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赢在中国(中国品牌如何迎战洋品牌)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优米编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王利芬:当客户还在安全问题上较真的时候,他们会想:连安全都不能保障。还谈什么适不适合?作为一个生产厂商,您有没有考虑到这样一个顾虑?

冷友斌:正因为有这个顾虑,才更应该讲“更适合”。因为还是顺应认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我们中国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包括我们的基因、我们的皮肤,都与西方有很大的差别。

比如说我们怕晒,老外就不怕晒。这个时候跟他讲更适合,他能听,如果跟他讲我们的产品更安全。我们的配方更好,我们的质量也更好,消费者根本就不听。这也是我们经过了多年跟消费者去沟通得到的经验。你讲安全,始终是讲不通的。

王利芬:他右边想的是适合不适合,可是左脑袋还在想这安全吗?

冷友斌:对,那我们就不断地教育他。跟他去沟通,深度沟通、一对一沟通。我们最小的沙龙就两三个人,如果这个人是足够的意见领袖,他能听进去的话,我们就反复去跟他沟通,就讲我们为什么更适合,我们的配方为什么更接近中国母乳,我们做了哪些工作研究母乳。

王利芬:当君智公司把“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这样一个口号给您提出来的时候,您的团队和您本人,觉得这个口号合适吗?是不是要坚持这个?

冷友斌:这个提出来以后,我们团队是比较认可的,大家那时候讲,即使不合作,这句话也值一千万,因为找到了一个跟消费者沟通的点。但是真正运行起来还是有难度的,因为原来我们的营销模式全部是搞促销,给消费者让利,搞活动等,如果一步转到品牌上,接受起来是有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的,要去教育我们自己的团队,教育我们的人,实在教育不通那就要求必须执行,先执行,再说这个东西行不行。

王利芬:是不是这中间还是有一些冲突?

冷友斌:肯定是有。因为我们这些人已经习惯了中国的打法,中国人做企业、做市场就是为了销售而销售,不管用什么方式,最终目的是把量销售出来,这是我们的以结果为导向。

但能不能长远呢?我们的业务员包括我们的省经理,大家不会考虑说,我们做这件事是不是对五年、十年甚至未来能有更好的推动作用,大家不会想那么远。

我要是一个省经理、销售经理,我就考虑我今年的业务能不能完成,我的奖金能不能拿到。

因为他们没有那么长远的考虑,没法和公司大的战略形成一致,所以这还需要公司高层,尤其董事长、总裁的决断。

王利芬:当您决定要沿着这个定位往前走的时候,遇到的最大阻力来自哪里?

冷友斌:一定要说服自己,认为这件事一定要做,而且做了一定能有机会成功。所以你要下定心,因为要花钱、要烧钱、要投入,这是第一个。第二,是我们整个高管团队的思想统一。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我们的思想已经统一了,认为这件事能做,但是做的过程中大家还是有质疑。

王利芬:这时候有质疑找到您,您怎么回答呢?

冷友斌:就是坚持做。既然我们定了这件事,就要坚持走下去,如果我们走一年、走两年不行,可能我们再去调整,但是如果你不走、不尝试的话。你哪能知道它不成功昵?

王利芬:你有没有犹豫和怀疑的时候?给谢老师或者徐总打电话,说要不咱们就别做了,有吗?

冷友斌:那没有,我还是比较坚持的。但是,中间的沟通是有的,我经常会给徐老师打电话,也给谢老师打电话,给徐老师的比较多。比如:发现一些问题后怎么去改进。君智团队有很多年轻人,有些对市场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也得需要磨合。

王利芬:其实在很多公司,定完位之后,即便定位再准确,在整个执行方案的过程中间,如果团队不是那么通,做着做着又做回去了。实际上最大的惯性、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团队思维惯性的阻挠。

冷友斌:对。

王利芬:您是怎么样面对这个难点的呢?

冷友斌:有时候道理不需要讲太清楚,我们要求底下必须执行。

P12-14

书评(媒体评论)

2017年优米重新起航,也推出了新版《赢在中国》节目,讲述了三个陷入低价竞争泥潭的企业,最终突出重围转型升级的故事。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遭遇很多的沟沟坎坎,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再跟自己的实际相联系,这对于企业家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这些真实的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思考,一定会对大家有所助益。

——柳传志

每一次的失败,每一次的被拒绝,我都是把它当作一种训练来看。我们不要去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而是要学习别人失败的经验。我们学习失败的经验,不是为了避免失败,而是为了正确地面对失败。新版《赢在中国》告诉我们,创业者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你所相信的,相信你所坚持的。

——马云

十年前我就参加过《赢在中国》节目,当时我、马云、熊晓鸽去做评委,之后我一直很关注这个节目。新版《赢在中国》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对创业者帮助很大。现代企业在竞争这么激烈的环境下,一定要把战略考虑清楚,再搭好班子,然后聚焦、聚焦、再聚焦,就把事做成了。

——史玉柱

目录

第一章 飞鹤如何找到竞争战略?

