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粒桥梁书”的目标读者是5~8岁的儿童,是介于图画书和纯文字书之间的一种衔接图书类型。它具有针对儿童不同阅读水平的显著指向性,每个故事在用字遣词上都有细致周全的考虑,主题会自觉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采取幽默有趣的童话故事形式,帮助适应了亲子共读的孩子渐渐脱离父母的阅读搀扶,逐步适应字数增多、篇幅加长、内容增量的文字书阅读。最后实现由“亲子共读”向“独立阅读”、由“图画书阅读”向“纯文字阅读”的转换。此外,它还分别采用了诗歌、小剧本、故事、童话等多种文学样式,营造了一个个富于情趣的文学世界,展示了对于生活多彩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爱与美的不懈追求。
《布帕帕家族没有胆小鬼》为“金谷粒桥梁书”系列之一,由陈梦敏著、赵晓宇绘。
布帕帕家族没有胆小鬼,但不幸的是小布丁就是。爸爸带小布丁来到勇气山谷,小布丁能够克服重重障碍,找到勇气吗?
《布帕帕家族没有胆小鬼》为“金谷粒桥梁书”系列之一,由陈梦敏著、赵晓宇绘。
布帕帕家族没有胆小鬼,但不幸的是小布丁就是。他害怕蜘蛛、害怕老鼠、害怕小伙伴的欺负……每次遇到害怕的事情,小布丁总会退缩、装病。为了让小布丁重拾勇气,爸爸带小布丁来到勇气山谷,经历一番磨难后小布丁终于战胜了胆小的毛病,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布帕帕勇士。
1·布帕帕家族没有胆小鬼
布帕帕家族里的人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有的好看,有的难看,但是,布帕帕家族没有一个胆小鬼。这一点,大家一提起来,都会骄傲得像太阳是被他们叫醒的一样。
小布丁的妈妈更是这样。
在小布丁家里,挂满了金灿灿的勇士勋章,小布丁爸爸的,小布丁爷爷的,小布丁爷爷的爷爷的……每一枚勋章都像太阳一样晃眼。
每天晚饭之后,小布丁妈妈总喜欢给小布丁讲故事,讲家族的光辉历史。
“亲爱的小布丁,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曾经从熊熊燃烧的烈火中救出一家三口和一只小狗。
“亲爱的小布丁,你爷爷的爷爷,曾经在沼泽地里跟鳄鱼搏斗过。你瞧瞧,这古老的鳄鱼皮包就是证明。
“亲爱的小布丁,你的爷爷,曾经在野地里孤身一人抵挡住了狼群的袭击。
“亲爱的小布丁,你的爸爸,你的爸爸应该是天底下最勇敢的人了!我从来没发现他怕过什么!”提到爸爸的时候,妈妈的眼睛总会像星星一样闪闪发亮。
“可是,爸爸他真的什么也不怕吗?”小布丁总是会忍不住问,“他连蜘蛛都不怕吗?”
“小小的蜘蛛算什么呀,你爸爸伸根手指头就可以弹掉它!”妈妈咯咯地笑着。
“那么,老鼠呢,老鼠会咬人耳朵的。”
“老鼠也是小可怜呀,你爸爸只要跺跺脚,它就溜得比见到猫还要快!”
“那么老虎呢?听说,老虎很厉害!”
“可是,你爸爸更厉害呀。亲爱的小布丁,等你长大了,一定会比你爸爸更厉害,不怕狼,不怕虎,说不定还会打回来一条喷火龙。咦,你是不是又不舒服了,怎么有点发抖?”
“是的,我的背好像有点抽筋。不过,妈妈您放心,等我长大了,我一定会逮两条喷火龙回来给您拉车。”小布丁呲牙咧嘴地说。
小布丁的身体实在是不好,隔三岔五总要疼上那么一轮。一会儿头疼啦,一会儿脚板疼啦,一会儿肚脐疼啦,一会儿胳膊肘疼啦……妈妈觉得,总有一天,小布丁的每一根头发都会挨个儿疼上一遍。
不过神奇的是,—旦提到“医院”两个字,小布丁的各种疼痛就会奇迹般地消失。
说起小布丁到处都会疼的身体来,小布丁妈妈总会有一些遗感,但她总是信心满满地说:“身体差一点怕什么,等我们的小布丁长大了,他一定会像爸爸一样,成为布帕帕家族的第一勇士。你看看,他长得就跟爸爸一模一样啊。额头上的星星比爸爸的还要亮呢!”
布帕帕家族的人,脑门上都长了一颗闪亮的星星,这是布帕帕家族的特殊标志。可是,小布丁可不认为脑门上的星星越亮,人就会越勇敢。也许,脑门上的星星越亮,人就会越胆小呢。因为很多时候,小布丁都觉得星星沉沉的,压得他脑袋疼。
因为——
2·小布丁就是一个胆小鬼
其实,小布丁怕的东西可多啦。
小布丁怕肉乎乎的菜青虫;小布丁怕跳来跳去的癞蛤蟆;小布丁不敢从高处往下跳,连三级台阶都不敢跳;小布丁还怕黑漆漆的夜晚,轰隆隆的雷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当然啦,小布丁从来不敢跟别人说他的害怕,因为他害怕别人知道他是个胆小鬼。布帕帕家族要是出了个胆小鬼,那不得把整个家族的脸都丢尽了?!
