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听天使在唱歌/拾光者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舒辉波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美丽的无忧村,男孩桂子期盼着爸爸早日归来。在等待中,时代的发展中,喧嚣和欲望涌进了村里。男孩和和奶奶、妈妈,小伙伴们一起守护着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家园……

舒辉波著的《听天使在唱歌》从单纯的成长每题到时代主题的融入,使儿童的个人成长参与到历史中来,从而呈现出丰厚的思想意蕴。

内容推荐

美丽宁静、溪水潺湲的无忧村里,男孩桂子日夜期盼着离家的爸爸早日归来……时代发展的大潮中,更多的喧嚣和欲望涌进了无忧村,打破了村民们平静的生活。桂子和奶奶、妈妈,还有小伙伴们一起,守护着爸爸种下的桂花树,守护着他们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家园……

舒辉波著的《听天使在唱歌》的语言雅致清澈,饱含诗意,叙述节奏从容舒缓。作品直面社会历史的变迁,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去呈现一位乡村少年的心灵成长历程,具有更广阔的文化视野。

目录

一、桂子的枪

二、敌人来了

三、保卫家园

四、战斗打响

五、以一敌百

六、过年真好

试读章节

桂子因为想到了姚四奶奶做的糯米香艾团子,紧抿的嘴中涌出些口水,他不易察觉地吞咽了一口口水。香艾越长越多,它们只记得姚四奶奶喜欢它们,却不知道她已经不在了。

“嗒嗒嗒!嗒嗒嗒……”

一阵密集的扫射。

这样暴露目标、毫无目的的射击,只换得了桂子一抹无声的轻笑,在紧抿的嘴边盛开,在目光投向喜鹊的时候凋谢。

那只喜鹊本是漫不经心的,偶尔啄一颗楝树果——那一串串黄色的透明果实起先像玻璃弹珠那么大,但是在冬天的寒风中,它们都怕冷地抱紧果核蜷缩着,变小了。

喜鹊在枪声中飞起,黑白的翅羽像折扇一样打开,有雪簌簌地落在地上。

桂子有些不悦,本想冲出来举枪还击,但还是忍住了。

奶奶说,有喜鹊是好的,那是有贵客要来。

虽然妈妈说,爸爸不是贵客,是家人。

可是,现在喜鹊飞走了。

“出来,桂子!我看见你了!”

桂子听到天开虚张声势地咋呼着,隔着墙站在他的对面喘着粗气。

墙那边的天开见没有动静,又走了几步说:“添香,你快点,我看到桂子了……”

“添香……”就在“添香”两个字从嗓子溜到舌边就要脱口而出的时候,桂子硬生生地又把这两个字吞回了肚里。

敌人真狡猾,自己差点上当了。

桂子明明只听到了一个人的脚步声,连风声都没有。雪昨晚就停住了,太阳出来了,被雪覆盖的屋顶亮闪闪的,眼睛只能像瞄准时那样眯缝着。

昨天添香告诉桂子,天开又有了新的枪,很大,冲锋枪,样子很像AK47,可以发光,还可以发射圆圆的小塑料弹珠。

隔墙听枪声,果然是支好枪。

桂子再看看自己怀里的这支枪,哑了,发射的时候只能靠嘴巴“嗒嗒嗒”地喊着,要命的是枪管折断了,虽然被妈妈用透明胶粘好了,被奶奶缠了一圈和枪身同色的黑线,可桂子还是觉得自己在瞄准的时候枪管有点歪。

可是,就算是天开拿他的新枪跟桂子调换,桂子也是不肯的。

因为这是三年前爸爸从广州买的,让天开的爸爸李定胜叔叔捎带给他的。桂子的生命中获得过很多礼物,可是,怀里的这支枪才是最珍贵的。有时,当他握着枪的时候,他甚至能够感受到一股温暖的力量,就像来自某个宽厚有力的手掌充满爱意的紧握。

肯定是因为爸爸的手握过这支枪。

现在,这支被爸爸握过的枪正被桂子紧紧地握着,他的手汗津津的。

“我准备了一百发子弹,我们一人五十发。”天开大概是缓过劲儿了,土墙的另一边又传来了“嘎吱嘎吱,嘎吱嘎吱”的脚步声,“我这枪可以打鸟儿的!”