第二章 竞争战略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么?

第三章 定位之后企业短期效益上不来怎么办?

第四章 品牌定位后如何进行战略配称?

第五章 从好产品到好品牌靠什么?

第六章 王利芬支招飞鹤品牌传播

第七章 飞鹤如何在消费者心中构建心智模式(上)

第八章 飞鹤如何在消费者心中构建心智模式(下)

第九章 塑造品牌的核心是什么?

第十章 飞鹤品牌后发制人的成长之路

第十一章 创业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案例点评

延伸阅读

 马的时代与牛的天下,过剩时代谁能赢在中国?

 创业,最害怕的是什么

 创业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

 这些年,创业教我的事

 面对未来,教父级商界大佬同我们一样“愚蠢”

 和读书相比,这两件事情更重要

 有生命的公司不是用大钱砸出来的——有感于王健林给钱太多犯的错误

序言

《赢在中国》,一直在路上!

新一季的《赢在中国》开播了,距离第一季的播出,已经整整过了十三个年头。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大时代里,十三年的光影,足以让一家企业从初创为零到日渐繁荣,从风雨飘摇到逐步稳定,从平庸无名到气势如虹,从平凡底层到辉煌巅峰;也足以让一家企业从尽人皆知到寂寂无闻,从坚不可摧到大厦瞬倾,从昨日宠儿到杳无影踪,从辉煌蓬勃到人去楼空;足以让一个创业者从赤手空拳到财富万钟,从默默无闻到远播盛名,从单枪匹马到广聚群英,从平凡众生到奉若神明;也足以让一个创业者从豪情万丈到再无激情,从业界宠儿到泯然众生,从富可敌国到一贫如洗,从位高权重到一切归零!

而这十三年的光景,中国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创业环境、企业环境也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天中国的企业家和创业者所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创业时代,谁在成为英雄?

1.创业思维:从少数精英到普罗大众

十三年前,创业还是一个勇敢、悲壮、感性、英雄式的词语,彼时的中国,虽然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下,涌现出一大批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但是真正拥有创业思维的还是少数, 真正从事创业行为的,也是少数群体。那个时代,在大众的心里,创业者或企业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勇敢、冒险、英雄的代名词,同时也是财富、名利、老板的代名词。社会对企业的态度,是远观;而大众对创业者和企业家的态度,是仰视。

今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大背景下,大众的创业意识已经形成,创业行为不断发生,创业英雄不断涌现。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每个不甘平庸的创业者。社会的创业行为已是常态,创业者或企业家在人们的心中已经不是往昔般的既定标签。此时社会对企业的态度,是透视;而大众对创业者和企业家的态度,是平视!

2.创业群体:从江湖老成到少年英雄

十三年来,创业者群体也在发生变化。之前,传统的创业者,要么是在国企奋斗半生,已经积累了大量人脉资源、渠道资源,深知行业规律和业态发展方向的企业高管;要么是凭借个人奋斗,拥有了丰富的经历、资历和阅历的成熟人群;要么是早已下海经商,已经拥有大量资金储备、人员储备和资源储备的,抱着转型心态重新创业的企业家。

今天,互联网造就了一大批乘势而起的创业者和企业家,在互联网思维下的时代大势里,创业者或企业家的形象在不断地被颠覆。一个个创业的少年英雄,颠覆着人们的认知,他们用自己的创业故事,或激励或警示着正在创业和想要创业的人们!

互联时代,谁在改变企业?