然而,有一天,一个叫布冬冬的家伙识破了小布丁的秘密。
那天,小布丁拿着一根火腿肠边走边吃,不知道哪儿蹿出来一只小小的京巴狗,冲着小布丁一阵猛叫。小布丁吓得赶紧把火腿肠一丢,拔腿就逃,跑得比兔子还快呢。恰巧,这一幕被布冬冬看见了,布冬冬相信,小布丁是因为害怕才跑的,他根本就不像别人吹嘘的那样——布帕帕家族没有胆小鬼。
第二天,布冬冬十分热心地送给小布丁一个漂亮的纸盒子,小布丁打开盒子,立刻尖叫一声,小脸变得像纸一样白。纸盒子也啪的一声掉到了地上。哎,原来纸盒子里装的是一只死老鼠。
就在小布丁回过神来,但还没想起来自己该哪儿疼的时候,布冬冬已经开口说话了:“小布丁,你是不是胆儿疼呀?布帕帕家族从来没有胆小鬼,你说,我要是把这秘密捅出去,你还能抬头见人不?”
从此,小布丁更大的噩梦开始了。
每天早上,小布丁的蛋糕、面包、油条、小肉包都会落入布冬冬的肚子里。小布丁喜欢的漫画书,小布丁喜欢的玩具三天两头地闹失踪。不用说,那肯定是被布冬冬给看上了。
这一天早上,小布丁急急忙忙地拿了一个肉松包出门,跑得太快,滑了一跤,肉松包骨碌碌滚进了旁边的小水沟里。所以,当布冬冬问小布丁要早餐的时候,小布丁什么也拿不出来。不光是这样,小布丁的书包里只有书本和铅笔盒,没有漫画书,也没有玩具,什么好玩的都没有,这一下,可惹恼了布冬冬。
“小布丁,你是不是故意的?”布冬冬恶狠狠地捏紧了拳头。
“不是不是,今天出了意外。”小布丁吓得心怦怦怦地猛跳。
“哼,不给你吃点苦头,你不会长记性!”布冬冬推了小布丁一把,“趴下,给我当坐骑!”
小布丁老老实实地把书包丢在一旁,四肢着地,等布冬冬骑在自己身上之后,开始一步一步地往前爬。 “噢,小布丁!可怜的小布丁!”原来,小布丁妈妈发现儿子忘记带笔记本,从家里追了出来。看到这一幕,她心都碎了。
她气冲冲地把布冬冬从儿子身上拽下来,涨红了脸对小布丁说:“你,你……怎么能让人欺负成这样?你爸爸是勇士,你爷爷是勇士,你爷爷的爷爷也是勇士,咱们布帕帕家族没有胆小鬼!”
“可是,我就是个胆小鬼……”小布丁的眼泪哗啦啦地流下来。
当小布丁爸爸知道儿子是个不折不扣的胆小鬼之后,抱着哭红眼睛的妈妈说:“没事,没事,我有办法。我明天就带小布丁去——”
P7-20
自主阅读,从桥梁书开始
现在展放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书,取名为“桥梁书”。这是一套指向性明确的书,它是专门给幼小衔接和小学第一学段,即一二年级的学生量身订做的书。
桥梁书是指由图画书过渡到文字书的衔接书籍。孩子在幼儿园时期认识的字数不多,多半阅读是以图为主而文字量较少的图画书。 孩子入学之后,往往是先学拼音,再随文识字,学习阅读。对于死记硬背的拼音学习,造成了老师累、学生苦、家长忙的不良后果。开始上小学后,由于学校课本识字量的简化,不足以建立起他应有的阅读能力,所以就需要以课外阅读来补充。但课外阅读如果一直限于图画书,阅读能力原地打转,要是一下子就给他文字书,又会因为字太多,让他感到害怕。这时就需要桥梁书了。它的文字量与难度高于图画书,又没有拼音的羁绊,能使孩子读起来不觉得吃力和没有兴趣。
桥梁书的内容往往以孩子最感兴趣的生活题材为主,由于孩子口语能力的发展,孩子对于基本的语法和故事情节是有一定理解能力的。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要求,在阅读“桥梁书”时,阅读叙事类的文学作品,阅读的重点应放在让孩子掌握并复述作品的内容和故事情节上。阅读抒情类的文学作品,阅读的重点就要注意“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文学是语言艺术,所以在阅读“桥梁书”时,“感受语言的优美”应该是贯彻始终的要求。对于这一学段的孩子来说,学习语言很重要,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很自然地积累一些词语。因此,“桥梁书”更适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选做辅助教材。
阅读“桥梁书”,是更自由、自主的学习,可以让小读者在阅读实践中,摸索更多的识字方法,给他们一个宽松的、从容的、流畅的阅读体验。
阅读“桥梁书”的阶段,要注意引导小读者“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他们在阅读中,会逐步地把书本看做是精神生活中亲密的伙伴,是成长进步的阶梯。正是在阅读的感受中,他们会更自觉地喜欢图书。所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应该从阅读“桥梁书”开始,真正的“自主阅读”和逐步地学会阅读方法,也应该从阅读“桥梁书”开始。
这套“桥梁书”邀请了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冰波、秦文君、汤素兰参与创作(笔者也有幸忝列其中),他们结合儿童心理发展以及语文教育,使用儿童常用字,采用中文的基本句型,注重句子的长短适中、情节架构和叙事方式,写出孩子最感兴趣的“桥梁书”。他们还分别采用了诗歌、小剧本、故事、童话等多种文学样式,营造了一个个富于情趣的文学世界,展示了对于生活多彩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爱与美的不懈追求。丰富的表现手法,增强了孩子的理解力;多元的文体,增进了孩子的阅读能力。
这套“桥梁书”是开放式的,还会邀请更多的作家参与,用他们的精品佳作,搭建起一座长长的彩虹桥,让更多的小读者从“亲子共读”走向“自主阅读”,留下阅读的足迹,成长的足迹,走向更广阔的人生世界。
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