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定浩著的《取瑟而歌(如何理解新诗)》通过分析几位以现代汉语作为母语写作的强力诗人及其诗歌,希望给予读者一些有效且可靠的理解新诗的路径,使读者在面对一首陌生的诗时不再胆怯和无所适从,而面对熟悉的诗时,也可以恢复济慈所说的“消极感受力”——在美面前,一个人有能力经受不安、迷惘、疑惑,而不是烦躁地务求事实和原因。
……斯人虽逝,我们这些喜欢读诗和写诗的现代中国人,却依旧生活在由这些诗人留下的最好诗作所构筑的汉语山河中,依旧在分享和渴望延展因他们的存在正变得更为广阔的中文。
张定浩著的《取瑟而歌(如何理解新诗)》一书通过分析林徽因、穆旦、海子、顾城、马雁等几位以现代汉语作为母语写作的代表性诗人及其诗歌,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理解新诗的路径,对于受西方现代诗影响至深的当下汉语诗歌写作和阅读而言,提出了“发明词语者发明未来”的母语语感的重要性。一部论述中国现代诗人创作史的诗学随笔,一幅中国新时期波澜壮阔的诗坛画卷。通过对著名诗人海子、顾城、穆旦、冯至、西川等诗作的梳理与互证,呈现出一种健康自然的现代汉语,生机勃勃、明净动人,展现一个古典时代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