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反映中国大西南地区脱贫攻坚主题的原创儿童文学长篇小说;
这是一幅描绘高原山地生态种植、养殖,助推乌蒙山区精准扶贫的山村画卷;
这是一部生动刻画了当代乡村少年、扶贫工作队员等典型人物的主旋律作品……
野猪岭的吉贵,当年为了温饱而忍痛放弃读书,生活艰难。一个意外的野猪事件引起了扶贫工作队的注意,眼镜队长和队员高黑瘦多次深入野猪岭,与他们一家商量野猪饲养、土豆种植和加工……土豆改变了这一家人的命运,土豆给脱贫带来了希望,也促进了少年闰生的健康成长。吕翼著的《岭上的阳光》刻画了当代乡村少年、扶贫工作队员等典型人物,描绘了高原山地土豆种植、生猪养殖助推农民脱贫致富的山村画卷。
《岭上的阳光》由吕翼著。
在云贵高原之上的野猪岭,农民吉贵与即将进入叛逆期的儿子闰生,意外发现刚种下地的土豆种子被野猪偷吃了。于是,在这个雾气弥漫的清晨,父子俩先后登上山岭,希望能够揪出“幕后凶手”……经过一番与野猪的搏斗之后,闰生却悄悄地救下了一头小野猪,给它取名为小王子,抱回家精心养育。
野猪事件引起了扶贫工作队的重视,队长眼镜叔叔和队员高黑瘦叔叔多次深入野猪岭,走进土豆地,与闰生一家商量野猪饲养、土豆种植和加工。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这一家人与土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土豆是爸爸常年劳作耕耘的亲密对象,是妈妈变着花样做出的美味佳肴,更是少年闰生成长历程中难以抹去的温暖记忆……当阳光洒下金子般的光芒,洁白、淡紫的土豆花竞相绽放之时,闰生一家的命运是否能揭开崭新的篇章?
神秘行踪
夜最深沉的时候,瓦屋内黑乎乎的一片,像是到处都淌满了写毛笔字用的墨汁。那墨汁浓稠得化不开,一伸手,手就沾满了黑,一睁眼,眼里就淌了黑。好多景物都看不见,只能依靠想象。当然也有幸运的时候,透过瓦隙,眼睛能够看见外面闪烁的星星,皮肤能够感知到空气的潮湿,耳朵能够听见鸟叫与虫鸣。
现在,闰生最能感觉到的是自己的心跳。
闰生的心跳得很厉害:
“嗵——”
“嗵嗵——”
“嗵嗵嗵——”
紧张啊!
闰生害怕如此强烈的心跳会把胸膛崩开,把心给簸出来。如果真会那样,将是一个多么难以承受的后果。同时他也害怕这样的心跳会惊动那个人,被他听到,那样就麻烦了。
闰生用手将心口紧紧摁住,身子缩得紧紧的,眼睛睁得大大的,耳朵竖得高高的,脚步踮得轻轻的。
木门吱呀轻响,一个墨黑的影子一闪而出。
闰生踮起脚,轻轻地,紧紧跟上。
刚出院门,一个毛茸茸的东西突然贴到裤脚上,他吓了一跳,“啊——”声刚到喉咙,他连忙伸手捂嘴,硬生生憋了回去。
闰生低头一看,依旧是黑黑的一片,不过凭直觉,他知道了,脚下是一只狗,自己家的看家狗。那狗通体金黄,动作敏捷,闰生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闪电。
闰生矮下身子,伸手摸了摸它的头,低声说:
“闪电,跟紧我,别吭声!”
闪电懂事地摇摇尾巴,伸出舌头舔了舔他的手。
黑影在前,闰生和闪电在后。他们一前一后,一明一暗,摸索着出了寨子,上了后山。
从那人的一举一动看去,那个黑影就是爸爸。这几天,爸爸突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爸爸脸上冷得像结了块冰,头发直立冲天,胡子拉碴也不修理,那样子真是怕人。鸡啄食他要打鸡,猪拱厩门他要打猪。闰生和他说话,他也只是用鼻子哼一下,不说话。
爸爸昨天从小镇回来,买来一堆鞭炮——火药很足、威力和响声很大的那种。整个晚上,他不停地于活,一会儿在砂石上霍霍磨刀,一会儿叮叮当当修理尖利的锄头。
原本很冷静的爸爸,现在这么控制不住情绪,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怎么了,爸爸?”闰生想揭开这个秘密。
爸爸埋头干活,并不理他。
妈妈将他拉开,小声说:“你爸爸的事,他不说,你就别多事啦!”
闰生委屈着呢!自己都已经长大了,就问问,怎么啦!爸爸越是这样,闰生心里就越堵。闰生不服这口气呢!
这不,爸爸天不亮就又偷偷出门了。
从他这样子来看,倒是有预谋的,而且不是小事。
闰生跟着出来,就是想揭开那葫芦塞子,看看里面装的到底是个啥药。
路很远,很陡峭,很弯曲。闰生的脚像是一支探测仪,能够感知地上的变化,哪里有条沟,哪里有块石头,哪里有个弯,他都是靠脚的试探来感受。走着走着,黑暗在不知不觉中隐退,脚下的道路越走越清晰。
“喔喔喔——”
远远的,寨子里的鸡开始打鸣。天开始亮了。
眼前的山坡层层叠叠,绵延不绝。山梁之上,是一片又一片的耕地,耕地十分潮湿、松软,散发着泥土本来的香味。晨曦之中,雾气升腾,光影浮动,远的天与近的山,近的景与远的雾,构成一幅水墨般的画卷。
脚下这片土刚翻过不久。爸爸和妈妈夜以继日,刚种下土豆种。当时种土豆的时候,闰生还每天都参加的,不出意外的话——比如天旱、洪涝或者霜冻,到了秋天,就可以收回成堆的土豆,那他们一家就不会忍饥挨饿,他读书的学费也就不用愁了。
刚种下土豆的土地,必须保持松软,要是被踩得结板了,幼小的土豆苗就很难拱出土来。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