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春琴抄(日汉对照全译本)
分类 教育考试-考试-其它语种
作者 (日)谷崎润一郎
出版社 中国宇航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春琴抄》是日本近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为日本唯美派大师谷崎润一郎,译注者为著名翻译家林少华。日汉对照,名家经典;译文优美,注解详尽;学习日语,欣赏日本文学。谷崎润一郎作为日本文坛独树一帜、影响深远的唯美派文学大师,文字细腻古典,意蕴深邃,充分表现了日本文学的物哀之美、幽玄之美。本书收录谷崎润一郎的《春琴抄》和《吉野葛》两部作品,《春琴抄》描写了一个富家盲女与仆人间凄美而又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

内容推荐

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大家谷崎润一郎的中篇名作。

《春琴抄(日汉对照全译本)》是谷崎润一郎笔下哀婉凄美而又不无嗜虐的爱情故事。物哀之情与幽玄之美。待人苛刻而又才华横溢的绝色盲女,性格懦弱而又一往情深的卑微伴侣。师与徒,主与仆。这爱,是殉道?还是信仰?一段唯美浪漫的传奇,且听谷崎润一郎娓娓道来。

目录

春琴抄

吉野葛

试读章节

“看,看那个!那边见到的就是妹背山。左边的是妹山,右边的是背山……”

当时导游的车夫,从桥栏手指上游方向,劝游客们停杖细看。记得那时母亲就曾让人力车停在桥中间,把年幼无知的我抱在膝头,嘴贴我耳边说道:

“你,还记得妹背山那出戏吧?那就是真正的妹背山!”

由于那时候毕竟还小,没有留下清晰的印象。仿佛是四月中旬樱花盛开时节一个阴晦的黄昏,山乡里还春寒料峭。只见远方暮色苍茫的天空下,吉野川沿着远处九曲十八弯的山峡蜿蜒流来,河面上只有阵风掠过之处泛起一道道细微的“绉绸”波纹。就在那山与山之间,两座玲珑可爱的山丘在暮霭中隐约可见。虽然已无法看清两山是怎样隔河相对,但我早从戏里知道它们位于河的两岸。在歌舞伎台上,大法官清澄之子久我之助和他的未婚妻——一位大概叫雏乌的少女——两人一个在背山、一个在妹山上临谷筑楼。即使在妹背山戏中,那种场面也特别富有童话色彩,深深打动了一个少年的心。而当时听母亲这么一说,马上心想:“啊,原来那就是妹背山!”随即沉浸在儿童特有的幻想之中:即使现在去那岸边,说不定仍会见到久我之助和那名少女!从此以后,我便忘不掉这桥上景色,不时产生一种依依之情。这样,在我二十一二岁那年春天,第二次来到吉野时,也同样凭倚这桥上栏杆,一边怀念去世的母亲,一边久久凝视上游景致。河水正是从这吉野山的脚下,注入缓缓铺展的平原之中。于是,水流一改湍急跌宕之势,而呈现出“平野水自流”的悠然风姿。再极目远眺,但见上游左岸上市镇背山临水,一条细细长长的街道上排列着低矮而间或闪出白色外墙的古朴农舍。

现在,我独自走过这六田桥头,向左拐去岔路,朝以前一直站在下游眺望的妹背山所在方向走去。街道沿着河岸笔直伸展开去,看上去似乎平坦易行。不过听人说,从上市过得宫瀑、国栖、大瀑、迫、柏木以后,便逐渐深入到吉野腹地的深山密林。再往前就是吉野川的发源地,过得大和与纪井的分水岭之后,这才进入熊野浦。