1.由强大个体到布局生态  互联网在改变着整个时代,在互联网大趋势下,企业的环境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之前的传统企业发展思维,是以企业或行业本身为主体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思维是强调强大的企业个体。成为一个拥有巨大核心竞争力的独角兽企业,是立于竞争不败的唯一路径。

而互联网时代,这一思维逐步被打破,只强调个体的强大,最多只能在行业内占有优势。但是,互联网让企业的竞争变得更加残酷、更加未知、更加迷离。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对手是谁。今天通过残酷拼杀在业内打下的半壁江山,有可能一夜之间,被另一个想象不到的行业所颠覆;今天还在被众人膜拜的企业模式,有可能一夜之间被翻盘;今天还在学习的发展模式,有可能就在学习的过程中被逐渐淘汰。

互联网让世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环境也逐渐由大体量、重资产、严保密、强渠道的传统思维,变成小而优、重平台、广开放、强互联的新思维。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变得非常有趣,从之前的激烈竞争关系,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之前的单打独斗,变成了抱团取暖;企业的生存模式也由之前的个体企业衍变为布局企业生态。

2.由互联思维到智能区块

互联网改变着企业,但是,正如每一次技术变革为企业带来改变一样,互联网只是一个阶段,而不是终结。因为当所有业态深度融合时代共性的时候,新的技术、新的思维、新的模式也变为常态。

所以,对企业而言,互联网只是一个阶段,互联网思维也只是一个时代催化出的衍生思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企业不会因为与互联网的高度融合而高枕无忧,也不会因为在互联网时代的领先地位而止步不前。因为,时代,在不断向前!

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一个个在时代语境里凝练出的新技术、新思维,使当下的企业面临着一个更精深、更技术化、更具挑战性的全新时代,驱使着当下的企业,唯有不断地跟着时代大势,学习、求变,更新、更快,才不会被淘汰。

过剩时代,谁能赢在中国?

如今,我们身处一个过剩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大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困境,企业家如何才能实现突围、随势而变,最终赢在中国呢?

为此,2017版《赢在中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展开了深度的讨论,新版《赢在中国》每集涉及一家企业,真正撕开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横断面,直击企业在探寻发展方向路途中遇到的难点、痛点、转折点。

本书就是2017版《赢在中国》节目之《传统企业如何转战互联网》的精彩呈现。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家如何展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让企业在竞争中坚持坚守,不忘初心!  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家如何彰显自己的理性与灵活,让企业在变化中纵横捭阖,灵活应对。

在艰难的企业决策中,企业家如何运用自己的睿智与果断,让企业在应对中挥洒自如,成功转型。

在困难的层层压力下,企业家如何运用自己的坚毅与顽强,让企业突出重围,稳步前行。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

企业家刚毅、冷峻外表下的温润与情怀,坚实、果敢外表下的热血与豪迈,坚韧、不屈外表下的细腻与温情,热情、奔放外表下的孤寂与无奈。

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脸谱化的企业家形象,而是有血、有肉、有个性、有真情甚至有缺陷的平凡个人;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成功转型、光鲜亮丽的企业形象,而是有过困惑、徘徊甚至有过危机的企业形象;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精彩纷呈的企业故事,而是真实发生、鲜活生动甚至波谲云诡的企业案例。

这本书适合:

满怀激情、执着拼搏的创业者,在这里你会发现:真正的成功。不是功成名就,而是未忘初心的坚守!

不甘平庸、渴望晋升的上班族,在这里你会懂得:真正的晋升。不是位高权重,而是不断拼搏的过程!

陷于困境、面临转型的企业家,在这里你会领悟:真正的转型,不是盲目迎合,而是顺势而为的行动。

愿这本书能够给你答案,成为你的指路明灯,伴着你一路前行!

策划编辑:杨晓红

内容推荐

优米编著的《赢在中国:中国品牌如何迎战洋品牌》以飞鹤奶粉为例,着眼于当下中国传统行业的转型阵痛,直面过剩时代企业竞争难题,直击企业找方向过程中的难点、痛点、转折点,还原揭示了企业从弱到强,从泥潭到独领风骚这个过程中最心酸曲折的时光以及他们使用的方法和所走的路径,真实展现了企业竞争过程的生死沉浮,深度复盘了企业从陷入迷茫到明确战略、从竞争乏力到崛起突围的全过程。

编辑推荐

优米编著的《赢在中国:中国品牌如何迎战洋品牌》着眼于当下中国传统行业的转型阵痛,真实展现了企业竞争过程的生死沉浮,深度复盘了企业从陷入迷茫到明确战略、从竞争乏力到崛起突围的全过程。以独具匠心的内容,百分之百还原真实,帮着企业在陷入价格战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竞争战略,赢得商界大咖包括“马云、柳传志、史玉柱、俞敏洪等”的一致推荐。

本书以飞鹤奶粉为例,展现了飞鹤在逆境中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难题,以及迎战洋品牌的艰难历程,从企业战略层面入手,揭示商业逻辑。

本书内容真实、接地气,对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