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中的新世界丛书”按主题编排,全套书分别聚焦“精灵”“诚实”“情趣”“正义”“优雅”“责任”“勇毅”“合作”“善良”“智慧”10个主题,这些主题多是当下教育关注的重点,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围绕这些主题,本套书精选了近200篇经典的童话故事,用它们来传递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为儿童营造了一座美丽、温馨的精神家园。全套书插入了精美的彩色插图,既丰富了青少年的阅读体验,又启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全书在文章开篇设置“名师之问”,对该篇童话予以提示性指导;在结尾设置“读书郎之思”,引导读者对童话进行进一步的思考,领会童话的主题、蕴含的道理,启迪思想,引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张丽芳主编的《童话中的精灵》所选均为经典童话故事,每篇故事的主角儿都是一个“精灵”,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即聪明、善良、机智、勇敢,给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故事有趣,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很好的激励作用。每篇童话故事都插入了精美的彩色插图,既丰富了青少年的阅读体验,又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对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有所帮助。
童话对于儿童的语言表达、想象、审美等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系列共10本,选取中外经典童话,按主题进行编排。张丽芳主编的《童话中的精灵》精选了童话中出现的不同动植物和人物形象,通过这些精灵的故事,呈现出真善美,在阅读童话中培养儿童的优秀品质。
可象孩儿仍然充满好奇心,它问肥胖的河马阿姨,为什么河马的眼睛是红的,河马阿姨用宽大的脚掌打象孩儿的屁股。它问毛茸茸的狒狒伯伯,为什么甜瓜吃起来是香甜的,狒狒伯伯用它毛茸茸的前爪打象孩儿的屁股,可象孩儿仍然充满好奇心!凡是它看见、听到、感觉到、嗅到和接触到的一切,都要问一问。
尽管它挨过所有的叔叔、阿姨的打,还是非常好奇。
在明媚春天里的一个早晨,好奇的象孩儿忽然提了一个从未问过的问题:鳄鱼的正餐吃什么呢?“住嘴!”所有的大象齐声喝斥道,并当即揍了象孩儿一顿。
事后不久,象孩儿碰见栖息在荆棘丛中的布谷鸟。象孩儿说: “我爸爸打我,妈妈也打我,所有的叔叔、阿姨都为我的好奇心打我,可我仍然想知道鳄鱼正餐吃什么。”
布谷鸟同情地说:“到那灰绿色的、滑腻的、岸边长满蓝桉树的利漠玻玻河找答案去吧。”
第二天清晨,好奇的象孩儿背着100磅(1磅约等于O.45千克)香蕉(又短又红的那种)、100磅甘蔗(又长又紫的那种)、17个甜瓜(又绿又脆的那种),对亲爱的家人说: “再见了,我要到灰绿色的、滑腻的利漠玻玻河去,看看鳄鱼的正餐吃什么。”大象们又揍了象孩儿一顿,尽管象孩儿非常客气地请它们不要这样。
象孩儿出发了,它心情激动,但并不十分紧张。它一路吃着甜瓜,瓜皮扔得四处都是,它没法收拾它们。
象孩儿从格拉汉姆城走到金伯利,从金伯利来到坎玛,又从坎玛动身直奔东北,饿了就吃甜瓜,最后终于来到灰绿色的、滑腻的利漠玻玻河,正如布谷鸟所说,河岸上满是蓝桉树。
我们应该知道,直到那一星期,那一天,那一小时,那一分钟,好奇的象孩儿从未见过一只鳄鱼,更不知道是什么长相。因为就要见到鳄鱼了,象孩儿瞪大了眼睛。
它首先遇到的是一条盘踞在岩石上的花斑大蟒蛇。
“打扰您了。”象孩儿彬彬有礼地说,“在这块乱七八糟的地方您见过鳄鱼吗?”
“见过鳄鱼吗?”巨蟒用令人发抖的嗓音轻蔑地重复道,“你还想问我什么?”
“真抱歉。”象孩儿说,“您能好心告诉我鳄鱼正餐吃什么吗?”
巨蟒伸开盘曲的身子,用它那披着鳞片的、鞭子似的尾巴抽打象孩儿。
“真怪。”象孩儿感到困惑不解,“我的爸爸、妈妈、叔叔、姑姑,还有河马阿姨和狒狒伯伯,它们都为我的好奇心打我——我想这次又是这个原因。” 于是象孩儿有礼貌地向大蟒告别,还帮它重新把身子盘在岩石上,然后又踏上了旅途。
象孩儿心情激动,但并不十分紧张,一路上吃着甜瓜,瓜皮扔得四处都是,它实在无法捡起它们。最后,在灰绿色的、滑腻的利漠玻玻河边,象孩儿踩着了一块木头似的东西。
这次倒真的是鳄鱼。鳄鱼眨着一只眼睛。
“打扰您了。”象孩儿彬彬有礼地说,“在这块乱七八糟的地方,您可曾看到过鳄鱼?”
鳄鱼又眨了眨另一只眼睛,从淤泥中抬起半条尾巴。象孩儿连忙有礼貌地退回去,它可不想再次挨打了。
“走近点,小家伙。”鳄鱼说,“你怎么想起问我这个问题?”