由于我们从奈良动身早,刚刚偏午时分便走进了上市镇。街道两侧人家,如同在桥上想象的一样,甚是古朴无华。靠河岸一侧的一排房屋,不时出现空缺,而成为单排屋宇街道。不过大部分都是房屋挡住水面景致。那格窗被烟熏黑、矮得像小阁楼似的二层楼在道两旁鳞次栉比。行走之间朝若明若暗的格窗里面窥去,见里面多是庄户人家无一例外的那种没铺地板的裸土房间,并且直通后门。土房门口大多挂着深蓝色门帘,上面有蜡染的白色屋号和姓名。这不限于开店人家,一般住户也似乎如此。家家户户的房檐全部垂得很低,几乎遮住整面前墙。门面虽窄,但门帘深处的内院却树影绰约,有的还建有厢房。此处房屋,恐怕至少有五十年,有的甚至有一二百年历史。不过,建筑虽老,但每座屋宇的拉窗纸则是崭新的,就像刚刚贴上去的一样,全然没有污痕,哪怕一点点裂缝也被用花瓣型纸块补得严严实实。在秋日一尘不染的大气中,显得分外莹白清冷。这一则十白是因为没有浮尘,所以才这么洁净;一则恐是由于从不使用玻璃拉窗以致变得比城里人还对纸敏感得近乎神经质。本来像东京一带的住户那样外侧加围一层玻璃拉窗即可。倘不那样,就不能任凭拉窗纸又脏又黑或洞可进风。总之,拉窗纸那赏心悦目的莹白,将各家被烟熏黑格窗等窗扇的房屋,打扮得宛如家境贫寒而又穿着得体的美女一般眉清目秀、优雅动人。我望着投在窗纸上的日色,不由深有感慨,毕竟是秋天了!

天空实际上晴得那样湛蓝剔透,而反映在窗纸上的日光,却明亮而并不耀眼,令人心醉。渐渐地,秋阳转往河流那边,光线照在街道左侧的拉窗上,而又反射到右侧的房屋中,果菜店柜台上摆放的柿子尤为动人。气座柿、御所柿、美浓柿等形状各异的柿子,将室外的光线纷纷聚拢在早已熟透的、璀璨的珊瑚色表面,宛似颗颗明眸顾盼生辉。甚至面馆玻璃笼里的面团儿也显得光彩夺目。道旁房檐下铺着草席,放着簸箕,上面晒着引火炭。不知何处,传来铁匠铺的锤声和碾米机的“沙沙”声。

我们来到镇子边上,在一家小饭店的临河起居间用了午餐。站在桥上看时,觉得妹背山似乎在上游很远很远的地方。而来到这里,简直就是立在眼前的两座山丘。隔一条河,河这边的是妹山,河那边的是背山——《妹背山妇女庭训》的作者,想必就是在实际目睹这景色之后得到那个构思的。不过这里的河面,要比戏台上的宽些,并未局促到那般程度。纵使两个山丘上仍有久我之助和雏鸟的楼阁,也恐十白不至于能彼此唱和。就背山来说,山脊同后面的峰岭相连,形状并不规则;而妹山则完全自成一座独立的圆锥体,披一身郁郁葱葱的绿树外衣。上市镇一直伸到山脚下,从河流这边一眼望去,那房屋后侧,二层高的成了三层,平房也俨然有二层楼高。有的人家从楼上架一条铁线通到河床上,铁线穿一个水桶,用绳子“吱溜溜”打水。

“喂,过了妹背山就有义经千本樱了!”津村突然说道。

“千本樱是在下市吧?听说那里有吊桶寿司店……”P238-240

序言

谷崎润一郎和他的作品

女性,总是作家津津乐道的描写对象。然而像谷崎润一郎这样从一个较为独特的角度,穷尽毕生精力描写女性的,恐十白还不多见。不妨说,离开了女性,谷崎笔下的文学长河势必归于干涸。

