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需要讨论一下哲学的终极问题。公认的哲学三大终级问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其实哲学的终极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什么是存在?回答了这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便会迎刃而解。
为什么首先需要讨论哲学的终极问题?因为如果想要弄明白人生到底是什么,我们必须先弄明白万物是什么,我们又是什么。万物存在和演化的唯一动因便是存在,那到底什么是存在便是所有问题的关键。弄明白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理解万物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是什么,也才能明白人生到底是什么。
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实在,包括物质的存在和意识的存在,包括实体、属性、关系的存在。这是一个准确的概念,但它解释不了为什么万物是这样的存在?为什么不是其他形式而是现在这样的存在?而且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存在?
近代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王东岳先生也认为“存在”仅指感知中的对象之总和。这样的解释意义深刻,但只要说到感知,就隐含指向某个具体的物体,要不然感知何来。更客观的解释应该是:协作即存在。
原子是什么?原子核和电子协作的产物。如果没有这种协作关系,原子核不是原子核的存在,原子的电子不是原子的电子的存在,原子不是原子的存在。我们的身体是什么?每个细胞和每个细胞协作的产物。如果这种协作关系破裂,那我们的身体将失存。
假想你被关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看不见任何东西,听不见任何声音,触摸不到任何物体,每天只依靠一定的水和食物为生,你会有什么感觉?可能除了生病、喝水和吃饭之外的绝大多数时间,你会怀疑自己的存在性。为什么?因为生病是我们内在协作紊乱的表现,我们感知到了不协调的协作,也就感知到了存在。在喝水和吃饭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和外在的水和食物产生了协作,协作的发生让我们感知到了存在。万物通过协作实现存在,而所谓存在就是存在协作关系。如果万物之间没有任何协作关系,那便是万物演化的终点,也是万物演化的起点。哪怕产生最简单的协作,像是夸克和夸克之间的协作,也会出现质子和中子的存在。质子的存在形式是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的协作,质子只是这种协作关系的代名词。
“协作既存在”是一把我们理解万物的钥匙。拥有了这把钥匙,我们便能理解万物存在的理由和它背后的逻辑。它是真理吗?不知道,但它是你理解这个世界很好的一个工具。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把钥匙试着回答本篇前面提到的问题。
首先,万物为什么是这样的存在?不是其他形式而是现在这样的存在?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讨论一个主张,存在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也即某种协作关系的出现是偶然还是必然?事实上:存在是偶然的,它是特定协作关系在特定环境下稳定存在的偶然结果,存在也是必然的,它是协作关系不断发生的必然结果。
一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也可以协作,但这种协作关系在外在环境中不稳定,所以它无法持续存在。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这种协作关系在外在环境中比较稳定,所以质子这一物质或者说协作关系可以持续存在,甚至参与更复杂的协作。万物一定是朝着结构越来越复杂的方向演化。毕竟,越往后演化的物质协作关系,绝大多数是建立在前面已存在的物质协作关系之上的。越来越复杂的协作关系必然导致为了维护协作关系需要承担越来越多的生存任务。
接受了这个主张,我们再来试着回答接下来的几个问题:
我是谁?我是我所代表的协作关系的代名词,我是某种协作关系的元素。
我从哪里来?我来自这种协作关系的出现。
我到哪里去?我将失存于这种协作关系的破裂。
人生是什么?维护自己所代表的协作关系的过程。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