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你可以更靠近我--教孩子怎样看待生命和死亡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美)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著的《你可以更靠近我--教孩子怎样看待生命和死亡》字字珠玑,除了能帮助孩子看待生命及面对死亡外;许多智慧的经验也可以在平日帮助我们的孩子更独立、更坚强。十月是丰收的季节,彰化师范大学将举办“台湾地区儿童生死教育研讨会”,安宁照顾基金会已精心制作了《老人与孩子对话》感人肺腑的录像带。大家事先都没有约定,但心有默契从不同角度同心协力来关怀我们的孩子,带着千禧年的努力与祝福飞跃到21世纪的生命教育年。  本书共五个部分:死亡是如此重要、活着,不带未完心事、隧道与光、医治平凡人、接受生命的风暴。以及附录一封给九岁男孩的信。

内容推荐

《你可以更靠近我--教孩子怎样看待生命和死亡》由作者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几场演讲的录音带编辑而成,共分五讲——《死亡是如此重要》、《活着,不带未完心事》、《隧道与光》、《医治平凡人》、《接受生命的风暴》,另外还收录了《一封寄给九岁男孩的信》。这是伊丽莎白1978年写给一名身患癌症的男孩道奇的信。

本书通过三个案例——杰菲、道奇和丽丝,告诉读者当孩子们面临自己的死亡时如何帮助他们,帮助孩子接受亲人死亡的事实及调试哀伤,引领孩子对社会中的死亡事件有健康的认知。

目录

序一 在树的源头浇水

序二 请不要轻看

关于本书

第一讲 死亡是如此重要

马伊达内克集中营

象征性语言

失去亲人的孩子

杰米的哥哥

洛莉

圣地亚哥的男孩

15岁女孩的拼贴画

丽 丝

道 奇

苦难的意义

第二讲 活着,不带未完心事

无条件的爱

5种自然情绪

比 利

杰 菲

濒死经验

共同的泉源

第三讲 隧道与光

史华兹太太

你不会单独死去

苏 西

看见死去亲人的孩子

印第安女人

游 民

彼得

柯瑞

天堂的象征

回顾你的生命

史华兹太太来访

我的第一次神秘经验

经历一千次死亡

宇宙意识

第四讲 医治平凡人

瘫痪的女人

黑人清洁妇

“大笨蛋”

化学治疗

工作坊

基督

又见道奇

第五讲 接受生命的风暴

耶稣受难日

自 杀

拯救与帮助的不同

我的母亲

我的父亲

诊断出“黑色兔子”

附录 一封给9岁男孩的信

试读章节

第一讲 死亡是如此重要

我出生在瑞士一个相当传统的家庭。家里和大多数瑞士家庭一样节俭,也和大多数家庭一样非常专制。说我们家很不民主也没什么不对。我们的物质生活向来不虞匮乏,而且父母也非常疼爱我们。

但是,我的出生却是一场意外。倒也不是我的父母不想要小孩,他们非常渴望家里多个女孩子,多一个可爱、美丽,有10磅重的小女孩。他们没想到会来三胞胎,也没想到我在出生的时候只有两磅重。那时我长得很丑,又没有头发。我的出生真的让他们大失所望。

15分钟后第二个小孩出生了,再20分钟之后第三个六磅半重的娃娃诞生了,于是我的父母就变得非常的开心。但是如果可能的话,他们会想要把两个小孩还回去。

生为三胞胎,对我而言是悲剧一出。就算是不共戴天的仇人,我都不愿意让他们有跟我一样的遭遇。如果你们是同卵双胞胎,你就会知道这是一种很诡异的经验,因为就算你们其中一人死掉,也没有人会觉得有什么差别。那时,我觉得我一生都得努力证明,一个哪怕是只有两磅重的小东西也自有她存在的价值。为此,我一生都非常努力,就好像是有些盲人认为自己得比正常人努力十倍才能保住工作一样。我得努力证明,自己是值得活着的。

也正因为我是如此出生,如此成长,才促使我选择了这项事业。50年来的思考使我了解到生命中没有巧合,哪怕我们出生的情况亦是如此。而我们以为的悲剧事实上并非真是悲剧,除非我们要这样告诉自己。因为,我们也可以选择将它当成生命的机会、成长的机会。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发现它们是对生命的挑战,提醒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生命。

当你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回顾来时路时,那些艰难困苦的日子,那些生命中的风暴,对你而言,都变成造就今日之你的原因之一。不知道谁曾经这样说过:“这就像把石头丢进滚筒机里,我们可以选择被辗碎,或是被磨得晶莹剔透。”

生为三胞胎就是这样的一种挑战。一年一年又一年,时间总让我越来越明白,爸爸和妈妈永远都不确定自己是在跟谁说话,老师永远都不确定我该得甲还是丁,所以总是给我们姊妹三人低分过关。

某一天,我妹妹第一次出去约会,她表现得就和所有第一次坠人情网的少女们一模一样。可是那男孩第二次来约她的时候,她不巧生了重病不能出门。她的心几乎都碎了。我于心不忍,就对她说:“别担心!如果你不能去,又害怕他以后不会再来约你而难过的话,我替你去好了。(观众发出笑声)他绝对分不出有什么不一样的。”

我问她进展到什么程度,然后我替她去和那个男孩约会。真的,她的男朋友完全没有看出来有什么差别。(观众再次发出笑声)  你们现在也许在想,从头到尾这都是个有趣好玩的故事,但对于那时年少的我而言,当你爱上了某人,也已经一起出去过几次,可是你却完完全全、绝绝对对可以被替换掉,这真的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有时候我甚至怀疑我和我妹妹有什么差别。

我需要在青春刚萌芽时就学到这一课,因为在这次事件之后,在我发觉我妹妹的男朋友不知道我和我妹妹的差别时,我或许做出了自己一生中最难的决定:离开瑞士,离开我的亲人,离开我温暖安全的家园。我于是到当时战后的欧洲旅行了一阵子,后来又到了瑞典,为工作坊的主持人开授关于工作坊的课程。

马伊达内克集中营

为什么像你我这样的成年人能下得了手,屠杀96万名儿童呢?

