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桑麻凡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郭强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一 揽地瓜

快放学了,读小学三年级的王强发现同在一个生产队,同住一条山沟里的几位同学都坐立不安,急切地望着还没落山的太阳。太阳仍高高地悬在天空,离下山还有几杆子高。

原本放学后都是成群结队一起回家的,一路嬉笑打闹,欢声笑语能洒满山沟。可今天情况却有些反常,尤其是同班的赵大业、赵美华,更是争先恐后带着小跑往家赶。这两人比王强大两岁,是家里干家务、农活的主力。

原来,生产队今天要起地瓜,就是用牛拉着犁杖在地垄台上划一条沟,露出地面的地瓜归队里,没犁出的大家随便揽,但只限本生产队里的人。

很多同学家都有人在队里干活,昨晚就知道这事了,今天来上学又都故意装作不清楚的样子,没一个人提起。毕竟,多个人去揽,揽到的就会少些,这也是心照不宣的事。王强虽然不知道具体时间,但如今看他们这情形,也约莫了个大概,便急匆匆地跟着往地里奔去。

那大片的瓜地上,连地瓜蔓子都被清理得一千二净。露出地面的地瓜早已被队里捡走了,只剩下地下还有些没露出来的地瓜。

看这场面,似乎全沟里的人都出动了,就连会爬动的婴幼儿也被用带子拴在了窗框上。除了不能动的老人和病号外,沟里人全聚在瓜地里,齐刷刷的像开大会似的。

这会儿可没有互相打招呼的时间,哪怕是遇见了长辈,也用不着吱声。每个人都弯着腰,埋着头,用锼头、四齿把子顺着垄台开出沟的两侧土地上奋力苦干,刨、捡并举,胳膊抡得飞快,像是有使不完的力气。由于刚被犁过一遍,地里的土很是松软,要掌控好刨的力度,不能太用劲,胳膊抡得太圆反而会耽误刨的频率。人们的眼睛紧盯着地面和刨下去的成果,十分专注。相互之间没有言语寒暄,更像是一场比赛,比着谁篮筐里的地瓜多。

“别刨着我的腚!”在前面撅腚刨的人,还要不时高声提醒着后面的人。

正干得热火朝天时,只见村里捂量(动脑子)的二小子赵连群赶着猪就过来了。那头猪正是长骨架的时候,不能喂得太饱,也没什么食物供它吃饱,饿得它哼哼叽叽的直叫。

带着小跑,并愉悦哼哼着的猪一进瓜地,便顺着地垄嗅了起来。

从前只听说过狗的嗅觉和听力是很强的,能闻出上千种味道,耳朵贴地面还能听到几里地外的声音。而猪只知道“呱叽、呱叽”地吃食,等到过年挨宰供人们吃肉。

如今一见,当真是猪不可貌相,不愧是八戒的后代,是神仙呐!它不像人们那样挨片刨着,空费了很多力气。它遍地嗅着,鼻子贴着地面一步一拱地动着,两只硕大的鼻孔都塞进了泥土,两扇同样硕大的耳朵还不停地扑扇着。

片刻,嗅到一处便停了下来,八戒先生用它那长鼻子卖力地拱着地。刨出来一看,果然有地瓜,个头还不小。

这之后只要猪在哪儿拱,赵连群就跟着在那处刨起来,事半功倍。他的篮子没一会儿就被大个儿地瓜盛满了,把旁人看得目瞪口呆。虽然有的被犁杖的铧子碰碎了,可在那吃不饱饭的年代里,没人会挑剔这些,碎的也照吃不误。

不一会儿,地里就多了不少猪,都是被村里人有样学样地从家里赶来的。猪在前,人在后,站满了瓜地,配合得相当默契。都说人是猴变的,如今这么多抓耳挠腮、手忙脚乱的“猴”都跟在八戒先生的后面,指哪儿刨哪儿,这情景倒像是《西游记》的另类演绎了。

生产队长笑眯眯地蹲在地头,边吸着呛人的“蛤蟆头”旱烟,边喃喃自语着。

“要深翻一遍地,得多少工啊。用点儿地瓜换深翻地,哈哈,划算!”P1-5

目录

引子

一 揽地瓜

二 七鸡九蛋

三 巧克力饼干

四 巴结狗

五 蛇不是圆的

六 盗亦有道

七 地光

八 大饼土豆汤

九 猪事

十 豆腐

十一 漏房

十二 乌米

十三 拐小筐

十四 斜茬剁

十五 端午节

十六 野兔和野鸡

十七 油滋了

十八 蛆酱缸

十九 狗首

二十 阿力回城

二十一 蚂蚁行走的声音

二十二 菜园子

二十三 猪掉腰子

二十四 漏粉

二十五 小卖部的饼干

二十六 牲口圈里的寝室

二十七 东二爷

二十八 结扎与清欠

二十九 种地

三十 家什

三十一 泡汤

三十二 一人一猪

三十三 送信

三十四 枪打狗

三十五 上风头

三十六 脱麦粒

三十七 起粪

三十八 上不去炕

三十九 耗子

四十 雾

四十一 平坟

四十二 老井

尾 声

序言

盛唐时,田园诗人孟浩然诗曰: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难忘啊,往事已扎根在脑海深处,尤其是喝点儿酒后,仿佛再次回到那年月……

桑麻,农事也。

酒至酣处,曾令乡下的伙伴们唏嘘不已。

有很多事,王强放不下。

不管是后来过五关斩六将,还是走麦城,在乡下的那些小事总是在脑海中时浮时现,挥之不去。

农事虽小,却也足以启迪人心,催人成长。尽管往昔事已远,但乡间情却从未消散分毫。

内容推荐

郭强著的《桑麻凡事》以主人公王强三次下乡的经历为背景,抒写了充满浓浓田园风情的乡村所见。农事虽小,却也足以启迪人心,催人成长。尽管往昔事已远,但乡间情却从未消散分毫。不管是后来过五关斩六将,还是走麦城,在乡下的那些小事总是在王强脑海中时浮时现,挥之不去。当年的那片菜园始终是他心中的圣地,是教授人生道理的老师,是弱冠年纪的重要伙伴,虽然它不曾留有只言片语。作者通过种菜、搂草、挑水、养牲口、撵兔子这些鸡毛蒜皮的下乡小事,为我们展现了一副充满乡村生活气息的田园画卷。尽管与我们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显得那么遥远陌生,读来却令人颇感新奇,妙趣横生。

编辑推荐

盛唐时,田园诗人孟浩然诗曰: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桑麻,农事也。

作者以此书为我们描绘了朴实的农家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谈温馨,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令人神往。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却能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郭强著的《桑麻凡事》的氛围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使读者不仅能领略到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6: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