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吃大喝,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作家亦舒在专栏感叹:“莫再等待明年。明年外形、心情、环境可能都不一样,不如今年。那么还有今天,为什么不叫几个人大吃大喝、吹牛搞笑?今天非常重要。”举手举脚地赞成。
旁观者不拍手,反而骂道:“大吃大喝?年轻人有什么条件大吃大喝?你根本就不知道钱难赚,怎么可以乱花?”
花完了才做打算,才是年轻呀。骂我的这个人,没年轻过。
年轻时挨苦,是必经的路程。要是他们的父母给钱,得到的欢乐是不一样的,我见过很多青年都不肯靠家。
我想,能出人头地的,都要在年轻时有苦行僧的经历,所得到的,才能珍惜。对于人生,才更能享受。
所谓的享受,并非荣华富贵。有些人能把儿女抚养长大,已是成绩;有些人种花养鱼,已是代价。
今天过得比昨天快乐,才是亦舒所讲的重要。而这种快乐并非不劳而获,这是原则。
当然有些人认为年纪一大把,做人没有什么成就。但这只是一种想法,是和别人比较的结果。就算比较,比不足,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大吃大喝并不必花太多的钱,年轻时大家分摊也不难为情。或许今天我身上没有,由你先付,明日我来请。路边档熟食中心的食物,不逊于大酒店的餐厅,大家付得起。
亦舒有时也骂我,一点储蓄也没有,把钱请客花光为止。这我也接受,只想告诉她我并不穷,也有储蓄,是精神上的储蓄。我的储蓄,老来脑中有大量回忆挥霍。
活着,大吃大喝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可以吃得不奢侈。银行中多一个零和少一个零,根本上和几个人大吃大喝无关。
真正会吃的人,是不胖的
不知不觉,我成了所谓的“食家”。
说起来真惭愧,我只是一个好奇心极强的人,什么事都想知道多一点。做人嘛,有什么事做得多过吃的?刷牙洗脸一天也不过是两次,而吃,是三餐。问得多,就学得多了。
我不能说已经尝过天下美食,但一生奔波,到处走马看花,吃了一小部分,比不旅行的人多一点罢了。命好,在香港度过黄金期,是吃得穷凶极恶的年代,两头干鲍不算什么,连苏眉也当成杂鱼。
法国碧丽歌黑松菌鹅肝、伊朗鱼子酱、意大利白菌,凡是所谓天下最贵的食材,都尝了。
苏东坡说得最好,他的禅诗有“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只是象征着最美好的事物,诗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的七个字完全相同,当然是表现看过试过就不过是那么一回事儿。自古以来,也只有他一个人敢那么用,也用得最有意境了。
干鲍、鱼子酱、黑白菌和鹅肝又如何?还不是庐山烟雨浙江潮?
和我一起吃过饭的朋友都说:“蔡澜是不吃东西的!”
不是不吃,而是他们看到的时候吃得少。我的早餐最丰富,中饭简单,晚上只是喝酒,那是我拍电影时代养成的习惯,一早出外景,不吃得饱饱的就会半路晕倒!
