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枕边的书(叶兆言散文精选)(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叶兆言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流年碎影》

《流年碎影》是张中行老先生的自传,厚厚的一本,断断续续地看,看了十几天才看完。这是一本让人感到亲切的书,第一版就印了三万套,和明星的传记相比,是小巫见大巫,能印这么多,已经是奇迹。

喜欢张中行已经有十几年。不止一位朋友向我表示过异议,他们有些不明白,我为什么喜欢这么一位爱说教的老先生。我说自己从来没有觉得他是在说教,朋友们说:他当然是在说教,唠唠叨叨,说一些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我不想和人争,朋友的看法自然有他们的道理。

我最早看张中行的作品是《负暄琐话》,这本书印得极少,大约是二三千本,市面上当时并不多见。我手头的一本,是张先生送给我祖父的,很快转到我父亲手里,然后无意中又成了我的猎物。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对于谈掌故的书,有一种特殊的兴趣,此外,我喜欢周作人,是真的喜欢,听到别人攻击他,心里就有些不太高兴。我一直在想,中国的散文,周氏兄弟之外,应该还有些好的。譬如丰子恺,我读过一些他在一九七二年时写的散文,这些散文极棒,是一个老人的绝唱,可惜生不逢时,能见到的人并不太多。后来终于有机会出版了,淹在他过去的著作中,人们也就不太会去想文章背景。

张中行老人应该算是文坛新秀,虽然他已经是一位八十八岁的老人,出书走红,却是这些年的事。他最耐读的书,是《负暄琐话》,是《负暄续话》和《负暄三话》。要想了解他一生的故事,莫过于读他的这本取名《流年碎影》的自传。如今,很多人都已经知道张中行就是《青春之歌》中的余永泽,在没有接触他的作品前,很多人脑海里首先会有的印象,是电影《青春之歌》中扮演余永泽的于是之。于是之是位了不起的好演员,他塑造的反面人物形象,比女作家杨沫笔下负心落后而且顽固的书呆子,更人木三分。

作为一个过来人,张中行老人屡屡喜欢提到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曾经红极一时的女作家杨沫已经过世,《青春之歌》书店仍然在卖,然而今天的读者,怕是再也不会有我们小时候读这本书时的激动。张中行和杨沫的故事,有一个很浪漫的开始,却有一个十分沉重的结尾.用张中行老人的话说,两人的“思想感情都距离太远”,一个走的是信的路,始终是坚信;一个走的是疑的路,忍不住就要怀疑。道不同,不相为谋,由合而分,自然在情理之中。《流年碎影>)记录丫一个老人的一生,从疑开始,结束的可能是信,反过来,从信开始,很可能是以疑为终。

1997年12月l曰《论书绝句》

买下这本书,首先是喜欢它的装帧。在我心目中,三联书店的书,总让人有一种信任感,况且责任编辑就是书店的老总,老总亲自出马,这样的书,一般不应该坏到哪里去。其次,记得父亲在世时,曾花很大的气力,去找那本印数不多的《启功韵语》,正是因为读过《启功韵语》,我觉得只要是启功先生的作品,就应该读一读。我对书法是门外汉,虽然只是一本谈书法的小册子,然而我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它。

启功是爱新觉罗的后裔,大清国要是不完蛋,天知道他会成为怎么样的人物。现在的启功,是大学者,是大书法家,一幅字能卖许多钱,不过,受《启功韵语》的影响,我印象中的启功,仍然还是他潦倒时的模样,是个右派,在学校里熬了许多年,也就是个副教授,老年无子,由于有病,走路时向左边摇摆。我想迟早有一天,有人会有滋有味地把启功先生的故事,全都说出来。

《论书绝句》是一本谈书法的书,颇有些想到就说的意思。启功先生坦然承认,自己学书,仅能作真草行,不懂篆隶。能这么说,也得有些肚量才行。什么叫懂,这度很难把握,说不懂未必一点不知,说懂的也许反而是个骗子。