不过,谷崎笔下的女性尽管为数众多,但性格和形象并不复杂。大致可以将其归结为两类:一类是以自身的“官能魅力”为武器对男性颐指气使,甚至以滥施淫虐为乐事的“娼妇型”女性。此类从《刺青》中的少女、《麒麟》中的南光子、《少年》中的光子开始,到《痴人之爱》中的女主人公身上达到顶峰,而后~直延续到《疯癫老人日记》中的飒子。 《少年》中,光子像女皇一样对待包括其异母弟在内的三个少年,叫他们给自己修指甲、掏鼻孔,甚至喝令他们四肢着地当板凳。而这类描写,在后来的《痴人之爱》中,简直连篇累牍。女主人公在外面放荡不羁,随意许身于人。而回到家里,却以肉体为诱饵,对将自己抚养成人的丈夫又骑又打,百般虐待,借以满足自己的变态性欲。作者去世前一年发表的《疯癫老人日记》也如出一辙。此外还有《秘密》《恶魔》《续恶魔》《富美子的脚》《阿才与己之介》《恐怖时代》《正因为爱》《乱菊物语》《武州公秘话》《卐》《春琴抄》《钥匙》等。

必须指出,这类“娼妇型”女性无不是以为了取悦女性而不惜忍受一切折磨的男性为前提而存在的。换言之,男女双方共同沉溺在虐待与被虐待这种变态的官能享受之中,从而产生出无视任何传统道德和伦理规范的所谓“恶魔主义”,亦即肉体上的“耽美主义”“颓废主义”。

另一类,则是具有绝世姿色的“圣母型”女性。在这类女性身上,隐约寄托着谷崎对早逝母亲缠绵的思念之情,进而发展成为对年轻女性的爱慕与向往。这在《思母记》里已初露端倪。及至《吉野葛》中,作者在讲述各种历史传说的同时道出了主人公由思念早逝的母亲转而追求山村少女的委婉心曲。这里,作者借主人公津村之口明确表示说:“自己怀念母亲的心情大概只是出于对未知女性一种朦胧的憧憬。也就是说,恐怕同少年时期的恋爱萌芽有关。因为对自己来说,无论往日的母亲,还是将来成为自己妻子的人,都是一条无形的因缘之索把自己同其维系在一起的。……不管怎样,我不相信自己从第一次听到时开始,心目中描绘的只是母亲的幻影。我想那幻影既是母亲,又是妻子。所以自己幼小心中的母亲形象,才不是上了年纪的妇人,而永远是年轻漂亮的女性。”

文学评论家奥野健男认为,无论是“娼妇型”女性,还是“圣母型”女性,其原型都是作者的生母。前者不过是其官能方面的发展,后者无非是其精神方面的延伸。也有人从弗洛伊德性心理学中“恋母情结”的角度加以解释。对这些虽然不敢苟同,但有一点是清楚的:这种寄托在“圣母型”女性之中的思母情绪是作者的文学长河赖以产生的一个源头,是我们把握谷崎创作生涯的一条重要线索。这一系列的作品,还有《刈芦》《少年滋干之母》《梦之浮桥》及其主要代表作《细雪》等。

在这类作品的创作手法上,作者也一反在“娼妇型”系列作品中惯用的咄咄逼人的“恶魔”式手法,而运用了悠扬蕴藉的古典笔触。不妨从《吉野葛》中举一段为例:“津村不由得眼睛湿润了。这是自己祖先的土地,自己现在踏上的是长期梦寐以求的故土。这座历史悠久的山村,大概母亲出生时也是眼前这段温馨平和的田园风光。无论是远在四十年前的往日,还是近至昨日的时光,此处恐怕都同样迎来黎明、送走黄昏。津村觉得自己似乎来到了同‘往昔’仅有一墙之隔的地方。如果眼睛闭上片刻,再睁开时说不定会在那边篱笆院内,见到和一群少女游玩的母亲。”

