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莎士比亚戏剧选(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国)威廉·莎士比亚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威廉·莎士比亚的戏剧大部分是据旧剧本、编年史与小说故事创作的,在创作中注入了自己的先进理想,赋予它们新的生命。莎士比亚是无与伦比的戏剧结构大师,他的剧本固然有悲、喜剧之分,但在创作实际中又打破了悲喜剧的界限,从而展现出更丰富饱满的人性和人物的精神世界。

《莎士比亚戏剧选(全译本)(精)》收录了《理查二世》《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哈姆莱特》《李尔王》《暴风雨》六部作品。

内容推荐

《莎士比亚戏剧选(全译本)(精)》选取的6部剧作包括了威廉·莎士比亚在各创作时期的不同类型的作品,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反映出莎士比亚戏剧的创作特色。需要指出的是,本书各剧作均辑自朱生豪先生的译文。

目录

理查二世

威尼斯商人

第十二夜

哈姆莱特

李尔王

暴风雨

试读章节

波林勃洛克 愿无数幸福的岁月降临于我的宽仁慈爱的君王!

毛勃雷 愿陛下的幸福与日俱增,直到上天嫉妒地上的佳运,把一个不朽的荣名加在您的王冠之上!

理查王 我谢谢你们两位。可是两人之中,有一个人不过向我假意谄媚,因为你们今天来此的目的,是要彼此互控各人以叛逆的重罪。海瑞福德贤弟,你对于诺福克公爵托马斯·毛勃雷有什么不满?

波林勃洛克 第一,愿上天记录我的言语!我今天来到陛下的御座之前,提出这一控诉,完全是出于一个臣子关怀他主上安全的一片忠心,绝对没有什么恶意的仇恨。现在,托马斯·毛勃雷,我要和你面面相对,听着我的话吧;我的身体将要在这人世担保我所说的一切,否则我的灵魂将要在天上负责它的真实。你是一个叛徒和奸贼,辜负国恩,死有余辜;天色越是晴朗空明,越显得浮云的混浊。让我再用奸恶的叛徒的名字塞在你的嘴里。请陛下允许我,在我离开这儿以前,我要用我正义的宝剑证明我的说话。

毛勃雷 不要因为我言辞的冷淡而责怪我情虚气馁;这不是一场妇人的战争,可以凭着舌剑唇枪解决我们两人之间的争端;热血正在胸膛里沸腾,准备因此而溅洒。可是我并没有唾面自干的耐性,能够忍受这样的侮辱而不发一言。首先因为当着陛下的天威之前,不敢不抑制我的口舌,否则我早就把这些叛逆的名称加倍掷还给他了。要不是他的身体里流着高贵的王族的血液,要不是他是陛下的亲属,我就要向他公然挑战,把唾涎吐在他的身上,骂他是一个造谣诽谤的懦夫和恶汉。为了证实他是这样一个人,我愿意让他先占一点上风,然后再和他决一雌雄,即使我必须徒步走到阿尔卑斯山的冰天雪地之间,或是任何英国人所敢于涉足的辽远的地方和他相会,我也决不畏避。现在我要凭着决斗为我的忠心辩护,凭着我的一切希望发誓,他说的全然是虚伪的谎话。

波林勃洛克 脸色惨白的战栗的懦夫,这儿我掷下我的手套,声明放弃我的国王亲属的身份;你的恐惧,不是你的尊敬,使你提出我的血统的尊严作为借口。要是你的畏罪的灵魂里还残留着几分勇气,敢接受我的荣誉的信物,那么俯身下去,把它拾起来吧;凭着它和一切武士的礼仪,我要和你彼此用各人的武器决战,证实你的罪状,揭穿你的谎话。毛勃雷 我把它拾起来了;凭着那轻按我的肩头、使我受到骑士荣封的御剑起誓,我愿意接受一切按照骑士规矩的正当的挑战;假如我是叛徒,或者我的应战是不义的,那么,但愿我一上了马,不再留着活命下来!