自清以后,碑学大兴,帖学相对示弱,只要是能写几个字的,莫不谈汉隶,谈书法中的金石气。更有来头大的,说到书法,就要从头开始,既然临碑帖,必须从大篆小篆人手,再人汉隶魏碑,然后进入唐宋元明清,缺一点都不行。启功先生快人快语,一语道破了机关,鸡是蛋变的,学画鸡,不一定非要从画鸡蛋开始,话说得太邪门,没意思。

启功先生有个观点,认为写字不同于练杂技,一定讲究什么童子功。小孩练字,很多字不认识,不过照葫芦画瓢,并不能领会笔趣。成人若能认真学,应该比小孩子容易,因为成人智力远高于小孩。有一个意思,启功先生故意没有说破,这就是成人绝大多数练字不成,原因就在于没有笔趣。练字的功利性太强,虽然智力在小孩之上,见到的好碑帖也比小孩多,然而写了没几天,就恨不得把字裱起来挂在墙上,结果当然是事倍功半,真不如小孩的字写得好。

现在许多商店招牌,都是启功先生的题字。我不知道这些字怎么觅来的。坦白地说,有一些很不理想,不知道是制作时走了神,还是启功先生的字,本来就不适合装潢家的门面。以一个外行的眼光看,启功的字不宜太大,大字也许还是汉隶或魏碑更合适。

]997年3月6日《威尼斯日记》

我很乐意见到阿城的文字,说来也简单,因为他是个有笔趣的人。笔趣二字,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譬如让阿城一炮而红的《棋王》,十年前写小说,大约没有不知道的。很多人欣赏棋王的棋艺,出神而人化,我不会下棋,以己度人,总觉得阿城未必也能下棋。

《棋王》有趣,不是可以和茨威格《象棋的故事》相媲美,奇妙之处在于它谈到了吃。我更愿意说《棋王》是一个谈吃的故事,阿城随手摔出了一个关于吃的简单真理,会吃并不意味着吃过哪些山珍海味,酒肉穿肠过,肚子不饿没胃口的人,算不上是真正的饕餮之徒,《棋王》中谈饥饿的闲笔,是最好的美食文章。

《威尼斯日记》是一本可以把玩的小书,这些年来,我们常念叨港台的书籍装帧,比大陆漂亮。我想大陆不是做不到,是舍不得这么做。以人才而论,大陆藏龙卧虎,真要做,太容易。我想说《威尼斯日记》就是这么一本书。装帧漂亮,永远是一个爱书人的心愿。中国历史上就有不注重装帧的习惯,譬如买椟还珠,好像过错全在做漂亮盒子的人身上。

P1-3

后记

过去许多天一直在编辑这套散文,南京的梅雨季节很难受,断断续续总是下雨,湿度太大,好像一伸手,用劲一拧,都能挤出水来。然而编书的日子十分愉快,辛苦并快乐,有点像秋天收获劳动成果。

居然写了那么多散文,还只是其中小部分,有很多书版权没到期。我已经习惯被当作小说家,写散文一直很业余。二十多年前,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流浪之夜》,当时写了序,现在重新翻出来,同样意思似乎可以再表达一遍。

这是我的第一本散文集,写序的时候,情不自禁老要想起明朝张岱《夜航船》中一段话:

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向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我总觉得写散文难免作高谈阔论状,而其中破绽岂止一二。写文章的人,卖几个破绽出去,其实是件好事。因为即使好的散文家,也不应该光想着让读者“拳足而寝”。阅读应该是件愉快的事,能让读者会心一笑,伸伸腿,何乐不为。

中国散文的地位向来不低,好散文也比好小说多得多。当作家,有纯粹的散文家,譬如周作人,譬如丰子恺,写小说的就不敢,多少要弄些散文出来凑数,仿佛不出散文集就不能算文人。近来已出现了“小说家的散文”一词,但是小说家写散文,好比票友下海,毕竟旁门左道。

散文对于我,只是小说之余的一种消遣.散文和小说一样,都是心灵的声音。我不敢说自己的散文写得好,自谦的话已经说了许多,想说的,不过是告诉读者,我写散文的态度是认真的。好不好,水平问题,认真不认真,态度问题。

