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深山杜鹃映彩虹
一
时光回溯到八十多年前。大别山百里坪镇有个叫檀树坳的小山村。
连绵不断的山岭浓雾环绕,黑云飘过,偶尔露出高耸人云的山峰。贫瘠的山岗上怪石嶙峋荒无人烟。一条曲折的山路,如一条巨蟒蜷缩在长满枯草的山岗上……几只老鹰在空中盘旋着,发出“嗷嗷”的凄凉的叫声,给枯黄的山岗更增加了几分阴森恐怖之感。
突然,山间隐隐传来单调的唢呐声,锣鼓声,稀稀落落的鞭炮声。盘山小道走来一支迎亲队伍。新郎戴着大礼帽,身披红彩带,胸挂大红花,骑在大红马上,顶着山风走在接亲队伍的最前面。大红马的后面,装饰华丽的花轿,抬着新娘子,紧紧跟随着……
大红花轿子里面,新娘杜鹃悄悄地摘下头上的红盖头。只见她脸色红润,秀丽端庄,特别是那双眼睛,晶莹闪亮,折射出大别山女人特有的多情和善良。
杜鹃用手把花轿子的门帘掀开一条缝隙,偷窥着前面骑在马背上的新郎。新郎是金家独苗少爷,虽然清瘦,看起来还颇有精神。杜鹃不禁在心里默默祈祷,但愿这次找对了男人,能平平安安,幸福快乐地相守一辈子。这个美丽而可怜的女人,五岁时死了爹娘,由爷爷杜老庚抚养长大。杜家无田无地,只靠采药、打猎和砍柴度日。杜老庚眼见孙女大了,就想为她说门好亲事,过上有吃有穿的日子。杜老庚先后托人到山下为杜鹃提亲,先说了一户李姓殷实人家,但定亲不到半年未婚夫就病死了;后又说了一户阮姓人家,定亲不到三个月未婚夫便落水淹死。从此,远近都说杜鹃姑娘是“白虎星”,克夫命,没有哪户人家敢要。杜老庚为此忧心忡忡。村里人的白眼和交头接耳背后的指点更令杜鹃心烦意乱。好在,这次她的闺蜜红姐亲自做媒,给她在山下选了个好人家,她的心情才稍稍好受一点。可不知为了什么,定亲才三天,爷爷就慌着催她过门了。
杜鹃哪里知道,就在前面不远,一场骇人听闻的灾祸正等待着她。从此,她的命运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前面就是鬼见愁了!大家都注意了。小山子,把少爷的大红马牵好。”管家扯起嗓门吆喝着。
“哎,知道了。”叫小山子的瘦小个子顽皮地答应着,双手攥紧了马的缰绳。
“红姐,你这大媒人把新娘子的大花轿护好了,要轿夫们小心抬轿。”管家对媒婆红姐说道。红姐这个外表壮实丰满的女人,性子也透着大别山娘们的豪爽和泼辣,她大声回应道:“知道了!”又学着管家吆喝着:“吹鼓手,是不是东家给的钱少了,有气无力的?打起精神头,吹打起来!”
于是唢呐齐鸣,锣鼓喧天。娶亲的队伍吹吹打打朝鬼见愁走去。花轿随着鼓点一摇三晃,红姐那丰满的屁股也随着花轿一扭三摇。 与此同时,在山道的另一边,以游乡木匠作掩护的中共地下党员杨长锁正挑着木匠担,一边赶路,一边取下草帽扇着凉风。他这次的任务是受百里坪党组织委托,到大别山、木兰山等其他地方考察农民暴动的事宜,他所到的地方,农民暴动如火如荼,特别是木兰山,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红色政权,把土地分到农民自己手中。他急着赶回去把这些情报向党组织汇报。
“鬼见愁”,是百里坪山区最险要的位置。本来就窄窄的山路,突然横生出一段刀削斧劈般的断崖,把山路挤得只剩下一人多宽。稍不留神,就会摔下万丈深涧。
山路虽险,但对走惯了山路的老百姓来说,还是有一定安全保障的。但是谁也没想到,在这断崖之上,竟然还埋伏着几个心怀叵测的人。他们全部穿着黑衣,蒙着脸,匍匐在草丛之中,一双双阴鸷的眼睛,盯着小路的尽头。唢呐声依稀传来,渐走渐近。
“他们来了。”一个瘦小的黑衣人附在另一个满脸横肉的黑衣人耳边说道。
“快,快点火。”满脸横肉的黑衣人命令道。瘦小黑衣人掏出打火机“嚓”的一声打燃,双手护着火苗,点燃身下的导火索。导火索发出“咝咝”的声响冒着绿色的火花,快速燃烧着……
山风卷起阵阵沙石,令有“鬼门关”之称的鬼见愁更加恐怖。
P3-4
十年素材打磨,百日面屏耕作!终于完成了这部四十多万字的书稿。
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在思考着“信仰”两个字。记得十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部话剧。故事说的是:毛泽东主席开完政治局会议,回到他那间既是办公室又是餐厅兼卧室的房间,面对桌上摆放的“关于刘子善,张青山的案情处理报告”的宗卷,毛主席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凌晨时分,安眠药力发作,开始有了睡意。蒙咙间,他走出丰泽园,走出了中南海,来到一座千年古刹。见一老僧白发银须闭目打坐。
毛主席坐下来与他促膝谈心,把心中的纠结告诉了他,想请教自己该如何处理?老和尚沉思片刻,反问道:“主席,您知道和尚为什么不吃肉吗?在没有人监管的情况下,自觉地不杀生,不贪财,不贪色吗?因为他们心中有佛,他们敬佛,畏佛!一心向佛,他们艰苦修练,普度众生,为的就是百年后能去西方极乐世界!有了这个信念,所以他们能‘自律’!”
