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这里不是指一统江山的祖国河山,而是浙江西南的一个县级市。
江山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是浙西南门户和钱塘江源头,素有“东南锁钥、人闽咽喉”之称。
到了江山,发现它不仅仅是一个县级市的建制而已,这个名字还真的和统一江山有许多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花了两天行程安排非常紧凑的时间,走了江山的许多地方,感觉眼前这个山明水秀、风光绝佳、百姓淳朴、安居乐业的江南小县城,可以说一直以来和战争两字沾点亲带点故。从古到今,战争的缘起和结果,无非就是两个字——江山。江山冠之以江山,倒也不失为名正言顺。
江山坐落在金衢盆地的边缘,海拔五百余米已经是不低的山脉了,江山的江郎山却在海拔五百多米的山上再向天空耸起三座高达三百多米的石峰。远看,三座石峰如刀削剑劈一样,伟岸挺拔,如长矛直刺云天。近看,更是仰头望天,才见巨峰壁立,出没云海,猿猴难攀,飞鸟难渡。站在岩下,我无法默认那种认为仅仅是大自然造化神力的说法,假如这样,为什么周围那么多山脉没有一处或者说类似的壁岩?我们知道我们的先民曾经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传说,江郎山又何尝不是先人留下的痕迹!
我宁可想象这是刑天因为被砍了头,用乳头作眼,毕竟有些不便,舞动干戚之时,就把巨峰劈开了。刑天和黄帝的战争,无意之中成就了江郎山,变成留给我们后人一件鬼斧神工的艺术品。江山有幸,也因此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一员。
这座让旅游鼻祖徐霞客三度到访的奇山,会不会还有人所不知道的神秘呢?几次坐火车远眺江郎山的雄姿,我曾经有过奇想,这远远看到如三股叉的山峰会不会是当年大禹治水经过这里,看到须水、衢水、闽江、瓯江等水畅其流,治水已见功效,就把水中的巨耜反过来随手插在路边的山上。这把巨耜天长日久,原先的两叉就风化成现在的三叉,不信你去看,两座小的山峰合起来和大的差不多。
不过,也有人早在一千五百年之前就看出了江郎山的玄妙,它是上古先人留给后人的神兵仙迹,假如卜邻而居,肯定能够沾到江郎山的仙灵之气,从而家族兴旺繁荣,子孙富贵绵延。这个人就是江南毛氏的第八代先祖毛琼,他看到江郎山的神秀后,就举家迁徙到傍着江郎山的清漾。一千五百余年来,清漾毛氏衍派繁多,名人辈出,至今不衰。到了江山清漾毛氏祖居地,除了惊叹于毛氏一千五百年以来璀璨夺目的独特家族文化,你会发现一个惊天秘密,一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史实。从清漾毛氏衍生出去的湖南韶山派系的毛泽东和浙江奉化派系下蒋介石的发妻毛福梅居然是同一个字辈的人,也就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国内革命战争实际上有点近似于他们毛氏家族的家庭战争。历史有时候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他的恶作剧就是这样让你哭笑不得,又好气又好笑,爱不起恨不能。 如果说江郎山的形成只是个战争传说,廿八都、仙霞岭、枫岭关等则是不折不扣的战争遗物,或者说是历史上一次一次的战争带给我们的奇观,也是带给江山的丰富遗产。
江南多古镇,江南古镇的最大特点是小桥流水人家,先是富商云集,缙绅聚居,于是慢慢形成集镇了。江山的廿八都镇却是货价真实的因为战争而衍生的一个独特而又个性鲜明的古镇。之所以敢这么说,首先这是一个屯兵之所在,地处鸡鸣三省闻的边境之地,因为有兵营,一些有商业头脑的人来了,一些流落的败兵住下了,一些想找个退养安全、生活安定的官吏来了,还有些退役的官兵干脆住下不回老家了……慢慢地,天南海北的人都在这里住下了。南方的风情,北方的习俗,东部沿海的方言,西北塞外的官腔,使得现今三千多人的古镇上,居然可以找得到141种姓氏和13种方言。按人口比例,这样的姓氏组合和方言大集中,不要说浙江省内,就是国内也可以独此一家别无分号。从各地来到这里的居民,带来各地居住的习惯,浙式民居,徽派建筑,客家特色、江西模式,同样成就了廿八都这个古镇成为国内为数极少的明清古建筑大观园。在这个闽浙赣三省交界地段,于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古镇——廿八都就这样形成了。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