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在等待
陶罐苇渡在等待
滑板骨头在等待
村庄幼童们在等待
小狐狸灰井在等待
他们都在寻找
苔羊探索员在寻找
书匠粒小丫在寻找
绿蜻蜓和熊在寻找
孤独的青鸟在寻找
等待与寻找
是生命的内核
是直面未知的勇气
是邂逅奇迹的转角
于是,在心的期盼中
精彩绝伦的想象纷飞如雪
在这里——
夜是可以熬汤的
时差是可以吃的
花芯里能扯出线
村庄们想要成年
精灵们讲着斯兔斯鹿语
在熊的囚禁中安眠
孤独的青鸟振翅高飞
飞往更深却安逸的孤独……
“她听见许多细小的声音浮起来,好听极了,这是她懂的音乐。”
《飞过神祠的青鸟》是新锐童话作家途丫的中短篇童话集。
《飞过神祠的青鸟》是新锐童话作家途丫的中短篇童话集。途丫的童话充满了浓郁的人文色彩、异域风情与深刻的生命意识,这得益于她特殊的生活阅历和丰富的阅读经验。
在天马行空、虚实变幻之中,“后羿射日”故事中的乌鸦们吐下了火焰般的糖果,不苟言笑的哥哥在山那边的秘密小屋里拉扯着花线,名叫“骨头”的滑板开始了与女孩一起的新生活,什么都不会的妹妹却偏偏会熬一道叫“夜”的汤品,人类居住的村庄原来也有未成年与成年之分,口味怪异的爱玲小姐最喜欢吃的东西是时差!……
读这本书,就犹如在一条“幻想美食街”游览,品尝了各色神秘、新奇、古怪的美味之后,还能在心中留下隽永的余味,引起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对生命的思索、对孤独与陪伴的探寻,收获心灵上的充实及安宁。
“怎么了?”它喊。
哭声停下来。它听见猫头鹰擤了擤鼻涕,说:“我坏了,明天他们要来把我从墙上拆走了。”
“我也要走了。我们都要走的。每一个。”
“不一样。”猫头鹰说,“从这里出,你们的生活才刚开始。可我的就结束了。他们会把我扔进垃圾桶,和那些又脏又丑的耗子在一块儿。”、
“也许,不会像你想的那么糟。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呢?”
“我知道啊!毕竟我是猫头鹰,猫头鹰呀!我们一出生就会预言,那东西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无论在香喷喷的大森林,还是乏味的库房中,猫头鹰就是猫头鹰!”
“哦,那你知道我的命运吗?”
没有说话的声音。140706静静地等着。铁锈色的黑暗里,它突然看见一束光,那是猫头鹰琥珀黄的眼睛。“哦,你是这个厂里生产的第140706个滑板。”然后,光消失了,猫头鹰把头歪到了一边,“你的命运,当然也是第140706个滑板的命运喽。”
“啊,每个滑板都有独特的命运吗?”
“当然啊。”
“可我们都是一模一样的滑板呀。我们从一个同样的机器……”
“哼哼,同样的机器也做不出同样的滑板。小毛头,你看见过和我一样帅的猫头鹰吗?没有。不可能有。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猫头鹰,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滑板。更别提命运了。”
“那我的是怎样?”
“不告诉你。”
“好吧好吧,透露一点,你的命运就是,以后再也不会遇见我。”
“好吧好吧,再透露一点,你会遇到一个小孩。你会有一个名字。还有一段传奇。”
“哇!怎样的小孩?”
“喂,我不能说更多了。我都快死了,没有预言的心情了。”
“你不会死的。”140706说,“你唱歌唱得那么好听。他们会把你修好,再挂到墙上。”
“唱歌?拜托,我那是在吟诗!不过……你喜欢?”
“嗯!”
猫头鹰沉默了一会儿,说:“我还是第一次听滑板赞美我。”它的声音有点起伏不平:“这感觉真不错。可惜我快要死了。我把我最后的魔法送给你吧。”
“你会魔法?”
“当然。我是猫头鹰,猫头鹰呀!我们一出生就会魔法,那东西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无论在香喷喷的大森林,还是乏味的库房中,猫头鹰就是猫头鹰!” “哦,那你要送给我什么魔法呢?”
“没有名字的魔法。我爷爷说,真正的魔法都是没有名字的。”
“那是一只咒语吗?连名字都没有,我怎么知道什么场合用呢?”
