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自信中推动民族复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2015-2016)》由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彭启福教授和张涛博士共同主编,所收录的30余篇文章是2015~2016年度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在各种学术期刊发表的较有代表性的论文,基本反映了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团队两年间学术思考与学术研究的旨趣和水平。
| 书名 | 道路自信中推动民族复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2015-2016) |
| 分类 | |
| 作者 | |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道路自信中推动民族复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2015-2016)》由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彭启福教授和张涛博士共同主编,所收录的30余篇文章是2015~2016年度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在各种学术期刊发表的较有代表性的论文,基本反映了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团队两年间学术思考与学术研究的旨趣和水平。 内容推荐 中国有句古话:“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庄子·齐物论》)意思是说,道路是人行走出来的,物名是人称呼出来的。彭启福、张涛主编的《道路自信中推动民族复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2015-2016)》讲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开辟的,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开辟的。从革命到建设,从改革到发展,中国道路越走越宽阔。 目录 第一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哲学一般定义的唯物辩证考量 现代虚无主义的方法论批判 马克思思想的咨商解惑意蕴 从康德和马克思的实践观看人的实践活动本性 论马克思人学向度的“资本逻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学之维——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视角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结构的生态维度 第二编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国外马克思主义 论马克思学说的绿色生态思想 《反杜林论》之道德论的原典精神及当代中国传承 世界历史性视域中的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及启示 论马尔库塞的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 弗洛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人性论反思 总体性问题与阿多诺的乌托邦向往 第三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论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抗日战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邓小平担任总书记时期探索中国道路的思想特质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论述中的战略思维 “依法治国”方略的观念史解读 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客体与动力 第四编 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与发展趋向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命运共同体——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的整体性视野 思想咨商的本质与功能——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视域 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劳动载体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开展专项教育和治理的社会认知基础 “道德教育”与“道德的教育” 中国传统道德智慧的实践伦理特质及启示 伦理咨商的道德治疗功能 第五编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红心、信心和雄心的多维诠释 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民主政治演进的逻辑探析 毛泽东与抗战时期“学术中国化”运动 论建国初期的冬学运动与中共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 动力生成视阈下当代中国改革尝试波折的原因 协商民主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健全 作者简介 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