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未找沈国公戴勇来不是为了别的,而是相传沈国公府里藏着一卷高祖的立像,这幅立像作为沈国公家庙中主祭的神像一直承受香火,外人从未见过。
这幅画像乃是当年的画圣丹青子为高祖亲绘,后来由高祖亲自赐给沈国公戴勇,沈国公一脉皆将此画像视为珍宝,非沈国公家中嫡系,不得入家庙参拜此像。
可以说,这世上除了刘未,任何人想要将这幅画像请出戴家的家庙,那都是痴心妄想。
侍卫很快就把跑得满头是汗的戴勇请进了殿中,这位身材矮小的沈国公身后还挂着个小皮囊,入了殿中侍卫们先让他在门口开了皮囊,取出一个小筒,又从简里取出一幅画来,直到把画卷全部展开确定没有任何武器,才对他放行。
那边刘未已经等得不耐烦了,还没等到画卷完全展开就已经几个箭步上前,劈手夺过了画卷,将那画像一展,一幅栩栩如生的神仙画像就显现在了他的眼前。
说起这幅画像,其实是代国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
丹青子擅长画人物,尤其是峨冠博带的仙人形象。高祖三十岁后寻仙,一直想让丹青子为他画一张肖像,只是丹青子乃是前朝公主之子,刻意躲避高祖的寻访不愿进京,且丹青子喜欢游历名山大川,高祖遍寻不得,最终只能叹息无缘。
开国功臣戴胜也擅长画人物,了解到高祖的遗憾后,故意找人将“戴胜画人天下第一”的名头传遍天下,最终用激将法激得丹青子来京中“切磋画技”,并且以神仙为题,在道观中比试。
戴胜是个有德有智之人,丹青子入京后,戴胜请了高祖微服出访,让高祖乔装成道人,并假装在道观里随便抓个道士为作画对象,于是高祖便被“恰好”选中了。
丹青子自然不明真相,画神仙和画鬼怪不同,首先就要人物原型样貌出众,高祖身长八尺,相貌堂堂,哪怕穿着道袍也难掩他的不凡之气。丹青子要找原型当然愿意找高祖那样的,而不是随便什么道人。丹青子见了高祖立刻就满是灵感,根本不用别人催促,立刻泼墨挥毫,成就了一幅传世名作。
高祖一见丹青子画中的自己腾云驾雾,佩剑服玉,手持琼玉之芳,礼容极为恭肃,当即就一喜。再见画中的自己身前有钟鼓、竽瑟、歌唱、舞蹈之人纷纷祭祀,灵巫艳装,蕙兰遍布,即使只是画卷,也觉得香飘满堂,更是连声呼“绝”。
戴胜画的是高祖飞度升天之景,可谓是中规中矩,不过因为这是高祖的心愿,虽这画像中规中矩,也算是讨人喜欢,也不失为一幅佳作。
但这意境和技巧,无论怎么比,高下立判。
戴胜输了也不恼怒,高祖更是心中欣然。这时候丹青子突然屈身跪拜,以下臣叩拜皇帝之礼对身着道士服饰的高祖三跪九叩,顿时惊骇了诸人。
原来高祖身为开国皇帝,浑身气势不同于一般人,画神仙当然画不成散仙,但凡在任何一道上超凡人圣之人,在见识上都有不凡之处,这丹青子在琢磨高祖神韵之时察觉此人绝非普通道人,心中便隐约有了些猜测,于是便画了先楚神话中统御天地的天君形象,其神名日“东皇太一”。
这世上的人,只要是听到别人说“你天生与众不同,我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样的话的,没有一个会不高兴,高祖也不例外,不但没有怪罪丹青子几次刻意避开他的使臣,反倒赐下重赏,也没有强迫丹青子入宫担当宫廷供奉。
戴胜因算计了丹青子一把,也十分有风度地施礼求情,将高祖求才若渴,只是隐士们品行高洁,不愿人世,不得不出此下策的为难说得十分恳切。
丹青子见皇帝并没有强迫自己留在京里已经是十分高兴,又得到允许可以入宫随意学习宫中藏画,当然是欣然接受了戴胜的道歉,并且在后来和戴胜以画为友,成了莫逆之交。
只是丹青子自这一幅《东皇太一图》后自称再无超越的可能,从此不再画神仙像,而是改为画精怪山鬼之流,从此丹青子的神仙图在这幅《东皇太一图》后成为绝响,后来丹青子的神仙图也就成了可遇而不可求的神作。
后来,喜好云游的丹青子在一次登山的过程中失足坠崖,尸骨无存,在京中的戴胜得知消息后呕血不止,大病一场,半年不能离床。高祖心中知道戴胜失了丹青子,就犹如伯牙失了子期一般,遂长叹一番后,将宫中收藏着的《东皇太一图》赐给了戴胜,以解他心中之悲戚。
从此供奉皇帝御像的延英殿里挂着的就是戴胜的那幅《神仙图》,而不是丹青子的那幅《东皇太一图》。虽然戴胜的画技远不及丹青子画技高超,但高祖对戴胜的关心爱护之情,可谓是让人动容。
先帝宫变之时,延英殿里不知为何着了火,从高祖到惠帝的画像以及那么多名臣良将的随像全部付之一炬,无人再知高祖和其他列祖列宗的真容,就连刘未自己,都已经记不起先帝是什么样子了。
如今刘未将这画像一打开,顿时觉得眼前一亮。他出身尊贵,从小就见识了不少好东西,丹青子的真迹宫中也有留存,他自然是一眼就看出这绝对是丹青子的手笔。
这位以高祖为原型的东皇太一剑眉星目,五官深邃,身材高过身后的随神们大半个头,显然不是一位文弱神仙。
刘未仔细端详,越看越觉得太眼熟。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