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锋平著的《畲族史诗高皇歌英译研究》内容分为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两大部分。
在《高皇歌》英译实践过程中,重点是对《高皇歌》汉语原本的考察与选择及《高皇歌》汉语注译、英译文体的选择、英文语言的流畅性等进行把握,通过译者个人试译、团队校核、讨论、修改以及外国专家鉴阅等多种方式,力争使《高皇歌》英译本既能忠实传递史诗中的叙事内容,又能形象保留畲族文化的内涵。
以畲族史诗《高皇歌》英译实践为基础,对民族典籍,特别是对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口传史诗英译进行理论研究,重点研究在《高皇歌》英译过程中较为突出的具体翻译问题:
第一,《高皇歌》的整理与注译研究。考察《高皇歌》的传承历史,浙、闽等地的畲民传唱的《高皇歌》基本上都是在广东等畲族《高皇歌》的追溯族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研究以1992年出版的浙江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写的《畲族高皇歌》为翻译研究底本,并对畲语的注释进行分析。
第二,口传史诗翻译的文体选择分析。与北方部分拥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史诗存在文字的传承形态不同,存在于南方的畲族史诗《高皇歌》一直通过民间口头传唱,因此具有鲜明的歌谣色彩。选择相应的英语歌谣还是典雅的韵体诗,抑或是长于叙述性的散体等进行翻译,译文的韵味必然不同。
第三,民族典籍英译策略研究。不同典籍具有各自不同的文本特征、文体风格以及语言特性,加之译者翻译的目的、译文本的读者对象等众多因素,因而不同典籍的翻译策略各有不同。民族典籍尤其如此。著者将根据《高皇歌》英译的目的、读者需求等研究制订出具体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第四,《高皇歌》英译中畲族文化元素的翻译补偿研究。结合具体的译例,分析探索《高皇歌》中丰富的畲族文化元素在英译中的失落和补偿问题。
第五,民族典籍翻译的跨学科研究方法论。以《高皇歌》英译实践为基础,探讨从民族志诗学、口头诗学以及文化研究等方面对民族典籍翻译进行跨学科研究的方法。