理查王 我的贤弟控诉毛勃雷的,究竟是一些什么罪名?像他那样为我们所倚畀的人,倘不是果然犯下昭彰的重罪,是决不会引起我们丝毫恶意的猜疑的。

波林勃洛克 瞧吧,我所说的话,我的生命将要证明它的真实。毛勃雷曾经借着补助王军军饷的名义,领到八千金币;正像一个奸诈的叛徒、误国的恶贼一样,他把这一笔饷款全数填充了他私人的欲壑。除了这一项罪状以外,我还要说,并且准备在这儿或者在任何英国人眼光所及的最远的边界,用武力证明,这十八年来,我们国内一切叛逆的阴谋,追本穷源,都是出于毛勃雷的主动。不但如此,我还要凭着他的罪恶的生命,肯定地指出葛罗斯特公爵是被他设计谋害的。像一个卑怯的叛徒,他嗾使那位公爵轻信敌人,用暴力溅洒了他的无辜的血液;正像被害的亚伯一样,他的血正在从无言的墓穴里向我高声呼喊,要求我替他伸冤雪恨,痛惩奸凶;凭着我的光荣的家世起誓,我要手刃他的仇人,否则宁愿丧失我的生命。

理查王 他的决心多么大呀!托马斯·诺福克,你对于这番活有些什么辩白?

P6-7

序言

莎士比亚的挚友、剧作家本·琼生曾经撰诗颂赞“我敬爱的威廉·莎士比亚先生”,他吟道:

你是坟墓以外的一座纪念碑,

你仍然活着,只要你的书还在,

只要我会读书,会说出赞词。

你诗人之星,照耀吧!用你的激情申斥,

或灵感之流鼓舞,衰落的剧坛;

自从你高飞而去,它就像黑夜般哀伤,

盼不到白昼,要不是有你这卷著作的光芒。

琼生道出了那个时代对莎氏的最高赞美,其慧眼之下的莎士比亚是诗歌与戏剧中的天才之天才,其戏剧和诗歌的艺术魅力超越时空,惠及万代,永为后人景仰膜拜。数百年过去了,时光完全证实了琼生的赞语绝非谀词,莎士比亚已然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耀眼的巨星,其作品的影响早已超出英国乃至欧洲的地域,而遍及全球,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盛筵。毫不夸张地说,莎士比亚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影响最大的文学家之一。

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诞生于英国中部沃里克郡的斯特拉福市。“莎士比亚”(shakespeare)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意为“挥舞长矛”),但这个家族并非贵胄世家,而是基本以务农和经商为主。莎氏先辈也曾追随王室,参与过几次征战。及至威廉·莎士比亚父亲那一辈,或许由于经商得法,家产大增,才跻身殷实士绅人家之列。莎士比亚5岁时,因其家庭属于行会成员,因而得享子弟免费入斯特拉福市立文法学校念书的待遇。该校尽管不是贵族学校,但入学者都是当地有实力有特权的平民子弟,因此,学校的教学质量比一般平民学校要好得多。据记载,这所学校的教师大多为牛津大学的毕业生,所授科目也以拉丁文为主,如拉丁文法、文学、历史等等。在学校里,莎士比亚阅读了大量的历史书籍和古代文学典籍(本-琼生曾提及莎氏并不精通拉丁文,故一般推测,他阅读的文献多半为古典作品的英文译本),从而扩大并丰富了他的文学视野及艺术修养。

但好景不长,由于经商失利及土地收入的锐减,加之家庭人口众多,莎家生计日艰,作为长子的莎士比亚13岁时就不得不辍学,开始奔波谋生。据说,为贴补家用,他先后从事过学徒工、文书、家庭教师等多种职业,少年时期的人生经历异常丰富。22岁时(1586年左右),生性向往自由、不甘寂寞的莎士比亚终于离开家乡,前往伦敦谋生。不少研究者认为,莎士比亚是跟随一个戏班子闯伦敦的;或许这一意味深长的举动表明,“戏剧”才是这个年轻人梦寐以求的事业。可以想象,初入这座当时英国最大城市的莎士比亚,必定经受过不少生活的痛苦和磨难。大城市自然“居大不易”,莎士比亚在此期间的打拼经历已无从考证,但有一点可以确认,他在伦敦的生活始终与戏剧相连。