“咒语都是骗小孩儿的!我这货真价实的魔法,是能量!我把能量唱进你的身体里,平时它乖乖睡觉,等你需要的时候,它自然就会蹦出来。听好了哟!”猫头鹰伸长了脖子,对着缝隙嘀嘀咕咕唱了起来。听着听着,滑板睡着了。它并没有觉得身体有什么不同。
第二天一大早,140706出库了。“再见!猫头鹰!”它大声喊。猫头鹰没理它。
它没有看见猫头鹰被人从墙上摘下来。它们真的再也没有相见。P12-15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经历了上一个黄金十年的发展,结出累累硕果,一个显著的繁荣标志,就是形成了老中青少四代同堂的创作队伍。近年来,老一辈作家们锋芒依旧,新作不断;中青年作家创作力旺盛,已成为儿童文学的中流砥柱;更有一些崭露头角的少年写作者,出手不凡,潜力令人期待。这样一个层次丰富的创作队伍同台竞技,给中国少年儿童奉献出一大批不同风格、不同体验的优质文学作品。随着第二个黄金期的到来,曾经的青少年写作者正在成长为中流砥柱,更多更年轻的写作者需要被发现。
在儿童文学的发展中,青年写作者往往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为少年儿童写作,必然需要与少年儿童心灵相通。如何保持童心童趣,成为每一位写作者必然面临的问题。很多儿童文学作家都想方设法地与少年儿童多交流多沟通,以保持对当下少年儿童的认知和相知,这是儿童文学创作的一大法宝。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因此葆有童心。随着年龄的增长,难度会越来越大。但是,青年写作者、少年写作者带着对同龄人的体认和观察,能够较轻松地接近少年儿童,表达出一代代新新人类的情感、思想和审美取向,这是儿童文学永葆青春活力的重要力量来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对青年写作者的发现和培养,在儿童文学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读者来说,读同龄人、近龄人写的文字,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和代入感,也许艺术上不那么精湛,思想上不那么清晰和深刻,但情感上是融洽的,更易于带来价值观的认同和引导。这就说到了青年写作者的另一个重要作用:价值观的培养。
毋庸讳言,儿童文学一定是带有教育意义的,带有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和引导作用的。换句话说.恐怕没有哪个国家的儿童文学不是主旋律的。通过文学塑造下一代少年儿童的中国品格、中国气质,应该是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作用。这其实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宏大命题。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从一开始就有着积极介入当下社会发展、主动承担教育培养后代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的优良传统。到了今天,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文化的较量已经上升到国家竞争的高度,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少年儿童的审美趣味、文学素养、艺术鉴赏能力,往往和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因此,儿童阅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我国正处在儿童阅读的爆炸式发展过程中,家长们越来越关注孩子的阅读,并且亲自参与挑选作品和陪伴阅读。家长对儿童文学的挑剔对儿童文学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对于写作者和出版社来说,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有可能创造下一个辉煌。
这其实是很困难的。对写作者来说,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扩大眼界和认识,使自己成为一个能够引领少年儿童,给予他们智慧和启迪的写作者;还要不断提高艺术涵养,提高写作技巧,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精彩,更富于感染力,更有营养,真正让读者有所收获。对于出版社来说,出版新人的作品需要胆略和眼光,需要付得起经受市场考验的资本和耐心,需要有高度的社会担当。
广东新世纪出版社策划出版这套“原创新锐少儿文学精品书系”,就展现出了出版工作者应有的气魄和胆识,表现出高度的社会担当。这个出版社有一群有追求、敢担当的年轻编辑,在有远见卓识的出版人带领下,踏上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巨浪,做勇敢的弄潮儿,放眼全国,寻找那些正在升起的星星,不拘俗套,不拘一格,只在乎文学性、审美意趣和思想境界,全心全意为少年儿童奉上精美的阅读大餐。第一批所选作品包括夏商周的长篇童话《北川女孩的异想》、陈诗哥的中短篇童话集《一个故事的故事》、余晋的中短篇童话集《猫须镇奇妙故事集》、一苇的中短篇童话集《花香湖》、何兮的长篇童话《蒜,跳着走了》、途丫的中短篇童话集《飞过神祠的青鸟》。这几位作家都是近年来创作活跃的青年作家,他们的作品各具特色,内容涉及广泛,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想象独特、故事精彩,一路读来,仿佛经历了多个不同风情的秘密花园。他们的作品也还有一些瑕疵,有的时候显得稚嫩,甚至笨拙,但与读者一起成长,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期待这套书系不断壮大。囊括更多风格、更多品类的精品佳作,为少年儿童的不同阅读需求提供更加丰富的盛宴。
(纳杨,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