桂子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很庆幸天开这时候走开了。虽然他不一定会把枪口对准一只在枝头跳跃着的山雀,但是桂子还是想试一试天开的枪。

天开真笨,他顺着自己想象中的桂子的踪迹追寻而去,却不知道姚四奶奶的土墙墙头的积雪上,留有桂子的脚印。

那支被桂子踩过的香艾定住了身子,愣愣地斜望着背后的山林。

2

桂子踩着倾倒在积雪中的院门门板,脚滑身仰,怀抱中的枪飞向空中,又被仰面跌倒的桂子举手接住。

桂子轻声地笑着,一个翻身,滚出了院门,重回村道。

无忧村背山临水,前进不得,后退不成。前进一步,就是从更高的山中冲流而下的香溪水,别看冬天溪水清浅,岩石裸露,卵石累累,可一到舂夏相接,漫溢的山洪甚至会淹没临溪的那条马路。滔滔洪水携带泥沙,推动巨石,漂浮朽木,淹死老弱的野兽……奶奶说,每隔几年,山神都会派洪水清扫山林。后退呢,也不成,因为山体有着坚硬的岩石,盖房子就得和大山商量,凿平岩石,谋得地基——这也很难,很多时候,大山都寸步不让。无忧村在进退两难中选择了沿着溪水,紧靠山脚,把房屋一字排开,还得让出一条马路,让车辆和行人行到更远的远山。

难怪姚四奶奶说,无忧村根本就是个笑话,因为它的原名是“无有村”,这是一个“无中生有”的地方。桂子想,也许姚四奶奶是有道理的。听奶奶说,姚四奶奶的父亲是一位“先生”。无忧村的人们不会平白无故地叫人先生的,除非他是一位有文化的人。姚四奶奶的父亲就是这样的人,当过私塾先生。

……

P4-8

序言

这套“拾光者丛书”的策划、组织和出版,源于一个设想的尝试。

2015年夏秋时节,明天出版社与我商量出版一套当代优秀青年儿童小说作家原创作品的想法。记得当时我提出,希望这套丛书不要做成原创儿童小说作品的一次普通的集束性出版,而要尝试通过编辑、研究者与作者之间的专业交流、深度互动乃至研讨,促成一批富于艺术性的原创儿童小说的诞生。这里所说的“艺术性”,多少烙有我个人儿童文学艺术观的一些印迹。在我的想象中,一部具有高度艺术性的儿童小说,应该既充分体现普遍意义上的文学的高标准与艺术的高要求,又使这种文学和艺术的表现、演绎充分体现儿童文学独特的艺术面貌、文学思虑和审美精神。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出于我对儿童文学艺术未来的一种想象和期望。自新时期以来,人们对于儿童文学艺术的理解历经几次重大的拓展。我亲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场激情澎湃的儿童文学艺术探索热潮。那是一次为当代原创儿童文学的艺术探求、变革、发展带来重大推动力的文学思潮,促使这次思潮发生的一个基本冲动,就是要把儿童文学从那时规限着它、束缚着它的小格局里解放出来,把它推到一般文学和艺术的大世界里去。在这场由创作、批评、出版的力量共同促成的艺术革新思潮中,儿童文学的许多边界被冲破,被打开,继而得到重新理解和认定。对于原创儿童文学艺术的当代化进程而言,这无疑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文学运动。

