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闻存折
二十六岁的史力,突然一摸口袋,那个存折弄丢了。是掉在上下班的路上还是遗落在他停留过的地方?天知道。
这个大红封皮的存折,存的不是钱,是时间,整整五十个小时呵,比钱还珍贵。
史力的老家在乡下,父母为了供他读大学本科、研究生,真是吃尽了苦头。本科是汉语言专业,硕士生主修古典文学。没想到毕业后,找工作难于上青天,只好应聘去了一家文化策划公司搞文案工作。愤懑也罢,伤心也罢,他得先找个饭碗,再不能拖累家里了。好在公司在吉和山庄早买了几套三居室的房子,供未婚的青年员工居住,不收租金。一套房子住八个人,热闹得像集市,下班回来,打牌、看电视、聊大天。史力对这些都不感兴趣,只想看看书,但看得进去吗?一于是,他常孤零零趁夜色在社区闲逛;若是下雨,就在亭、榭、长廊里呆坐。
有一天,史力发现吉和社区有了一家奇异的时间储蓄所。社区很大,几十栋楼,住了近三干人,老年人不少,此中一部分人或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需要人、帮助;或是孤寡老人,有病且寂寞。于是管委会倡导中、青年人敬老爱老,利用休息时间到这些家庭去做义工,所花费的时间一笔一笔都记于存折,当自己需要时,则由其他义工来帮忙干活,谓之“领取时间”。
史力的业余时间太难打发了,于是申请去做义工,并领取了一个存折。储蓄所负责人告诉他:“有个老人章文心年过七十,原是本市江南大学中文系的教授,老伴十年前过世了,无儿无女,他要找一个懂行的年轻人帮他查找资料、听他说话。我们物色了好久,你是最合格的人选!”
在一个星期六的上午,史力打电话给章文心时,对、方说:“小史,你来吧,我扫榻以迎。”于是,他第一次去了五栋三单元六楼的章家。
门早已打开,清瘦的章先生满头华发,站在门边,把他引进客厅。“我在为你煮茶,你先参观—下这上下两层的复式楼,看可否入目?”
上下两层近二百平米的房子,除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外,其他地方都立着成排的书架,书香如无形的波流在涌动,史力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校园。
当他们面对面坐在客厅的长条茶案前时,章先生说:“这是刚煮好的安化黑茶,请一尝。”
“谢谢。”
“小史,你硕士论文写的是什么呀?”
“是《论明人小品的艺术走向》。”
“这要读不少书呵,难得难得。张瀚的《松窗梦话》、屠隆的《考槃余事》、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记》、、袁宗道的《白苏斋类集》、张潮的《幽梦影》……想必都入了君眼?”
“是的。我只是泛泛读过,没有深入地研究,很惭愧。”
“你虽离开大学,照样可以自学成才,只要吃得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何愁不成功?你叫史力,有字吗?”
“没有。”
“我给你起个字怎么样?就从屈原诗中取出‘修远’二字。我名文心,字雕龙,取自《文心雕龙》的书名。”
“谢谢雕龙先生赐字。”史力突然双眼涌出了泪水,站起来向章先生深鞠一躬。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