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才著的这本《家庭婚姻动力学》是作者高美才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对两性关系的原型、婚姻关系的模式,以及亲子关系的内涵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的成果。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家庭动力的内循环系统,V型家族动力的传承模式,性驱力的发展与变形机制,以及夫妻亲密关系的移情机制等一系列新的理论,并分享了许多亲密关系的心理辅导技术,以助人更深刻地理解爱的本质,洞察亲密关系的内在规律,领悟爱的艺术,从而学会如何珍惜并经营自己的幸福家庭。
| 书名 | 家庭婚姻动力学 |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 作者 | 高美才 |
| 出版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高美才著的这本《家庭婚姻动力学》是作者高美才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对两性关系的原型、婚姻关系的模式,以及亲子关系的内涵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的成果。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家庭动力的内循环系统,V型家族动力的传承模式,性驱力的发展与变形机制,以及夫妻亲密关系的移情机制等一系列新的理论,并分享了许多亲密关系的心理辅导技术,以助人更深刻地理解爱的本质,洞察亲密关系的内在规律,领悟爱的艺术,从而学会如何珍惜并经营自己的幸福家庭。 目录 第一部分 家庭的动力模式 第一章 家庭系统的动力结构 1.爱的三角动力结构 2.家庭动力系统的内部循环 3.V形家族的动力传承模式 ◇心理训练 家庭花园的觉察 第二章 爱的联结与整合 1.性驱力的联结 ◇专一和博爱 2.血缘的联结 ◇血缘暗示实验 3.现实的情感联结 ◇心理案例 4.潜意识移情的联结 ◇如何启动爱的心理阀门 5.社会和责任的联结 ◇家庭三角——稳定的关系 6.观念和命运共同体的联结 ◇故事疗法 ◇心理训练命运共同体 第三章 爱的冲突与分裂 1.剥夺——自私和索取 ◇依恋是一种爱的索取 ◇案例 家庭怨妇 2.否定——批评和指责 3.控制——监控与束缚 ◇给爱一些空间 4.不忠——背叛和出轨 ◇案例 破镜还能重圆吗 第四章 两性关系的原型和动力模式 1.两性关系的生物学动力模式 ◇“双性人”假设 ◇“双性人”的复杂性取向 2.两性关系的社会学动力模式 ◇为什么人们会博爱 ◇为什么人们会喜新厌旧 3.两性关系的心理学动力模式 ◇案例 依恋的困惑 ◇案例 爱散了,情未了 第五章 亲子关系的原型和动力模式 1.亲子哺育模式——自上而下的亲情 2.亲子依恋模式——自下而上的亲情 3.亲子认同模式 4.亲子否定模式 ◇亲情模式的迁移 ◇案例 别人家的孩子 第二部分 性驱力的自我管理 第六章 性驱力的结构与觉醒 1.性是爱情的原始动力 2.性驱力的发展结构 ◇案例 妻子不再小鸟依人 3.性驱力的觉醒条件 4.性驱力的觉醒方式 ◇心理训练 爱的觉察 第七章 性驱力的自我表达 1.性驱力的表达误区 2.性驱力的变形和异化 3.男女性驱力的表达差异 ◇案例 一个同性恋者的内心独白 第八章 性驱力的自我管理 1.禁果——两性关系的禁忌分析 2.冲动和变形——性压抑引发的逆动力 3.发乎情而止乎礼——性驱力的管理 4.爱的边界——性驱力的管理原则 ◇案例 无性婚姻怎么办 第三部分 幸福的婚姻和家庭 第九章 婚姻中的恩怨情仇 1.婚姻冲突的动力根源 ◇心理视窗 神奇的心理距离 ◇心理视窗 圈内与圈外的“心理戒断” ◇心理视窗 如何应对心理暴力 ◇心理视窗 关系丰富化 ◇心理视窗 如何在婚姻中获得信心和安全感 ◇案例 与电脑为伴的丈夫 ◇“囚徒”体验 2.亲密关系的成长模式 ◇孩童亲密模式 ◇情侣亲密模式 ◇契约亲密模式 ◇父母亲密模式 ◇心理训练 爱的心像建构 第十章 突破围城效应——婚姻如何保鲜 1.夫妻审美疲劳的动因与自我调适 ◇爱的感受性训练 ◇爱的探索性训练 ◇爱的沟通训练 ◇心理融合训练 ◇心理移情训练 2.夫妻间喜新厌旧的动因与自我调适 ◇爱的伦理边界——君子发乎情而止乎礼 ◇潜意识的理想爱人——梦中情人 ◇互补性认同训练 ◇一致性认同训练 第十一章 爱的感受性训练——触不到的恋人 1.自爱——心中流淌的爱 2.相爱——人际关系中流淌的爱 ◇分离焦虑 ◇融合焦虑 3.爱的感受性训练 ◇亲情投射案例 ◇爱情投射案例 ◇爱的演绎案例 ◇亲情感受的案例 第十二章 爱的自我平衡——幸福手掌 1.亲密关系的平衡要素 2.家庭矛盾的化解 ◇心理训练 幸福手掌——亲密关系的自我管理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