在我看来,那场思潮的演进及其最后的“终结”,也带给我们关于原创儿童文学艺术未来的另一番重要启迪。当儿童文学的写作将目光更多地投向文学的普遍性乃至先锋性的探索时,它的文学本性得到了空前的凸显,但它作为儿童文学的特殊文学身份与艺术面貌,也在这个过程中从我们的视野里多少被遮蔽了起来。一些写作由此走向了文学,却远离了儿童。反顾那个年代的艺术探索路程,我们或许会深深意识到,儿童文学的文学性,不但应是一种具有普遍文学意义和价值的文学性,也应是一种体现儿童文学独特艺术面貌与艺术高度的文学性。充分认识、理解这一儿童文学文学性与儿童性的辩证关系,应是酝酿、探索原创儿童文学下一步艺术突破的重要条件。

循着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艺术革新的历史气脉,继续探寻通往儿童文学这种“文学性”的更辽阔的道路,正是这套“拾光者丛书”策划和出版的初衷。我们期望借此契机,推出一套既追求高远的文学视界与艺术趣味,也具备鲜明的儿童意识和童年精神的原创儿童文学作品。

这是一次写作的尝试,也是一次出版的实验。究竟能否成功,能够在多大意义上成功,我不敢确定。但我相信,今天青年儿童文学作家们的创作才华与艺术智慧,应该在这样的追寻中得到更充分的施展,当代原创儿童文学面临的艺术机遇与发展可能,也应在这样的追寻中得到更充分的实现。

2016年5月6日至8日,“拾光者丛书”的创作启动会议,在明天出版社的支持下于浙江师范大学红楼召开。接受丛书邀约的第一批七位青年作家刘玉栋、舒辉波、李秋沅、冯与蓝、张晓玲、赵海虹、孙玉虎和明天出版社的编辑朋友们参与了会议。我在会上进一步解释了这套丛书的一些设想及其理想,得到了朋友们的热情回应。

会前,几位青年儿童文学作家先后提交了各自创作的初步想法与构思。我们的首次正式的创作讨论会议,便在这一基础上召开。会上,围绕各位作家的创作设想、作品构思以及其他延伸的艺术话题,大家坦诚交流,气氛热烈。记得我们在讨论中涉及的话题既有儿童文学中的儿童观问题,儿童小说中的历史、贫穷、死亡书写等相对宏大的创作命题,也包括地名、人名、生活可信度等写作细节的思量。我以为,这次会议不但是一次有益的创作铺垫和准备,它本身也是一场富有意义的专业交流与研讨。会前会后,我与各位受邀的青年作家及出版社的编辑朋友们时常通过电话沟通,或是就丛书的大方向、总面貌,或是就各阶段书稿中的一些小问题,做及时的交流探讨。参考我们交流中的意见,有的作者从素描构思到初稿动笔再到成文改定,几易其稿。这期间,年轻作家们的才华、勤勉和谦逊,编辑们的认真、专业和敬业,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我能感受到,大家对于儿童文学应该怎么写、儿童故事应该怎么讲、什么是好的儿童文学等话题,实在满怀了解的愿望、探讨的兴趣以及实践的热情。我常常想,在这个童书经济带动儿童文学事业飞速跃进的时代,正是这样的兴趣和热情,而不仅仅是商业利润的驱动,能够为原创儿童文学的艺术突进提供最根本的动力——它也必定会呈现为每一个心怀敬畏和理想的儿童文学作家内心最坚实的创作冲动和最强大的创作意志。

所谓“拾光者”,便是匆忙行走在幽暗的生活隧道里,而不忘记弯腰拾起那些光芒闪耀之物的人们。这光芒是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不甘于物欲温饱的本性的象征。今天,所有为了儿童文学而弯腰坚持、坚守着的人们,他们拾起的既是自己心里的光芒,也一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光芒。

2018年5月1日于丽泽湖畔

书评(媒体评论)

《听天使在唱歌》拓宽了儿童小说的题材,从家庭。校园走向社会;延展了儿童小说的历史纵深感,从单纯的成长每题到时代主题的融入,使儿童的个人成长参与到历史中来,从而呈现出丰厚的思想意蕴。

——文学博士、评论家张梅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9: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