而下手的同时,还能够担心自己家中的小孩有没有得水痘?

我后来到了波兰的马伊达内克(Majdanek)。在一个集中营里,我看见整列火车载满了被屠杀的孩子们的鞋子,还有头发……在书本里读到这种场景是一回事,可是站在那里,看着焚化炉,鼻子闻着那样的气味又完全是另一回事。

我那时才19岁,来自一个从未经过风暴摧残的国家。我们没有种族问题,没有贫穷问题,760年来都没发生过战争。我不了解生命的真相为何。在这个地方,人世中所有的风暴刹那问向我袭来。有过这样的经验之后.人就再也跟以前不一样了。我祝福这一天!若没有这样的风暴,我就不会从事现在这样的工作。

我扪心自问:为什么像你我这样的成年人能下得了手,屠杀96万名儿童呢?而下手的同时,还能够担心自己家中的小孩有没有得水痘?

接着,我到那些孩子们度过最后一晚的那个军营去。为什么要去那里,我并不知道,我猜,自己是想去寻觅那些孩子如何面对死亡的蛛丝马迹吧。那些孩子们用指甲,用小石头,用粉笔在军营的墙上画上许多符号,其中最常出现的是——蝴蝶。

我凝视着这些蝴蝶。我还太年轻、太无知了,不了解为什么,这些年龄不超过9岁的小孩子,在被剥夺了家园、父母以及温暖安全的家庭与学校之后,在他们被抓上牛车载往奥斯维辛、布肯沃德及马伊达内克之后,为什么他们竟然会看到蝴蝶?我花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才找出答案。

在马伊达内克集中营,我遇见了一位幸存的犹太少女。她被救活之后也没有离开集中营,我不知道原因。她的祖父母、父母,还有兄弟姊妹都葬身在集中营里的毒气室……

P1-3

序言

请不要轻看

◎吴庶深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医生于1995年荣获美国死亡教育与辅导协会(Association 0f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颁发的终生成就奖(Life time Achievement Award),以表彰她对死亡和临终现象研究的贡献。当时我正好在颁奖现场。她身材娇小,语调温和,内藏一股对生命充满热爱的坚定信念。我目睹了大师的风采,至今仍记忆犹新。

罗斯医生毕生致力于打破死亡禁忌的话题,在这本《你可以更靠近我一一教孩子怎样看待生命和死亡》中更激励我们“离开死亡的黑暗面,积极寻求生命的光明面”。我相信这本书可成为热爱生命及努力推动生命教育工作者之重要参考。

阅读此书,有几项感动想与大家分享:

首先,请不要轻看苦难带给生命的重塑性。死亡如同生一样,是人类存在、成长发展的一部分,它赋予人类存在的意义。所有在我们生命中所面临的困难或历练,都是成长的契机。我们以为的悲剧,并非真的是悲剧,换个角度想也可将它当成生命成长的机会,“这就像把石头丢进滚筒机里,我们可以选择被辗碎,或是被磨得晶莹剔透”。当生命走到尽头时,也就是病人及家属有机会表达对彼此关怀及感谢,或是该说声抱歉的最后时刻。死亡促使人与人之间可以有最真心的对话。

其次,请不要轻看儿童对死亡了解的需要性。我们知道儿童的身材不如成人来得高;他们的手和脚不如成人来得大、来得长,但是他们的心(Heart)跟成人一样,在遇到悲伤时会心碎。虽然儿童使用词汇有限,注意力不够集中,思考有时也容易呈现非理性,但他们的心灵(mind)跟成人一样,对死充满了疑惑及焦虑。因此,当我们过度保护小孩,刻意不与小孩讨论有关死亡的问题,并忽略他们的悲伤反应时,小孩就会感到不安及痛苦,并失去成长的机会。正如“如果你将峡谷与风暴远远隔开,就永远都看不到风暴造成的纹路有多美丽”。由于儿童的感受难以用文字直接表达,若我们能通过观察及聊天来解读他们非文字的象征性语言(如图画),我们就更能靠近儿童的心灵世界。

第三,请不要轻看宗教灵性力量的影响。照顾临终病人是让人筋疲力尽、情感枯竭的工作,若我们能有灵性的体会,便能累积心灵的力量去从事这种陪伴心灵受创人的工作。事实上,在陪伴的过程中,我们也明白了“当死亡来临的那一刻,我们就好像脱下茧,再一次如蝴蝶那样自由,回到上帝的身边”。有关濒死经验(Near-Death Experience)的探讨与研究,也引发了无数的人去深思死后生命存在的问题。当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人死后的另一种境况时,也促使我们寻求打开永恒生命之门的钥匙。此外,有许多从死亡边缘被救回来的病人,因有对生命重新的体会,不但更尊重生命,也更积极过好每一天的生活。

末了,再借一句罗斯医生最爱的话语来彼此鼓励: “如果你将峡谷与风暴远远隔开,就永远都看不到风暴造成的纹路有多美丽。”

(本文作者现任中国台湾师范大学卫生教育系助理教授,台北市教育局“国中”生命教育小组指导教授)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1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