毛主席点头赞许:“是啊,我们共产党也应该一样,必须教育每个党员,自觉地做到心中有党,敬党,畏党,一心向党!有了这种信仰,他们就能自律,就能克服一切歪风邪气,甚至是犯罪!”
毛主席从梦中醒来,点上一支香烟深吸一口,掩卷深思:信仰?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就是共产主义,就是解放全人类!没有了这个信仰你还革什么命?你革谁的命?没有了信仰,就没有自律!这样的人一旦当了官,他们就会肆无忌惮,无恶不作!他们的官位越高,权力越大,对党对人民的危害就越可怕!想到这里,毛泽东狠狠地掐灭烟头,翻开卷宗,朱笔挥落“杀!”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必须号召全体人民都要树立起崇高的信仰!因为没有信仰的民族,后果是可怕的。
小说《无悔的信仰》的出版,如果广大的读者,特别是青年的读者,能从本书的主人翁——杜鹃身上真正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将十分,十分的欣慰!
《无悔的信仰》文学编辑姚从平,为该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特在此深表感谢!
2016年6月6日凌晨6时
这是一段被历史尘埃封存了半个多世纪的、鲜为人知的故事。为了改编《洪湖赤卫队》,我查阅了大量的大革命失败后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反“围剿”的有关历史资料。同时走访了众多当时参加过反“围剿”斗争的老人,我被当时国民党反动派以及土豪劣绅组织的“还乡团”惨无人道的血腥屠杀而震惊。老人们告诉我在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里,村里所有的铡刀都为杀“共党”“赤匪”而卷了口,村里的每一棵树上都悬挂着“赤匪”的尸体,真可谓尸如山、血成河。在残忍的“清乡剿共”政策下,“赤化”的男人全部杀光,“赤化”的女人全部卖去做女佣、做妓女……
在老人们的指点下,我重点调查研究了大别山区这些被卖掉的“赤匪婆”们,我为她们的苦难遭遇而感到心灵在颤抖。她们没文化不识字,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小女人们不懂得什么大道理,她们只会把人简单地分成两种——“好人”与“坏人”。她们之间的大多数一生的追求就是做个“好人”,做个“好女人”,同时更愿意帮助她们认准了的“好人”。她们与坏人势不两立。为“好人”愿意奉献一切甚至于生命。她们通过这些“好人”认识了一个好人的组织——中国共产党,从此她们的人生有了目标,有了信仰。就是在她们这个简单而又不平凡的人生哲理中,耸立出了一个又一个光辉而伟大的形象,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无悔的信仰》就是综合了无数个“赤匪婆”的遭遇而成的故事,我想以此书告慰那些平凡的、默默无闻的、曾经或现在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赤匪婆”们……
《无悔的信仰》为长篇纪实文学,作者井泉重点调查研究了大别山区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清乡剿共”政策下被卖掉的“赤匪婆”,讲述了她们被历史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感人故事。她们没文化不识字,不懂得什么大道理,只会把人简单地分成两种——“好人”与“坏人”。她们与坏人势不两立,为“好人”愿意奉献一切甚至于生命。她们通过这些“好人”认识了一个好人的组织——“中国共产党”,从此她们人生有了目标,人生有了信仰。就是在这个简单而又不平凡的人生哲理中,她们塑造出一个又一个无名的英雄,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一个名叫杜鹃的平凡的山里女人,用她那极不平凡的一生,为我们绘制了一幅用生命去捍卫和忠诚于中国共产党的壮丽画卷……
这是一段被历史尘埃封存了半个多世纪的、鲜为人知的故事,重点调查研究了大别山区那些被卖掉的“赤匪婆”们。
井泉著的《无悔的信仰》就是综合了无数个“赤匪婆”的遭遇而成的故事,以此书告慰那些平凡的、默默无闻的、曾经或现在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赤匪婆”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