没应酬在家进餐,愈来愈清淡。一碟豆芽炒豆卜,已经满足。最近还爱上蒸点小银鱼仔,淋上酱油铺在白饭上吃,认为是绝品,其他菜一样都不要。
“你是食家,为什么不胖?”友人问。
一切浅尝,当然肥不了,但还是装腔作势,回答说:“真正会吃的人,是不胖的。”
P86-89
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
——金庸
他(蔡澜)以“真”为生命真谛,行文如此,做人如此。所以他看世人,不论青眼白眼,都出自真,不计较利害得失,只求心中真喜欢。
——倪匡
他(蔡澜)是一个有文化、读书、有想法、有追求的人,只不过世事不能够尽如人意,他就选择放开。
——陈鲁豫
我主演的《锋味江湖》有邀请蔡澜先生来担任美食家一角,蔡澜先生真是一本饮食活字典。
——谢霆锋
大半生下来,蔡澜一直研究人生的意义,答案还是吃吃喝喝。这其中蕴含的一个简单道理是:吃好了,把自己的胃照顾好了,才会心情好,活得开怀。
——《新周刊》
游历世间美景,吃遍全球美食,写尽人间烟火之妙,他是蔡澜。与金庸、黄霑、倪匡并称“香港四大才子”。才子之一蔡澜先生,通晓多国语言,见多识广,琴棋书画、艺术、电影、金石、饮食文化,无不精通。
——《开讲啦》
金庸: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
除了我妻子林乐怡之外,蔡澜兄是我一生中结伴同游、行过最长旅途的人。他和我一起去过日本许多次,每一次都去不同的地方,去不同的旅舍食肆;我们结伴共游欧洲,从整个意大利北部直到巴黎,同游澳洲、新、马、泰国之余,再去北美,从温哥华到三藩市,再到拉斯维加斯,然后又去日本。最近又一起去了杭州。我们共同经历了漫长的旅途,因为我们互相享受做伴的乐趣,一起享受旅途中所遭遇的喜乐或不快。
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率真潇洒而能以轻松活泼的心态对待人生,尤其是对人生中的失落或不愉快遭遇处之泰然,若无其事,不但外表如此,而且是真正的不萦于怀,一笑置之。“置之”不大容易,要加上“一笑”,那是更加不容易了。他不抱怨食物不可口,不抱怨汽车太颠簸,不抱怨女导游太不美貌。他教我怎样喝最低劣辛辣的意大利土酒,怎样在新加坡大排档中吮吸牛骨髓,我会皱起眉头,他始终开怀大笑,所以他肯定比我潇洒得多。
我小时候读《世说新语》,对其中所记魏晋名流的潇洒言行不由得暗暗佩服,后来才感到他们矫揉造作。几年前用功细读魏晋正史,方知何曾、王衍、王戎、潘岳等这大批风流名士、乌衣子弟,其实猥琐龌龊得很,政治生涯和实际生活之卑鄙下流,与他们的漂亮谈吐适成对照。我现在年纪大了,世事经历多了,各种各样的人物也见得多了,真的潇洒,还是硬扮漂亮一见即知。我喜欢和蔡澜交友交往,不仅仅是由于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对我友谊深厚,更由于他一贯的潇洒自若。好像令狐冲、段誉、郭靖、乔峰,四个都是好人,然而我更喜欢和令狐冲大哥、段公子做朋友。
蔡澜见识广博,懂的很多,人情通达而善于为人着想,琴棋书画、酒色财气、吃喝嫖赌,文学电影,什么都懂。他不弹古琴、不下围棋、不作画、不嫖、不赌,但人生中各种玩意儿都懂其门道,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更可说是第一流的通达。
他女友不少,但皆接之以礼,不逾友道。男友更多,三教九流,不拘一格。他说黄色笑话更是绝顶卓越,听来只觉其十分可笑而毫不猥亵,那也是很高明的艺术了。
过去,和他一起相对喝威士忌、抽香烟谈天,是生活中一大乐趣。自从我去年心脏病发之后,香烟不能抽了,烈酒也不能饮了,然而每逢宴席,仍喜欢坐在他旁边,一来习惯了,二来可以互相悄声说些席上旁人不中听的话,共引以为乐,三则可以闻到一些他所吸的香烟余气,稍过烟瘾。蔡澜交友虽广,不识他的人毕竟还是很多,如果读了我这篇短文心生仰慕,想享受一下听他谈话之乐,未必有机会坐在他身旁饮酒,那么读几本他写的随笔,所得也相差无几。
《随心随意去生活》是知名作家、美食家、生活家蔡澜书写生活方式的散文随笔集。
在本书中,他谈酒,谈茶,谈花,谈猫,谈女人,谈爱情,谈读书,谈旅行,谈自己喜欢做的事,谈生活的意义,无所不谈。
其文字至真至纯,而又活泼有趣,短则数百字,长则千余字,看似散漫琐碎,实则深藏智慧,常有点睛之笔,令人有醍醐灌顶之感,深得明清小品文精髓,自成一家。
蔡澜以率真洒脱的生活态度,把生活过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值得每一个向往自在生活的人学习。
蔡澜集美食家、电影人、主持人、作家于一身,阅历丰富,潇洒不羁,吃遍天下,走遍天下,玩遍天下,写遍天下,把生活过成了自己真正喜欢的样子,被无数人奉为人生典范。在蔡澜著的《随心随意去生活》中,他赤诚奉献迄今70余年的生活智慧,也许,从蔡澜的这本书里,你可以重新定义生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新周刊》年度生活家蔡澜写给你的生活哲学之书,你也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