这不能不说是一段颇见特色的文字,从中不难体会到作者那缱绻而怅惘的情怀。确实与日本诗人自《古今集》《新古今集》以来反复吟咏风花雪月的心情有某种相通之处,洋溢着温馨的王朝氛围。从《吉野葛》开始,作者开始往古典风格过渡。这在后来创作的《细雪》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从而在我们面前展现出富有日本传统美或古典美的摇曳多姿的动人画卷:明月皎皎,樱花灿灿,曲径幽幽,美女翩翩。作者之所以能在艺术上独树一帜,取得成功,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他的文学之光毕竟是从日本传统美学的土壤上升发起来的,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反璞归真”使然。

……

此外还有一点要提及的,就是谷崎有“神童”之称,汉学造诣甚深,一生自视甚高,我行我素。即使在日本法西斯军人政府对内加强镇压、对外疯狂侵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也依然故我,潜心创作长篇小说《细雪》。《细雪》从一九四三年一月在《中央公论》连载三期之后,即遭当局查禁。于是他自费出版了二百册,再次遭到警告。这虽然算不得英雄壮举,但在当时美化、鼓吹战争的“国策文学”甚嚣尘上的情况下,谷崎能够不奴颜婢膝、趋炎附势,而写出多少具有“反抗文学”意味的作品,这还是难能可贵的,也是我们不应忘记的。战后,他曾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的顾问。

总之,谷崎润一郎是一位相当复杂、难以简单定论的作家。即使在日本,对他也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称其为“谷崎朝时代”(三岛由纪夫)者有之,斥之为“色情作家”者亦不在少数。但他终究是日本文坛独树一帜的名家,是当时日本作家中作品被西方翻译得最多的人。另一方面也的确有这样一个事实,即其作品虽然达38卷之多,却没有创作出一个有生命力的艺术典型,没有一个有价值的女性形象。道理很简单:“每个时代的诗的不朽都要靠那个时代的理想的重要性以及表现那个时代历史生活的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活得最长久的艺术作品都是能把那个时代最真实、最实在、最足以显出特征的东西,用最丰满、最有力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别林斯基语)而这点正是谷崎的致命弱点,同时恐怕也是不少日本作家的通病。

最后说一下翻译和注释。《春琴抄》创作于一九三三年。讲的则是发生于十九世纪中晚期的明治故事。文体也颇有明治色彩,引文则近乎古语体。加之《春琴抄》极少用包括对话引号在内的标点符号,所以翻译难度非同一般。创作于一九三一年的《吉野葛》虽然整体行文较为平易,但引文同样近乎古语体。尤其引文中的诗歌、歌词,翻译远非易事,不少地方不得不变通处理。所以这部分很难说是“对译”,敬请见谅。注释主要根据本科三四年级的学力就词汇和语法之偏难者附以脚注。释义参考了有关辞书,亦多少包括我在长达三十五年的日语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个人体悟和理解。包括译文在内——刚才已经交代——未必精当,谨资参考。尚希方家,有以教我。

2018年3月1日灯下于窥海斋

时青岛涛声十里明月一天

书评(媒体评论)

在谷崎笔下,一娼妇型一女性的肉体美也罢,“圣母型”女性的白痴美也罢,在他眼里无不闪耀着神圣而耀眼的光环。在这种女性美,尤其在其肉体美的诱惑面前,任何男性都将束手就擒,任何既存的道德规范以至所有社会约束都将土崩瓦解——谷崎作品这种极端的女性至上主义、性至上主义是如何产生的呢?——林少华

在明治以来的日本文坛,谷崎润一郎成功开拓了无人敢于触动的艺术领域。谷崎文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即是从肉体的残忍与恐怖中体味近乎痛切的快感。——永井荷风

谷崎自开始写作以来,一直就与时代背离,他对政治既不理解,也不感兴趣。虽然他有着旺盛的创作欲,但丝毫也没有作为社会的一员的自觉。谷崎的文学是靠艺术上的完善来弥补社会现实性的缺乏。这是日本现代小说的通性,而他则是罕见的例子。——中村光夫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2 23: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