“请原谅。”象孩儿仍然有礼貌地说,“爸爸打我的屁股,妈妈打我的屁股,还有高大的鸵鸟阿姨和长颈鹿叔叔,它们都打得那么狠,就跟肥胖的河马阿姨和毛茸茸的狒狒伯伯一样,还有巨蟒,就在这儿岸边,用它那多鳞的、鞭子似的尾巴抽过我,它比其他人打得更狠。如果您受到这样的待遇会怎样呢?我可不想再挨打。”
“走近点,小家伙。”鳄鱼说,“我就是鳄鱼。”说着,挤出几滴眼泪,以此证明这完全是真的。
象孩儿屏住呼吸,心怦怦直跳,在岸边跪坐下来,问:“您就是我这些天一直在找的鳄鱼吗?您能告诉我,您的正餐吃什么吗?”
“走近点,小家伙。”鳄鱼别有用心地说,“我小声告诉你。”
于是象孩儿把头靠近鳄鱼那充满香味、满口尖牙的嘴。鳄鱼一口咬住象孩儿的小鼻子……
P2-5
“精灵”,多可爱的字眼!童话世界中存在着太多这样正义、灵动、美丽的生物!它们是“象孩儿”“刺猬夫妇”“快乐的狮子”“七只小山羊”……翻开这本《童话中{的精灵》,这些小精灵就会跃然纸上,跳出来与你拥抱呢!
童话故事中因有魔法的出现而充满趣味,因有精灵的现身而让人充满惊喜,童话中的许多精灵大都是通过自己的魔法来帮助主人公,最终达到一个美满的结局。
《两个神秘的小鞋匠》中一对善良的鞋匠夫妇从没做过坏事,却一直很贫穷。眼看着只剩下做一双鞋的皮子了,这天晚上,鞋匠准备好了材料和工具,打算第二天一早认认真真地做最后一双鞋,没想到,奇迹就在夜里发生了。两个可爱的小精灵在鞋匠最困难的时候从天而降,他们有精湛的制鞋本领,帮助鞋匠完成做鞋的工作,卖出好价钱。鞋匠夫妇渐渐富裕起来,一辈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小精灵蹑手蹑脚的动作、穿针引线的灵活、得到衣服时的欣喜神情和手舞足、蹈的样子,都充满着孩子般的天真和活力。
《丑小鸭》告诉我们:人没有一出生就一帆风顺的,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向着目标进取,就能把握住明天。从小树立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努力,遇到困难决不退缩,要像丑小鸭那样,不畏嘲笑,不畏艰苦的追求,最后,你们也会变成一只只人人羡慕的“美丽的小天鹅”。
《面包房里的猫》中的莫格很贪吃,在主人给它吃了酵母后,莫格变得越来越大,面包房也不能住了。镇上的人们都担心莫格太大会给大家的生活带来麻烦,希望莫格不要在镇上生活。可是,有一天,主人和镇上的人们正在为莫格变大而担忧时,莫格挡住了洪水,保护了镇上人们的安全。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些可爱的精灵,它们从神奇的童话故事中走来,从艺术家的笔墨中走来,在书中跟我们相见。这些有趣的故事让人感觉到由衷的快乐,也让我们感受到童话拥有的永恒温暖,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始终坚守的真理和信念,也是跟纯真的童心最相契合的地方:淳朴的人、善良的心总是会获得祝福和帮助。
亲爱的孩子,阅读这本《童话中的精灵》,相信在现实生活中你也会成为充满正义、活泼可爱、勇敢智慧的小精灵!
上海市杨浦区建设小学 黄琴
在童话中徜徉
谁都知道童年是最美好的,却难以说清它为什么美好。
童年的境界离自然最近,是人生唯一一段没有机心的时光。童年的曼妙,在于它的清澈纯净、质朴无华。
童年,不是年龄,而是心灵的境界!年龄可以长大,心灵唯有滋养。
童年的心灵如何滋养?是学习一门功课?是参加各种活动?其实,最触动童心的还是童话。
童话,非话。童话里全是儿童的世界,是儿童的嬉笑、嗔怒、稚拙、幻想……
原来,童话的背后是童心。
童话的引人入胜在于:文美、人美、情美。童话是最好的语文,童话里有最纯净的人,童话映照着最真情的人间。如此三美,童年可以徜徉其中。
徜徉在童话中,便是在儿童的世界生活。聆听、阅读,吮吸、吐纳,想象、创造,乐着主人公的乐,忧着主人公的忧。
儿童终将长大,听过、看过的童话可能会忘却,但是善良、正义、诚实、合作、勇毅、责任、智慧、优雅、情趣,还有那个闪亮的精灵,都将长久地留在他们的心底!
在建设小学,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用五年的时间,发现并甄选了数百篇童话,并把这些童话划分为上述十个主题,让这些童话在校园里传播,在校园外传扬。
美学大师朱光潜曾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赠送朋友:慢慢走,欣赏啊!
我们想说:慢慢读啊,童话!
怀揣着童年的梦想,拥裹着童年的温暖,孩子们——
我们出发!
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建设小学的童话阅读学习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的实践探索,如果没有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形式的变革,没有杨浦区在素质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勇于创新、精于指导、善于鼓励的氛围,没有学校教师的进取与合作,没有家庭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就不可能取得这些成果。愿这些成果也能够让全国的少年儿童受益!
感谢上海杨浦区教育局邵志勇局长在繁忙公务中抽出时间,审阅了全部书稿,并作序给予鼓励;上海师范大学吴国平教授不仅帮助我们选篇定目,还对我们的课程学习进行了全程指导;上海杨浦区教育学院朱清一书记在我们编撰丛书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给予方向性的指导和帮助;作家张洁在身体抱恙期间,躺在病床上,认真细致地帮我们审阅了全部童话故事,并且为我们推荐了权威的翻译版本,其“为儿童而活”的精神令我们无法忘怀。感谢广西教育出版社为本丛书的出版所付出的辛劳。 张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