备体系的组建 二、初创时期联邦储备体系的基本特征 三、20世纪20年代联邦储备体系内部纷争与经济萧条的爆发 四、联邦储备体系应对萧条的货币政策与联储的初步改造 第二章 罗斯福“新政”思想的转变与联储改革计划的制定 一、罗斯福“百日新政”与改革思路的转变 二、劳克林·柯里的货币经济学思想及其联储改革计划 三、柯里进入青年智囊团及其对联储改革的思考 第三章 柯里-艾克尔斯备忘录与行政当局联储改革计划的出台 一、马里纳·艾克尔斯与联储改革 二、柯里一艾克尔斯备忘录与行政当局改革法案的出台 第四章 1935年联储改革在国会山上的博弈及其结果 一、联储改革法案在众议院的通过 二、联储改革法案在参议院遭到的阻挠与修正 三、两院联席会议中的较量与联储改革法的出台 第五章 1935年联储改革评析 一、1935年联储改革的主要推动者 二、1935年联储改革的主要成就 三、1935年联储改革的长远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