根据学者的研究,1590年以前,莎士比亚的生活处于戏剧的“边缘”,主要是做所谓的“低贱差役”,诸如当剧院门口的清洁工、马夫等等。艰难的生活既磨炼了他,又赋予了他近距离观察大城市各个阶层人士的绝佳机缘。确实,除了剧场,当时再也没有其他能将所有社会阶层都纳入其中的世俗场所了。剧场不仅能演绎戏剧情景的虚幻悲欢,更能展示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琐屑。年轻而睿智的莎士比亚于其中跌打滚爬,生活阅历得以日益丰盛。就目前所能收集的文献看,1590年后,莎士比亚开始“投身”演艺生涯,从舞台传唤员、提词员干起,进而逐渐出演一些“跑龙套”的角色及一些配角,从未演过什么“大角儿”。但所谓“一失一得”,演艺的平庸并未妨碍为时代造就了一位出神入化的戏剧巨人。那时,莎士比亚受人之托,尝试着改编民间故事和旧剧本,由于多年的舞台演出经验以及丰富的人生经历,加之不错的写作功底,这些民间传奇、旧剧在莎氏笔下颇能推陈出新,别具趣味,广受观众和剧团的欢迎。渐渐地,莎士比亚声名鹊起,才华凸现,成为伦敦戏剧界有名的剧作家。

1590到1592年问,莎士比亚创作出了历史剧《亨利六世》(总计3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成就,奠定了他在伦敦戏剧界不可撼动的地位。从此,莎士比亚开始了他漫长而辉煌的戏剧创作生涯。

……

再次,从英国戏剧的发展情况看,莎士比亚时期的戏剧是英国有史以来最为繁盛的时期,为莎士比亚提供了一展身手的极佳机遇。正如前文所述,英国当时经济发达,城市对戏剧的需要不断提升,普通民众、资产阶级和贵族对戏剧观赏均有较强的欲望。加之欧洲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以及英国本身丰富的民间传奇、故事的“内容资源”支持,这一切都促使英国戏剧在16世纪得到空前的发展。“大学才子派”便是这一时期英国戏剧的主要代表(代表戏剧家有李利、马洛、格林、基德等)。这批剧作家均受过大学教育,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理想色彩。“大学才子派”一扫之前戏剧过于粗鄙的缺陷,在内容和语言上多有创新改造,剧作用语典雅,以无韵的白体诗或散文创作剧本,十分注意完善戏剧的表演和结构技巧,他们创作的大量作品对当时的英国戏剧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大学才子派”的作品。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相当数量的莎剧改编自他人的旧作,不少就是“大学才子派”的作品(如《哈姆莱特》的剧情基本移自基德的《西班牙的悲剧》;《威尼斯商人》的不少情节来自马洛的《马耳他的犹太人》等等),另一方面,“大学才子派”的散文体和无韵诗的戏剧语言,对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影响巨大(在悲剧语言上尤甚)。但莎士比亚的伟大之处正在于创造性地继承了“大学才子派”的戏剧特色,将原本平淡无奇(或仅仅以猎奇为尚)的故事情节,提炼升华为具有丰富社会内容和意义、彰显人性复杂的不朽巨作。在语言上,莎士比亚更是克服了才子们矫揉造作的通病,无论在白体诗的创新还是在散文的运用上,都能将生动鲜活的民间生活语言融入戏剧,且得心应手,从而更流畅更灵活地服务于戏剧。

本书选取的6部剧作包括了莎士比亚在各创作时期的不同类型的作品,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反映出莎士比亚戏剧的创作特色。相信读者在阅读后能对莎士比亚高超的戏剧艺术技巧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有更多的领悟。需要指出的是,本书各剧作均辑自朱生豪先生的译文。朱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青年时期便发愿译出莎士比亚所有剧作,可惜天妒英才,因病早逝。就其已译毕的大部分莎剧来看,译笔隽永流畅,实属译苑经典。这些译作对莎士比亚在中国的传播作用非凡,至今仍被视为莎剧的最佳汉语译本之一。在此,笔者愿与众多读者一起,奉心香一瓣,向先生表达受泽后辈最深切的怀念与敬意。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黄禄善

2014年6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