二十多年后,小说和散文对我来说,如同左手和右手,说不清楚哪只手更重要。不止一位读者说过,更喜欢我的随笔和散文,因此关于这套书,首先想说的一句广告词就是,专为喜欢我小说之外的读者定制。其次,特别想强调时间的重要,此次编辑,为增补写作日期花费很大精力,许多文章已过时,因为篇尾的时间痕迹,又一次复活,又一次把我们拉回到当年岁月。年代太久远,部分文章的时间节点没无法恢复,原汁原味打了些折扣,在此向读者表示抱歉。第三,五本书大致分为“自传”“亲友”“见闻”“阅读”“杂感”,侧重点有所不同。

写作和阅读都是缘分,感谢能见到以上文字的读者。散文的要义是形散神不散,单篇文章如此,一本书一套也应该这样。说话容易做事难,只能尽力而为。读者看出破绽,发现不当之处,不妨再次伸伸腿,敬请会心一笑。

目录

《流年碎影》

《论书绝句》

《威尼斯日记》

《谁提足球我跟谁急》

《物源小百科》

《梅兰芳与二十世纪》

《中国问题》

《我叫阿拉木》

《中国乡村生活》

《黑娃的故事》

《奇鸟行状录》

《野兽之美》

《卡拉马佐夫兄弟》

《情感的迷惘》

《驳圣伯夫》

《冠军早餐》和《囚鸟》

《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

《叫魂》

《文明的历史脚步》

《悬壶外谈》

《新华字典》

《拒绝遗忘》

《饮冰室主人自述》

《词语》

《回顾五四》

《海外访史录》

《我的留学记》

《猫和鼠》

《杜拉斯传》

《黑白史:中国当代实验水墨》

《悠悠长水》

《中国表情》

(狱中记》

《剑河倒影》

《二十世纪的书》

《纪德文集》

《无名的裘德》

《{唐诗三百首)汇评》

《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

《拥抱似水年华》

《等待野蛮人》

《书鱼知小》

《言言斋性学札记》

《十八春》

《二十世纪文史哲名著精义》

《名人日记》

《旅德的故事》

《霍乱时期的爱情》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

《崩溃》

《雪人》

《谈艺录》

《敦煌话语》

《首都计划》

《百年孤独》

《逢场作戏》

《庄子奥义》

《英美十六家》

《缅甸岁月》

《南京城墙砖文》

《南京城墙志》

爱吃会吃并能吃

《新千年文学备忘录》

都市男女择偶白皮书

《小不列颠札记》

《蓝胡子的蛋》

难忘胡利娅姨妈

《老八舍往事》

关于《色·戒》

《潘金莲的发型》

我们心中的孔夫子

《向着太阳歌唱》

二○一○年的阅读

《散文中的散文》

父亲的智慧

《爸爸,我们去哪儿》

《黑子散文》序

阳澄笔记

《通俗爱情》

《民国小学生作文》

老外的目光

老的明信片

庞培的红尘之梦

上海格调

书法的法

茅檐草舍无冬夏

民国的美女

《南京味》

《砖瓦老南京》

南京的老照片

南京的民国老建筑

《用伤口飞翔》

江宁镇的前世今生

后记 现在有很多新的

内容推荐

叶兆言先生的这套散文集大致从“自传”“亲友”“见闻”“阅读”“杂感”五个方面进行收集整理。其中,《枕边的书(叶兆言散文精选)(精)》侧重于“阅读”,收录了叶兆言先生对所读书籍的评价及心得感悟,感情复杂真挚,叙述详尽独道,真知灼见跃然纸上。

编辑推荐

《枕边的书(叶兆言散文精选)(精)》收录了叶兆言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是一种美的享受。它的文笔简洁,风格恬淡,看似平平淡淡,却蕴藏着无穷的艺术魅力,令人读后余味无穷,遐想不已。在平实的语言后面,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让读者细细去体会、咀嚼。它恰像两三知已灯下夜谈,或直抒胸臆,或旁征博引,或幽默谐趣。在淡淡的氛围中,自有一种韵味,在不知不觉中给人以美的熏陶。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